1、从抗疫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扼止和消灭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平安的疫病流行,带着人民群众打了一场长达7年的持久战。202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执政71年的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带着人民打了一场歼灭战。这两场抗疫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一脉相承的,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始终如一的,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抗疫;政治优势作者简介姚茜1996-,女,汉族,山西永济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
2、中图分类号 D252,D66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7-0023-07疫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是具有传染性并能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新中国成立之前,疫病的流行夺走了无数人生命,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把防控疫病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工作。还在执政初期,党对于防控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平安和健康的疫病就高度重视,在经济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扼止疫病的滋生和蔓延,使在旧中国难以控制的多种传染病得以控制或被彻底消灭,从而稳定了民心,
3、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开展。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果断坚决的措施,继承并开展了以往的抗疫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效。本文通过回忆新中国初期防控疫情和2023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证明:2023年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与新中国初期对疫病的防治是一脉相承的,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始终如一的,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一、新中国初期党领导的全面抗疫工作在旧中国,由于经济落后,战乱不绝,国力衰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广阔人民群众遭受贫穷、饥饿困扰的同时,又遭受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袭击,许多人由此丧命。
4、据统计,中国人口的发病数累计每年约1.4亿,死亡率在3%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死于可以预防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麻疹、天花、伤寒、痢疾、麻疹、回归热等危害最大的疾病,还有黑热病、日本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病、性病等,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仍面临严峻的传染病疫情。1950年至1954年,在华北地区以及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发生大面积鼠疫,造成6868人感染,2268人死亡。同期,天花在全国流行,发病病例分别为1950年43286例、1951年61546例、1952年10349例、1953年3320例、1954年847例,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都比较高。1950年,白喉在上海流行
5、,发病率为109.3/10万。1951年上半年,麻疹在北京地区流行,发病有12317例,死亡1017人。1951年,回归热在全国大范围流行,发病达10万例,死亡万余。此外,流行于以浙江、江苏为中心的南方12个省、市的血吸虫病,也威胁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爆发急性血吸虫病,全乡5442人有4300多人受到感染,占全乡人口的80%,死亡约1335人,其中全家死亡31户,绝户数占总户数3.6%。感染疟疾的患者数量也非常庞大,据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报告,当时每年都会有3000万疟疾患者。疫病的流行极大地威胁着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对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严峻挑战。当时,
6、中国共产党在展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工作的同时,对防控疫病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决心带着刚刚翻身的人民群众打一场抗疫持久战,并为此进行了周密部署。一高度重视防疫工作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即在北京召开。会议针对旧社会遗留的全国严重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的情况,以及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流行猖獗的状况,初步确立了“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全国卫生工作总方针。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一九五年工作方案大纲,对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麻疹和白喉等提出了防控要求,对建立中央
7、防疫总队、组织成立各地传染病检疫机构以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作了详细规定。同月,卫生部发布关于1950年医政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防疫保健和医疗机关应根据“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工作方针,有方案地逐步恢复与建立相应卫生机构。同年8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卫生大会上,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防疫事业的三大原那么,为防疫事业的开展指明了行动方向。在1951年4月10日至23日的全国防疫专业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明确了今后防疫工作的方向,制定了鼠疫、霍乱、天花、白喉、麻疹、疟疾、日本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等19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和法定传染病管理条例草案及关于防疫工作的规章制
8、度等14个文件。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在会上作总结时指出,防疫工作今后的任务,首先是控制急性传染病,不使其发生或流行,尤其不能让传染病影响到国家的生产和国防建设事业;对各种慢性传染病,要采用最可靠的防治方法,逐渐推广。防疫工作要作好必须从实际出发,并坚决依靠群众。同年9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竭力开展这项工作,强调今后的重点是“对卫生工作人员必须加以领导和帮助,“对卫生工作必须及时加以检查。指示充分表达了党对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出除在经费方面予以保障
9、外,还要“教育干部,使他们懂得,就现状来说,每年全国人民因为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所受人力畜力和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超过每年全国人民所受水旱风虫各项灾荒所受的损失,因此至少要将卫生工作和救灾防灾工作同等看待,而决不应该轻视卫生工作。1951年,卫生部发出农村卫生基层工作具体实施方法草案,明确了防疫、环境卫生、妇幼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宣传和初级卫生人员训练方法,特别对开展农村卫生事业提出要求: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群众运动,发动群众参加农村卫生防疫,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开展除“四害运动;2使大多数人口的卫生效劳得到迅速改善;3着力解决卫生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培养一大批农村医
10、务工作者;4逐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1952年12月11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作报告时强调:卫生工作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才能将成绩稳固起来并向前开展。如果不与群众运动结合,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原那么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周恩来建议,卫生工作方针增加一条,即“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会议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将其作为今后全国卫生工作努力的方向。为了促使中央和卫生部的要求得以具体有效地实施,中央人民政府又先后公布种痘暂行方法交通检疫暂行方法传染病管理方法关于开展军民春季防疫工作给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队的指示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等。这些文件作为权
11、威公布使得各地防疫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各地政府针对外乡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实施原那么、法规、条例等。二建立和加强卫生防疫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党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卫生部设立党组,直属中央文委党组领导,从而使卫生事业统一于党的领导之下。为了统一领导防疫工作,设立了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了中国卫生总队,并在各大行政区成立了防疫大队,在全国按国家行政区划和产业系统设置卫生防疫站,形成了省、地市、县三级卫生防疫站,以及局部行业和大型厂矿防疫站。各级卫生防疫站是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控制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方案免疫、
12、食品卫生、卫生监督、监测等,既是进行卫生防疫监测、监督、科研和培训相结合的专业结构,又是依法实行卫生监督的执法机构。到1956年,卫生防疫站开展到1260个。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之间以业务指导为联系纽带,形成了有效的防疫网络。中共中央还根据疫病流行情况,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1955年11月,由毛泽东亲自提议,成立了南方13省市、自治区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担任组长,上海市委副书记魏文伯、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担任副组长。九人小组成立后,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会上提出7年消灭血吸虫病的大体部署。随后,所有流行血吸虫病的省、市、地、县也渐次成立了七人小组
13、或五人小组,各级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生系统,卫生部成立了专门的血吸虫病防治局,相关省、地、县也建立了防治所、站等。这些针对疫病流行而建立的组织,对于控制疫情、有效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有大小医院2600所、门诊769个、专科防治所11个,这300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床位仅8.5万张。面对全国医疗资源如此匮乏的局面,中共中央指出,要满足人民群众卫生需要,要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县级医院根本全国覆盖、乡村有卫生院、工矿街坊有卫生组织的目标。由此,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恢复和开展各级卫生组织。从1949年到1956年,全国病床数由8.5万张增加到26.193万张,翻了3倍。到
14、1957年6月,城镇医院、乡村卫生所已经开展到了23.4万个,比1949年翻了50余倍。为解决基层专业防疫机构人员紧缺问题,各地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首先,针对不同医疗水平的人员进行时间长短不一、针对性很强的防疫技能培训;其次,采取“就地取材的原那么,抽调疫区中小学教师、青年团员、乡村干部等进行短期专项培训,形成基层防疫卫生组织的“基干队伍。再次,召集社会上有意愿的知識青年进行一定时间的防疫培训。通过这些措施,使基层防疫队伍得到迅速扩充,为传染病防治起了重要作用。三教育和组织群众科学防疫新中国成立之初,防疫卫生工作并未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对
15、传染病缺乏科学认识,希望通过求神拜佛以免疫灾。二是旧中国的防疫工作多采取强制手段,导致人民群众对防疫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运用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的宣传群众的经验,开展了大规模的、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党一切了为人民群众健康的防疫宗旨、唯物主义思想和防治传染病的科学知识等。一是利用报纸、书刊等媒介。如山东省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于1950年10月编辑出版了传染病挂图,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天花、霍乱等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二是利用文艺演出、播放电影等形式。如吉林省的鼠疫防疫队成立了两个电影放映队,屡次深入乡村播放卫生科学教育影片,中间还穿插播放各地疫情流行情况,取得显著宣传
16、效果。三是通过现场指导、交流经验等形式。如江西省余江县在1956年的灭螺运动中,组织群众去现场参观并交流消灭钉螺的经验。四是举办座谈会、诉苦大会等。让治愈的患者讲述患病的痛苦与治愈后的体会,将真实的例子呈现在群众眼前。如余江县发动血吸虫病患者在诉苦大会上讲述自身痛苦的经历,激发群众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积极性。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防疫宣传,使广阔人民群众增强了科学防疫意识,学到了科学防疫的经验,自觉自愿地参加到防疫斗争之中,并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经验。1950年,在鼠疫流行区东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群众性的捕鼠工作,期间创造了70多种捕鼠方法,年终统计捕鼠的数量超过年初方案的116%。在第一次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江苏省掀起了群众性灭螺的高潮。到1957年底,省内绝大多数地方根本消灭了钉螺。在血吸虫病肆虐最严重的江西省余江县,1955年冬至1958年共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