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色农业【这样的特色农业赚头大】地也还是那片地,田也还是那块田。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下武功村农民丁华6分地的分地效益却突破了3000元。近年来,伊宁县许多农民通过开展“空间农业获益匪浅。 挖掘立体空间 “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要上足肥料,保持地力。6月3日,丁华一边在拱棚里给豇豆牵藤一边告诉笔者说:“草莓是矮植作物,豇豆是牵藤作物,越高越好,它们的成熟期刚好错开,草莓收完了,棚膜也该拆了,豇豆藤便直接爬上了棚架。丁华又指着搭得像房屋般高的棚架说:“道理简单,但做起来却难,首先必须得掌握比较成熟的种植技术,我种草莓有十多年了,不是吹牛,草莓身上长多少根汗毛我都清楚。其次是人要勤快,该上肥时上肥,
2、该锄草时锄草,该浇水时浇水,总之各个环节的劳动都应该跟上,一刻也不能耽误。 据了解,伊宁县是个有着33万多农牧民的农业大县,全县可供种植的耕地面积只有100万亩,农牧民人均耕地只有三亩地,有的乡镇只有一到二亩地,因此,开展“空间农业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就成为伊宁县各族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农牧民群众开展“空间农业已成燎原之势。 伊宁县青年农场蔬菜大棚基地有18座双孢菇建得很特别,那就是它们的使用空间比一般的棚大了三分之一。“刚开始建大棚时,我们就谋划着把大棚建得大一些,但每个大棚总体设计占地面积是二亩地,没有方法扩大了。菜农姚忠平一边在双孢菇大棚前面
3、的空地上搭建拱棚一边说:“方法总是人想的,我和其它的种双孢菇的伙计们一合计,决定把大棚底挖下去一米深,然后再把大棚向上加高约一米,这样,别的大棚只能上三层菇床,我们的大棚就能上五层。 姚忠还告诉笔者说,因为他们的双孢菇大棚空间大,空气流通好,所以,他们的双孢菇的产量比常规大棚要高出了近一半。再加上大棚挖下去一米深,保温性能好,能比常规大棚少烧了三分之一的煤炭。眼下,他又在前面的大棚和自己的大棚的一块约五分地空地上搭建一个小型拱棚,这样就能弥补因夏天不能种植双孢菇造成的损失。 巧取植物空间 6月6日,伊拉洪一边在近半人高的冬小麦地里播种西瓜-边告诉笔者说,2022年,他种了十亩地套种西瓜,仅西瓜
4、每亩毛收入就到达1000元以上,除去肥料、地膜、种子等本钱300元,每亩纯收入在700元以上,加上小麦的收入,每亩地纯收入超过了1000元。 伊拉洪是伊宁县萨木于孜乡上萨木于孜村五组村民,他从2022年以来就在承包地里试验小麦套种西瓜的种植技术,今年他又将自己的15亩小麦地全部套种上西瓜,按照今年的行情看,仅这15亩地他就将净赚两万元以上。 发挥各自的特长,利用植物空间搞套种,是近年来伊宁县各族农牧民的拿手好戏。今年春天,伊宁县胡迪亚于孜乡上胡迪亚于孜村农民卡哈尔阿不都力和本村的15户农民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开展树上干杏种植业的号召,连片种植了150亩树上干杏,因为缺少粮油作物的种植经验,他们便在树上干杏的垅畦里套种了美国高产苜蓿草,看来今年的好收成已成定局,每亩地收入1000元钱不成问题。伊宁县林业局局长王怀忠告诉笔者说,今年,伊宁县把开展林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长效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积极推广科学的林粮栽培模式,引导群众开展高效林业和立体林业,提高经济收入,做到“林粮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最终通过开展林果业,使农民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大的提高。今年共完成新栽经济林总面积2.06万亩,林粮间作面积到达1.8万亩,主要间作物有小麦、亚麻、豆类、瓜类和玉米等作物,带动全县农牧民群众在开展“空间农业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