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istribution of disease in special population and its determination to control) 定义的诠释: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疾病、伤害和健康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工作深度三个范畴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要素 原理、方法和应用一、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疾
2、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2.实际应用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是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措施,只观察人群在自然状态下疾病、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1.描述性研究 应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分布理论观察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事件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病因线索或假说,或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2.分析性研究 应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病因假设进行检验或对可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
3、列研究(二) 实验法 通过比较人为地给予和不给予某因素的两类人群中相关效应的发生率来验证实验因素与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三) 数理法 对某些疾病的流行过程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该病发生或流行的主要因素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同时也可用疾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和疾病控制对策与措施的评价。三、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及描述性研究第一节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
4、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一、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 率、构成比、相对比1.率(rate) 在指在某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所有观察单位中实际发生某现象的频率。 特点:分子、分母代表的是同一人群2. 构成比(proportion) 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它描述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构成比的取值在0到1之间。 特点:常用 P= a/(a+b) 来表示 1)构成比例 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 2)发生频率比例 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3. 相对比(ratio) 是两个指标的值之比。它
5、描述一个指标的值是另一个指标值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特点:表示分子和分母间的数量关系,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分子不一定是分母的一部分。(二)发病频率指标1.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应用:用作描述疾病分布 反映疾病发生比率 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 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对那些不可能或该病的人不应计入分母内2. 罹患率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应用: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 3. 二代发病率(续发率) 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接触原代(上代)病例的易感
6、者仲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中分子和分母都不包含原代病例(三)患病频率指标1.患病率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取決于发病率、病程 患病率 P = 发病率 I 病程 D ) 按观察时间: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因素:病程延长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易感者迁入 7.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影响患病率降低因素:病程缩短 病死率增高 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健康者迁入 病例迁出 治愈率提高2. 感染率 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原体或抗体有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 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
7、的常用指标,特别是对隐形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有用 (四)死亡及生存频率指标1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一定人群中发生死亡的频率。 用来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2 病死率 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的分子包含在分母中。 如果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也可用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得到: 3 生存率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活过n年的概率。 4. 潜在减寿年数(PYLL) 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综合,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5. 伤残调
8、整寿命年(DALY) 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五) 关联性指标常用的关联性指标有:危险比(RR)、率比、比值比(OR)二、 疾病流行形式的描述1 散发 病例发生无规律性,可以是偶然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且发病率低,不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 出现散发的原因是: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2暴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突然发生的
9、流行。流行时间一般较短。3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或某人群仲发病增加较快,且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4大流行 影响范围大、累及人群多的流行。三、疾病分布的形式(一)人群分布 1.年龄 2.性别 3.职业 4.种族和民族 5.婚姻与家庭 6.社会阶层 7.流动人口 8.行为(二)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时点流行或暴发) 2.季节性 3.周期性(主要见于呼吸道传染病) 4.长期趋势(三)地区分布(四)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第二节 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描述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分布和提供病
10、因线索的基本方法。包括:横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 疾病(或公共卫生)监测 病例(组)分析 筛检一、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在短时间内查明某人群患病状况以及相关因素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由于是在一定特定时间内进行的调查,其结果只能代表调查时的瞬间情况,不研究过去及将来。有两种情况不适合用横断面研究:一是病程短的疾病,二是对于疾病发生率太低的情况。(一) 种类横断面研究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1. 普查 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作调查或检查。2. 抽样调查 在总体人群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人群来了解总体人群的情况。3.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n/N)。
11、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4)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5)多级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6)等概率随机抽样(PPS):抽取率与单位大小成比例的多级抽样。(二)设计与实施1.明确目的和类型 根据研究提出的问题,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2.研究对象 3.样本含量 4.抽样方法 非随机抽样 & 随机抽样5.资料收集
12、6.偏倚与控制 选择偏倚(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 信息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测量偏倚) 混杂偏倚7. 资料分析二、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某(些)因素的暴露与疾病频率,从而分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它的特点是不对个体进行测量。类型:1.生态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同时了解这些人群中某些因素的出现率与疾病的发病率从或死亡率的高低是否一致,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提供病因线索。 2.生态趋势研究 连续观察一个或多个人群中某病的发病或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与某些因素暴露的变化规律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三、 筛检筛检:用简便、快速、灵敏的试
13、验或检查方法有组织地对人群进行检查,以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的一种调查方法。筛检的目的:达到二级预防:“三早”措施 达到一级预防:危险因素的筛检可使某些慢性病达到一级预防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一)筛查方法的评价与选择程序1. 评价方法:a.确定“金标准” 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 b.选择研究对象 原则:代表性 c.样本大小的计算 有关因素:灵敏度、特异度、显著性检验水平、容许误差 d.整体评价结果 2. 筛检试验真实性评价指标1) 灵敏度(Se)/真阳性率(TP) 患者组人员被筛检试验判为阳性的概率,即真阳性者占病人总数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检出患者
14、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率2) 特异度(Sp)/真阴性率(TN) 非患者组人员被筛检试验判为阴性的概率,即真阴性者占非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3) 假阳性率(FP)/误诊率、第一类错误 非患者人员被筛检试验判为阳性的概率,即假阳性者占非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将非患者错误判为患者的概率,该值愈小愈好。 实际无病,但根据该诊断标准被定为有病的百分率4) 假阴性率(FN)/漏诊率、第二类错误 患者组人员被筛检试验判为阴性的概率,即假阴性者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将患者错误地判为非患者的概率,该值愈小愈好。 实际有病,但根据该筛检标准被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5) 正确指数(综合指数) 即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或1减去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之和。该值愈大愈好。 正确指数 (灵敏度十特异度) 1 l(假阳性率十假阴性率)6) 似然比(LR) 筛检试验的结果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在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 A.阳性似然比(PLR) 筛检试验的阳性结果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真阳性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