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2145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3年读《管仲》有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管仲有感 (一) 钱金戈2023b 今年的暑假,根据惯例,老师布置了一项读书的任务,我这个人一直以来都对这种史学索然无味,但就是因为管仲让我爱上了史学,也对管仲的一生开始了不懈的探索。 一直以来,世人流传。识人用人可曰韩退之千里马、伯乐之典;知心知己或曰伯牙、钟字期之故;知己为己当属鲍叔、管仲之交;三者堪称人生所属一境界、二境界、三境界也。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和鲍叔牙交往,两人的关系很好。鲍叔认为管仲是个有才干的人。在当时,管仲家里十分贫穷,因此,管仲将自己与鲍叔牙做生意时所得的收入中多分给自己一些,占鲍叔牙的廉价。鲍叔牙知道他的困难,并不说他的坏话,始终对他很好,不和他计

2、较这些小事。管仲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是事情更加窘迫,鲍叔也不认为管仲愚笨,在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驱逐也不认为管仲没有长进。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也不认为他懦弱而理解他家有老母, 管仲侍奉的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的政治斗争中被杀死了。鲍叔牙并没有遗弃他,而是向齐桓公推荐他,于是管仲得到了重用,在齐国执政,使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而鲍叔牙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齐国的人民并不称赞管仲有才干,反而称赞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宽容大量,没有鲍叔牙的推荐,就没有管仲的施展才华的时机。于是管仲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鲍之交也成了今人形容友人之间友谊深厚的词语。今

3、天的学习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让我明白朋友之间要相互体谅,要看到朋友的长处,要用宽容之心对待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当你是知己。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开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开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

4、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当然,管仲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也有历史局限。如为齐桓公创立霸业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等。 另外,管仲还有一个特点是,善于因势利导,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比方齐桓公因蔡姬改嫁而攻打蔡国本是无理,但管仲就顺便去征讨楚国,谴责它不向周朝进贡,这次征伐在当时好似又有了正义的旗帜(或者叫幌子。),等等,好几个例子。这很有意思,齐桓公与管仲的君臣关系,管仲经常在顺从齐桓公的指令的同时还在为他的过失补台。更有意思的是管仲与鲍叔牙的朋友关系,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刚开始管仲为公子纠做事,鲍叔牙跟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公子纠死后,管仲被囚

5、禁,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从此管仲被任用,襄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管仲非常感念鲍叔牙的情谊,他自己是这样说的: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段话很有说服力,哪里去找鲍叔这么善解人意的好朋友啊。 管仲任官后利用齐国的地理优势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又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功,齐国遵从他的政策,使得齐强于其他诸侯。 鲍叔牙能够看出管仲的才能,又能对其的过分行为处处包含,在有好的时机时,因为管

6、仲更有能力而让贤,可见其拥有独具慧眼的识人能力和宽容的胸怀,后人也因此不多讨论管仲的才能,而称赞鲍叔牙的识人之才。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表扬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开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桓公,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晏婴事齐三世,节俭力行,严于律己,三世显名于诸候。其中,我对仓禀实而知礼节这句话感触十分深刻,这句话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在辅佐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时励精图治,留下的千古名句。在我理解来看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说粮食富裕了仓库里备粮多了,就要教

7、育大家都要有礼貌、讲文明知礼节了。现在我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的上是仓禀实了,那么知礼节又做的如何呢。 论语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当时的卫国,见卫国人很多,就说:卫国人多啊。旁边就有人问他,这么多人,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意思是,让他们富起来。又有人问,让他们富起来以后,又要怎么样。孔子说:教之。意思是,使他们接受教育。我认为论语的这个典故很好的解释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要让所有人都知礼节必须教育入手,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才能使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到达知礼节.读管仲有感 (二) 近日,余得一书名曰管仲。熟视之,犹记其为古人而略知一二,然不详。现预览之。本不甚知之,时对其无抱

8、希冀。孰知仲非庸人也,其智、其才、其慧,非凡人所及,使余愈读愈喜之。 管仲自幼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有经天纬地匡时济世之能,虽春秋贤人众多,然多不及之。本为布衣,时与鲍善,而鲍得僖公器,恰鲍荐其效于朝廷一展抱负,即僖公拜其为东宫傅,而小白师于鲍。及皇子长,仲助纠为帝,不幸败北,奔至鲁。而桓公惜其才,召之,虽有断箭之誓,然为救齐焉能因小失大,熟虑之,遐与交,深知其为难遇之贤。服众臣,拜仲为相。仲遇桓公犹千里马遇伯乐也,念其恩德,誓为齐尽献余生。 仲率齐卒,北御夷狄,败孤竹,灭冷支,定北疆,保燕国,中服郑鲁,南伐荆楚,终以尊王攘夷为号令诸侯会盟葵丘,歃血为盟,春秋治乱世尚得一时之和平。至此,余思现世

9、之少年,腻于网络,于国事学业无暇顾尔,学习之所得犹不如前。假设其得仲之丝毫,忠于博学,吾国岂乏匡国济世之才而为它国小觑。现东亚一隅,朝韩兵戈相向,邻于中国,危及吾国之和平及世界之和谐。战事易起,和平难得,犹齐之霸业,仲为其终己一生及无亏继位已名不副实矣。 第二篇:读伤仲永有感读伤仲永有感 六六柳鑫荻 今天,我在桌前读书,不经意间,翻到伤仲永这篇古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0、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那么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读着读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不教育他继续好好学习,以致他的才华也就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跟仲永前途不同的神童。像

11、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田汉,小时聪颖过人,尤善吟诗联对。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曾书一句上联“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田汉11岁时,见之挥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田汉后来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他超人的才华,当然跟他平常刻苦发奋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比照,说明人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 然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却也有被钱财或虚荣心迷了心窍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一味地给孩子加作业,加压力,以致孩子整天头昏眼花,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以后孩子一看到作业题,一提到学习,就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恐惧。我在这里告诫“神

12、童的家长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爱好,也不要一味地为让孩子们“成名而把他们“捆在急功近利的巢穴之中。让孩子们从枯燥、被动的学习中走出,从束缚的生活中走出来,去领略大自然,领略人生奋斗之乐趣吧。 第三篇:读伤仲永有感篇一:读伤仲永有感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想成为一名“天才,就像登上“天才的宝座。 那样,我的负担就慢慢的减轻,大玩特玩,永远辞别课本,公式,单词,就能考第一名。 然而,伤仲永这篇古文让我重新认识了“天才的真面目,明白了我该怎么做。 金溪平民方仲永出生于一个“世隶耕的家庭中,仲永从小就不认识书写工具,却能提笔成诗,让人们大吃一惊,称为“天才。后来,同县的人都向他买诗,以宾客之礼请他的

13、父亲做客。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不使学,最后仲永“受于人者不至也和“泯然众人矣。 这种悲剧的造成是他的父亲,但也有仲永自身方面的因素,如果仲永坚持后天的教育,他的父亲让他学习,那么仲永是百分之百的天才,相反,仲永后天的教育没有到达要求,他的父亲“不使学,那么仲永最终的结果是“泯然众人矣。 爱迪生这样说过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九的汗水。要想成为天才并不是不可能的,但需要自身的努力。 牛顿小时候被老师称为“愚笨的学生。可他最终发现了许多东西,成为人们崇拜的人物。爱迪生小时候也不聪明,但他也创造了许多东西,为人们做出了奉献。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天真聪明,而不学习,但更不能觉得自己笨

14、,而自暴自弃,要知道:“天才可以变成“蠢材,“蠢材可以变成“天才。 篇二:读伤仲永有感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章,读了之后,我很受教育。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天资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可他出了名之后,他的爸爸不再让他学习了,带着他去全县各地题诗挣钱。由于方仲永没有再学习,最后一事无成。 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一分精神,一分事业,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这件事情使我联想到着名作家华罗庚,他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好,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可他并没有灰心

15、,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可他并没有灰心,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可以看出,像方仲永这样有天资的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会成为一般的人,像华罗庚这样没有天资的人,如果努力学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可见学习是多么重要啊。 我要学习是华罗庚这种努力刻苦的精神,掌握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为国家作出伟大奉献。 篇三:读伤仲永有感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仲永的事迹,便是这句名言最好的真实写照。 初读伤仲永这篇文言文,真有点“伤不起。一个五岁的孩童“未尝识书具。竟能“书诗四首,并自为其名,此子假设稍加指导,定当出列拔萃。仲永的才能受到邑人的好评,他们“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足见仲永的天资聪明矣。然而他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而酿成了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悲剧。 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主要原因在于他父亲,他目光浅短,愚昧无知,贪财误才,“不使学的错误做法,耽误了仲永大好的学习时光,最终沦为常人。仲永出生在这样一个世隶耕的农民家庭里,一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