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危机后法律制度的完善透析 。涉及全球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在金融系统风险监管上存在的巨大漏洞,也为世界各国提出了金融监管的新课题在对各国面对新的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新的趋势分析的根底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的缺乏之处,主要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监管举措,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新趋势;启示 金融监管是指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那么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
2、。调整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标准为金融监管法,当其参加整个国际社会金融活动时,国际组织与国际条约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该国金融法律监管的一局部。 一、金融危机后西方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1.监管目标的新趋势平安优先并兼顾效率。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开展水平不一样,一国在不同的开展时期经济和金融体系开展状况不一样,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会有所不同。2o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金融监管的目标更注重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的监管。2o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有些学者认为是“平安和效率并重,事实上平安和效率一般存在替代性效应,这样的表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监管的重点。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以平
3、安优先并兼顾效率,这是因为美国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揭示出: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开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平安与稳定和效益与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 2.监管主体的新趋势主体的全面性。战后,由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那么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 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效劳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金融监管的主体
4、得到了一定的扩大,在新的金融危机下,美国新的改革方案中,财政部建议设立按揭贷款监督委员会、联邦保险监管机构、审慎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商业行为监管机构,这说明美国金融监管的范围是在不断地扩张,力图填补过去监管部门之间衔接的空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机构的建立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资源,必须在确保此要求的根底上才能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监管体系。其他的一些西方国家也不同的对本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能在新的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 3.监管对象的新趋势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在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外,还有各类投资基金公司、投资参谋公司、消费信用机构、储蓄贷款协会
5、、住房银行等,从1960年到1995年35年的时间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由42.3上升到62.2,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重由58.7下降到37.8。美国在加强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中拟采取一些列的政策:扩大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成立按揭发放委员会,扩大美国联邦储藏委员会权力,撤销存贷监管机构,由美联储监督支付与结算,合并期货与证券监管等等。 二、西方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依法监管是监管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严格的金融立法是银监会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保证,是金融监管的法律根底和必要依据,不能用行政的随意性代替法律,要使金融监管法律能面支持未来金融监管的需要。
6、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两部根本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金融监管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各部委、中央银行制定的部门规章,包括“规定、“方法、“通知等文件形式构成。这些法律法规之间有诸多重叠、不协调甚至直接抵触的地方,银行业务管理规章之间的内容重叠更为严重,还有局部法规和规章因未及时修订己明显过时的内容,有的内容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矛盾。 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在努力构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同时,世界各国已经从分业监管体制转向混业监管体制。在经济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传统的分业经营方式上在悄悄地向混业经营方式转变,外资金融构大量地涌入我国,又加快了金融经营方式转
7、轨地速度,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就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监管主体制度。监管当局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驾马车组成,由于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开展,各金融领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根本不可能做到泾渭清楚,一些业务难免会出现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现行“分业经营、分行监管的监管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很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模式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既不利于金融创新、不利于金融业的全面开展,也与国际上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趋势不相适应,如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时,保监会对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风险就无法监管。 虽然2022年6月,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签署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明确三家机构要
8、在工作中相互协调配合,防止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但备忘录并不能解决三家地位平等机构之间可能产生的工作推委和相互扯皮的问题。随着国际混业趋势的开展,如何使国内金融业与国际趋势接轨,成为必需面对的问题。为了稳定和开展我国金融业,可以考虑借鉴英国和日本的做法,成立一家具有统一监管功能的国家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分业监管职能,在行政上统一接受金管局领导。金管局的职责对外代表国家监管部门,与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处理信息共享和监管职责交叉事宜。对内组织三会协调处理混业经营引起的跨行业监管中的分工合作问题,提高监管效率。 3.改进监管
9、方式和手段,扩充监管内容和范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自律机制。相对西方兴旺国家比较先进的监管方式而言,我国金融监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使用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合规性监管和标准化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不利于发挥市场的活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标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通过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提出监管措施,但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对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能力。 我国应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扩充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对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审机构,确立统一的审核标准,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自律机制。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