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2934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区党的建设问题思考 社区党的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崭新的领域。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社区党的建设,把加强社区党建摆上了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区党建有自身的特点,这项工作本身也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就社区党建工作其中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社区党组织领导体制 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根底、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区域性。它不同于带有单位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建,也不同于带有属地性的农

2、村党建。所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应有自己的特点,这种领导体制应该是能保证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能对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负全面的责任。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认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至少有三种模式。 1、三种模式的优缺点: 模式一是一种松散型的领导体制,由街道党组织牵头,通过联席会的形式组织社区内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就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沟通。优点是这种模式许多地方已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容易被社区内单位党组织接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缺乏之处就是这种模式条块分割比较明显,社区内各单位本着平等、自愿的原那么结合起来的,缺乏约束

3、力,工作的效果较差,领导作用较弱,而且没有从体制上解决原有的矛盾。 模式二是一种半紧密型的领导体制,以街道党组织为主,通过非建制性的市委社区党建工作派出机构,来领导、组织和协调社区内有关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优点是联合工作党委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有权威性,对社区内成员单位党组织有约束力,能实施双重领导。缺乏之处就是这种模式由于是非建制性的,组织相对分散,条块方面虽是条块结合,但仍以条为主,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还是接受条上党组织的领导。 模式三是一种紧密型的领导体制,将社区党组织作为一级基层党委,社区内的有关单位党组织属地管理,由社区党委直接领导。这种模式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党在社区的领导地位,

4、使社区党委对社区党建工作具有绝对的领导权,也从根本上杜绝了条块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是一种比较理想、比较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特点的领导模式。 2、三种模式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三种模式,但这三种模式之间并不是孤立、相对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运动的,是一种渐进式的不断向前开展的关系。第一种模式在过去的街道党建工作的根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封闭的行政管理向协调、指导、效劳转变,从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络化方向转变,从过多地依靠街道党组织自身力量向更多地调动和依靠社区各类资源的方向转变。第二种模式在第一种模式的根底上实现了三个“进一步加大:街道党组织组织、指导和协调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

5、组织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效劳和管理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区内单位党组织之间的紧密联系度、社区内单位对社区的依赖度进一步加大,整合和调动社区内各单位资源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三种模式那么在第二种模式的根底上实现了三个“突破:领导体制的突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隶属关系的突破,社区党建工作格局的突破。所以这三种模式一个比一个层次高,一个比一个更适合社区开展的要求。 3、三种模式的运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会更加明显,使得社区党组织要对社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开展等实行全面

6、的领导,对社区党的建设负完全的责任。从这一开展趋势看,“纵横结合,以横为主的社区领导体制也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最终的社区党建领导体制要是纵向的、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属地管理的模式,也就是模式三。但社区的开展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各项改革是逐步推进、逐步到位的,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新生事物的心理容纳程度也是逐步提高的,而且这三种模式也有各自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具体采取哪种模式只能顺势而为、适时而定、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从目前情况看,模式一比较适合,也易于实施,模式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后,可以实施,而模式三要等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后,才能全面推行。 二、关于街道党组织的责任与权力 街道党组织是街道

7、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主要工作职责概括起来六个字:保证、领导、协调,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社会稳定;领导街道系统的各种组织,领导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和社区效劳的各项工作;协调社区内其它组织参与社区工作。这样的职责决定了街道党组织起码要承担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即建设文明社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开展、扩大党工作的覆盖面、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社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街道党总支办事处的权力运作与它所承担的任务很不相适应。街道一般设四个科:综合科、社会事务科、城建管理科、经济管理科。而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在XX县区设置的派出机构,有的不是按照街道的区域范围来设置

8、的,使得街道党组织不好领导;有的是根据街道区域范围设置的,但人、财、物高度集中于市级机关部门,包括人员的党组织关系,使得街道党组织不能领导。从目前的行政体制上不难看出这一点。这些都导致了街道党组织缺乏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权力,或权力履行的效力缺乏,如执法权、决定权、执行权,街道党组织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只能是心有余而力缺乏。例如,街道党组织想对本街道范围内的环境进行整治,但城市管理权在市城管局,城管局下设的各城管中队又不是按街道的地域范围来设置的,也就是一个城管中队同时管理几个街道的城市管理,一个街道范围内的城市管理同时被几个城管中队管理,使得街道党组织想管理社区,但没有载体,没有抓手,在社区

9、管理上,只能被动地听从城管局的安排。 街道党总支、派出所、城管中队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认为要使街道党组织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必须赋予它相应的权力,做到责权一致。为了保证街道党组织的责权一致,要对现有的行政体制进行调整,并且要形成以街道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与社区范围内的市级机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新型行政体制。 实行这种体制要理顺三个方面的关系: 1、街道党总支、办事处与驻街道市级机关部门派出机关应该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驻街道市级机关部门派出机关应是街道的职能部门,纳入街道行政序列,部门的工作规划、年度方案必须符合街道的总体规划和年

10、度方案,必须坚决执行街道党总支、办事处的各项决定,重大事件必须向街道领导请示汇报,服从安排。 2、驻街道市级机关部门派出机关的人、财、物仍实行归口管理,但街道要有制约权。由于市级机关职能部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公安派出所执法的后果要由公安局来承担,街道党总支或办事处承担不了。有些部门的专业性很强,要靠它的派出机关来加强对它的领导;有些部门的人员不可能在其它部门之间随意调动;有些部门工作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不是街道能提供的。而且目前街道本身也无法提供这些部门工作所必须的经费。所以这些派出机关宜实行人、财、物归口管理。但派出机关的人、财、物必须接受街道的制约。如人事调动必须与街道协商,得到街道的同意

11、。 3、驻街道单位的党员的组织关系应隶属于街道党总支,实行属地管理。驻街道单位的党员要及时将组织关系转至街道党组织,由街道党组织将他们编入某一支部,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 三、关于社区内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社区内党员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十小类。 第一大类。在职职工党员。主要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党员,他们工作在单位,生活在社区。 第二大类:组织关系隶属于居民区党组织的党员。主要包括: 1、居民区各种组织干部中的党员, 2、社区内效劳机构人员中的党员, 3、局部离退休职工党员, 4、下岗、失业职工党员, 5、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部队退转军人、毕业学生中的党员, 6、长期居住在社区内的外来打工人员

12、中的党员, 7、组织关系在居民区党组织,但人外出务工的党员。 第三大类。人已离退休,生活在社区,但组织关系仍在原工作单位党组织中的党员。 第四大类。短期居住在社区或外来在社区短期打工的党员。 社区内的党员教育和管理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党员是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和社区开展中的生力军,是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是社区内的珍贵资源。如何整合社区党员的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针对社区内党员的不同类型,不同的特点,摸索不同的管理方法。 1、在职职工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这局部职工党员的特点是上班在单位,下班在社区,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单位党组织。工作有上下

13、班,但党员发挥作用没有上下班。对这局部党员不仅要求在单位发挥作用,还要求他们在社区中发挥作用。不仅单位党组织要对他们进行管理,社区党组织也要对他们进行管理。这局部党员要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党组织要积极设计一些载体,便于这局部党员参与活动。如可设计局部政策宣传岗、经济开展岗、民事调解岗、治安巡逻岗、绿化养护岗、科普推广岗、环境卫生岗等岗位,并将每一个岗位划分为假设干个责任区,由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为民效劳的岗位和具体的责任区域。在“双重管理上,党员单位党组织和居民区党组织要建立双向沟通制度。单位党组织要将本单位党员的要求、党员在单位的表现及时反响给居民区党组织,居民区

14、党组织要及时将党员在居民区中的表现、发挥的作用反响给单位党组织。 2、居民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居民区党员类型比较多,年龄、文化、经历等各方面状况千差万别。对他们不能采用同一种教育管理的模式,不能要求他们发挥相同的作用。对居民区干部中的党员要重点教育他们爱岗敬业,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到工作的行动中、群众的心目中;对下岗职工党员,要重点教育他们自强自立,做到人下岗思想不下岗。居民区党组织要帮助他们找岗、寻岗、腾岗、设岗,提供就业渠道;对离退休职工党员,要根据他们“没有工作有时间、没有职务有地位、没有权力有影响这一特点,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多形式、多渠道地提供舞

15、台,发挥余热。对有能力、党性强、作风正的要吸收到居民区干部队伍中,对德高望重、办事热心的要发动他们参加民事调解组织,对身体好、家务少、敢管事的要让他们在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 3、单位离退休职工党员实行“社区管理。就是职工党员在离退休后,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党组织。离退休职工党员,他们虽然组织关系在原单位,与原单位仍保持联系,但单位党组织实际上对他们的情况并不掌握,相反,他们与社区关系却越来越密切。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居民区党支部,有利于加强对离退休职工党员的关心、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原单位的党员教育与管理。但由于这是一项崭新的工作,离退休职工党员存在各种不同的心态,他们的认识不一,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可结合居民区党组织的承受能力和离退休职工党员本人的接受程度,先把企业中的离退休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转至居民区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中的离退休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转至居住地党组织。 4、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实行“契约管理。党员外出务工前,要事先向党组织报告,居民区党组织要与其签订外出期间管理协议,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明确其在外期间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务工回来后,居民区党组织对照协议,查看落实情况,如发现未按协议要求的,轻者批评教育,严重的要给予党纪处分。 5、外来务工的流动党员实行“进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