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构建 摘 要 通过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内涵、特点的研究,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时,如何构建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把握正确的方向,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关键词 团队精神;培养平台;原则;内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受西方功利思想的影响,新形势下的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奉献和协作精神的问题逐渐突出。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通过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实现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使他们在社会
2、发展中作出更多的贡献。一、 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内涵(一)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含义在英文中,团队精神(team spirit)最初是指一个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通过主动调节群体内的矛盾和行为,而呈现出通力合作、一致对外的精神面貌。团队本身具有创新精神与否,实际上与团队成员个人关系不大;在完成工作时,一些团队成员可能具有创新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在的团队也会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完成工作。团队精神不但能充分调动、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特点,还具有各个成员所不具有的战斗力和创新力,最终使团队的工作成效产生1+12的效果。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指大学生对团队感到满意与认同,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一体感,并自觉地把自
3、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为重,对团队事务尽心尽力,角色定位与团队整体的角色定位相符,自愿并主动与团队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二)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特点1、塑造性。当前高校大学生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要求,大学生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参与,逐渐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各种学习与尝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阅历及经验,他们又很希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大学生团队精神是可以培养的,塑造性强。2、持续性。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已逐渐成
4、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团队精神培养。随着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在大学阶段对其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帮助其较快的融入工作团队,很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团队中发挥自身作用。由此看来,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长远的影响,持续性强。3、自主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好奇心强,独立思考,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个性张扬,强调自主。基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团队精神较之一般的团队精神,自主性更强。4、进取性。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们的不断进取,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大
5、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很迅速,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满足现状,他们积极进取。在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过程中,对大学生进取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二、 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一)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作为独生子女的这部分大学生尤为有意义。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关爱,因而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由于独生子女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使其自我意识更易膨胀,因而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 (二)学校教育过分重智
6、育轻德育 中国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是极端重视智育,严重轻视德育,特别是在大学之前,几乎把学习当做评价的唯一标准,而这些所谓的好学生往往都只擅长个人独立学习,忽视了品德教育,忽视了对他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最后造成团队精神的极端缺失,这些学生就步入大学的大门。十几年的习惯,要的确有难度。 (三)学生之间强调竞争轻视合作 从小学到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充满了竞争。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现在上个大学不是什么难事,但也有名校之争,所以,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同学之间如何友好相处、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怎样形成团队精神,这些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忽视。到了大学,在竞选班干部和学生
7、会干部、演讲比赛、实习机会等方面也存在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竞争意识更加强化合作意识日益淡化。 (四)网络虚拟交流的盛行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交流的机会,对于新信息反应和接受最快的大学生对网络最为热衷,他们利用便捷的通讯工具,如QQ、微信、BBS和网络游戏等进行网络世界的虚拟交流。网络虚拟交流日益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日常交流方式,甚至部分学生深陷网络、患上网瘾,无法客观理性面对现实世界。但是在这个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的交流、信息的传播都与现实环境中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无需与现实的人面对面交流,也就无法感知他人的真情实感,较大程度失去了获得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习惯
8、于网络交流的大学生特别是有网瘾的少年,更多关注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较多游离于他人和现实的集体,性格内向孤僻,与他人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三、 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分析 (一)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的原则 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
9、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那么我们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实践中始终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职业精
10、神、道德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指由若干个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为达到规定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整体。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要学校各个部门共同担负起来,从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逐步在学校整个层面形成团队氛围,有效的推动整个学校团队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将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各个环节,在大学的不同阶段从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依托高校的各种资源,建立起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管
11、理机制和教学模式。(二) 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的内容 根据前文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内涵及培养平台的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特点,明确了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团队精神,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应当遵循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新时期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建课堂教育、人文素养、内化教育和能力提升四类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1、立足理论知识教学,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课堂教育培养平台 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并没有完全的独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能力上的塑造性都很强,而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团队
12、精神的理论知识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之所以要立足理论知识教学,是因为观念、意识等精神领域的东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殊作用,通过课堂教育让青年大学生从内心理解和接受团队精神,并最终转化成他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作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青年大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了青年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等方面的认识。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明确团队精神的培养目标,了解团队精神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
13、,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能力提升的帮助。 作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延伸,专业课程和专业教育已然贯穿青年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占据了大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把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逐渐渗透到专业教学和专业教育之中,逐渐提升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使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能持续进行。 团队精神是一种实践性精神,我们的课堂教育培养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社会实际出发,多举实例,多讲事实,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这样利于青年大学生接受,切忌讲空话,讲大道理,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2、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人文素养培养平台 校园文化是校园人(包括办学者
14、和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管理、施教、学习和娱乐等校园活动过程中所构建的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系统。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及融合性的特征,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更是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人才的沃土,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之所以构建人文素养培养平台,是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所涉及到学生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人格塑造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追求,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为团队精神的实现提供动力。 大学生不仅是高技能人才,也是高素质人才。在大
15、学毕业后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不仅要能看懂图纸数据,也应具有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他们不仅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更应具备主动创新的进取精神。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人文素养的塑造,可以使大学生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他们可以以一种更为开阔的眼界来看待学习、工作、生活,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所以,人文素养的培养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3、重视班级宿舍作用,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内化教育培养平台 内化是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把外在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自觉意识、内心信念等的过程。在大学生团队精神内化教育过程中,教
16、育者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以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主动对团队精神进行认知、把握和吸纳,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内心信念和行为反应模式,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班级和宿舍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实现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内化。例如:在各种班级活动中运用团队激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积极性;以中秋节、端午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节日为契机,通过主题班会、团会的形式,使大学生相互间多交流、多沟通,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和合作,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开展宿舍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