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摄影隐性课程开发研究【】高职院校应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实现正向、积极与富有实效性的德育引导与教育。摄影隐性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增强人文素质课程实效性,摄影隐性课程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关键词】高职院校; 摄影隐性课程; 开发; 重要意义; 实施途径【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23)02-0014-02作者简介:董凌丹(1978-),女,浙江龙泉人,本科,实习研究员。 对于身心发育跨入成熟期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
2、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显性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高职院校又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较为明显的专业化方向,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也有着明显的专业化特征。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这种以知识传授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隔膜。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隐性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实现对学生的正向、积极与富有实效性的引导与教育。而校园摄影正以其活泼、向上、纪实、审美等特点传播和展现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及其精神理念,它不但吸引了学生直接参与到创作中,更通过校园的各种媒介把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
3、神内涵传播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摄影隐性课程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而且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开展,以及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开展均具有重要意义。1 隐性课程与摄影隐性课程1.1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在校园显性课程学习以外的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其他各种非正式学习的要素,这些要素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手册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或规定。它们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往往被看作是隐藏的、无意识的,甚至是无法通过任何形式成认的但却又长期有效的对学生发挥着重要影响的学习生活经验。笔者认为“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概念的归属上,其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成局部,应该属于学
4、校文化范畴;(2)在概念外延上,其作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根据提升学生各项素质所需而开设的,所以学生在学校除了显性课程在各个专业得到的知识、经验以外,更需要隐性课程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培养和提升,这样的影响在学生的品格修养及心理层面上显得尤其重要;(3)在概念的内涵上,它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没有得到院校书面成认的校园生活经验,它并不直接指向某项专业学科,而是作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必要手段,包含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德育、审美、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培养和教育。总之,隐性课程在概念上与显性课程相对,两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隐性
5、课程是高职院校在除了学校设置的正规课程以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并不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而是使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活动环境所负载的教育信息渗透,从而到达在常规显性课程中难以实现的文化心理层影响。高职院校在无法对正规显性课程做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影响,只有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通常具有双重性功能,即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如果不努力构建健康正面的隐性课程,那么那些不为人们所意识到的社会上和校园内的各种消极因素就会在校园内蔓延滋生,并在学生心理上发挥出无可估量的负面作用。所
6、以,高职教育必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根底德育课程的开发。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是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1.2 摄影隐性课程。 摄影隐性课程是隐含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以健康、审美、主题宣传引导为主要内容的隐性德育课程。摄影隐性课程通过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以接受真善美教育与影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并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 以精神形态弥漫在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的摄影隐性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它主要是通过由浅至深的两个关联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浅层的校园心理文化
7、,如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校园宣传导向、思想舆论环境、具有高职校园特色的社团活动与休闲方式、精神面貌等。二是深层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如院校校训、长期规划及目标、校风学风等。2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开发现状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健全学生思想品格,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已经成为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的重要目标。在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比例。例如,日本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从高中便开始了,并作为一贯制的教育内容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同时,重视对专业课程以外
8、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意识的教育也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再如,美国与法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非常重视人文素质及普通文化课程的设置比例,以此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根底文化水平与人文品格素养。 相比之下,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历史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自建校以来,往往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对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在重视显性课程的同时,忽略了对隐性课程的开发;特别是为实现德育教育的隐性课程,更是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很好地纳入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范畴之内。一些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也没有突破学科框架,没有很好地表达对学生根底德育品格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此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其课程设置
9、较为缺乏系统性与方案性,也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3高职院校开发摄影隐性课程重要意义 摄影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局部,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3.1 宣传引导作用。 校园摄影活动能够纪实性地展现校园生活,直观地反映校园里的人与事,通过校园生活现实的图像后面的精神思想暗示,引导着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思想情操。摄影隐性课程凭借其直观的纪实方式,展现校园文化精神和追求,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不断从高职院校发生的事件中了解事物、认识真理,从而到达使学生不断认同高职校园文化,推动学生全面思想品格健康开展,实现陶冶心灵、培养情操、鼓励个性的德育教育
10、目标。3.2 审美教育作用。 摄影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与感染力,摄影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审美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摄影隐性课程,可以从欣赏到爱好、从爱好到娱乐、从娱乐到追求地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如此也培养了学生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摄影隐性课程所实现的思想审美品德教育,不但是对学生单纯审美认知能力的教育,更是对学生在思想品格以及情感认知力上的更高层次审美教育。因为,人文交往与情感沟通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参与摄影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是在感官上有对美学的认知和熏陶,更加伴随着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和相互沟通交往中得到的情感谢荡;同时,摄影意识以其便捷简单的形象要素和直观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激发着学生的视觉想象,从而在思想上渗透进更多的情感认知和体验。摄影隐性课程,不但使学生在审美感官上得到教育培养,更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等高尚情操的自然认同,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崇善嫉恶等美好思想情操的养成。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