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3064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3年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 。202223年以来,我国物价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速和投资需求扩大、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国际因素等的综合影响。应通过深化差异准备金率、重视利率结构调整并发挥利率的市场调节机制、减少外汇储藏增量以减少人民币被动投放等措施,发挥金融政策对稳定物价的作用。 关键词:物价;货币供应;利率;准备金率;通货膨胀预期 我国物价在经历了202223年的通货紧缩后,202223年开始逐步盘升,消费物价指数在202223年5月突破3%,2023月突破了4%,而后又接连“破5、“破6,到2023年6月到达6.4%,创36个月来新高。虽然从202223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

2、稳定物价的措施,但物价还是毫无悬念地突破了3%5%的警戒线,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物价上涨给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稳定物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宏观调控任务。 1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具有复杂的综合性,既与我国近年的货币发放量、经济开展模式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有国际性因素的影响。 1.1大量的货币供应是引发我国物价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货币问题,无论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还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都清楚地告诉我们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增加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就会引起货币

3、贬值,物价上涨。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历来较高,2022至202223年m2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2223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保证经济正常开展,我国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年末余额202223年为47.52万亿,202223年为61.02万亿,202223年为72.59万亿,到2023年6月末已飙升至78.2023万亿,而202223年底m2只有40.34万亿。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广义货币总量增长了1.94倍。 从gdp增长率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 2相比的情况看,我国货币供应量已属于超规模发行。多年来,代表社会购置力的广义货币

4、供应量m2增长率远远地超过gdp增长率。以我国2022202223年的情况为例,gdp增长率分别为9.5%、9.9%、2023.7%、11.4%、9.0%、8.7%、2023.3%,其中最高为11.4%;而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4.7%、17.6%、17.0%、16.7%、17.8%、27.7%、19.7%,其中最低为14.7%。可见,m2增长率远远地超过了gdp增长率,广义货币量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连续多年过快增长的货币供应量使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存量和货币增量过多,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不断累积和释放,造成了我国近年来“不差钱的社会状况。可见,飞速增长的广义货币

5、m2既给经济开展带来了货币推动力,同时也必然导致流动性过剩,物价不断上涨。 从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也处于超规模发行的态势。在经济学领域,货币是否超规模发行往往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观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2223年底,m2的供应总量到达了72.59万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9.80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gdp的1.82倍。西方兴旺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一般在1以下,新兴市场国家比值一般为11.5,我国比值明显过高。 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多的态势实际上是近年来经济开展复杂化的反映,和其他一系列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甚

6、至是因果关系,但无论如何,货币供应量超规模发行是我国本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货币供应的形成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有直接关系。 1.2经济增速和投资需求扩大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一般从经济周期来看,经济复苏和上升时期,价格一般呈上升趋势。为抵御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政策,使我国经济较为快速地走出了低谷,成为世界上经济复苏最早的国家。而促进投资和消费的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其中许多因素都为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条件。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增长。202223年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走上快速上升的道路。在经济上升时期,由于投

7、资于消费的扩大,物价往往是难以稳定的,而且要使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就业率扩大却保持物价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投资规模强劲增长。我国经济增长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导型的,尤其是需要促进经济增长时,我国常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手段。金融危机后,为保证经济增长的4万亿投资方案,是典型的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这直接成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主要动力。 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看,近几年的增长规模都保持较高增速,20222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202223年为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2023年上半年为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与此同时,宽

8、松的货币政策也导致了信贷资金投放规模的迅速扩张。202223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2223年的2倍。这两者是推动本轮经济快速恢复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是形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通货膨胀是我们应付金融危机付出的代价。再次是消费需求增多也在拉动物价的上涨。经济的增长及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带来了就业增加及劳开工资增加,使消费规模有所增加。还有由于经济增长使全球经济对中国未来开展预期提高,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这些都会必然地和信贷规模的扩大、货币投放的增加联系在一起,物价在202223年后涨速增快也就不难理解。 1.3国际因素影响是不可无

9、视的原因202223年以后,兴旺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为摆脱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不断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纷纷增加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投入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欧元等国际硬通货。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导致以美元、日元为主的国际货币贬值,大大增加了世界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推高了全球物价水平,直接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 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使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居高不下,对我国物价上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而且在短期内,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仍然没有结束,对我国物价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将继续。 1.4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通货膨胀预期强烈是本轮物价上

10、涨的明显特点。从202223年起我国就形成了广泛的通货膨胀预期,其形成原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采取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4万亿的政府投资驱动,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国内农产品受自然灾害影响使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供应下降。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职工工资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收入增长不低于gdp水平,以及未来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到达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等有关增加收入的规划,形成收入将快速增长的

11、预期,并使劳动力价格明显上升。公用事业价格尤其是煤水电价格也处于体制性调整上升周期。外汇储藏规模过大使人民币投放数量被动增加并难以控制。房地产价格经屡次调控难以下降。国际上美、日等国持续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这一系列因素都在不断地加强社会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而202223年5月cpi超过3%,并呈现出继续上涨趋势,更是通过现实物价上涨强化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而且,这其中的许多因素将在今后一定时期里对人们的预期产生持续的影响。 1.5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尤其是2022232

12、02223年,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成为物价上涨的又一推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增长规划有关,也和市场经济开展有关。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在珠三角经济区调研发现,当地企业202223202223年间用工本钱普遍上涨30%到40%。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度扩张也有直接关系。货币投放过多,导致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导致消费价格中的居住类价格上涨,并驱动人工本钱上涨。同时,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促使农民工的用工本钱增加。劳开工资的上涨将不断推升企业的本钱,使产品价格和效劳品价格升高,而物价水平的升高,反过来

13、还将进一步促进劳开工资的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趋势。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区的普遍现象,是推动本轮物价上涨不可无视的因素。 2稳定物价的金融对策分析 就货币政策而言,保持物价稳定是毫无疑问的首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法所明确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但保持经济较高增长速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所必须追求的目标,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因此,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既要控制物价上涨,又要保持经济增长,这是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 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带有复杂的

14、综合性,但最主要原因是大量的货币供应而引发流动性过剩。在治理流动性泛滥而引起的物价上涨时,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规模是最为有效的策略。只有将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尤其是m2的增长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之真正符合经济开展的客观需要,才能在根本上保证物价的稳定。 2.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应以深化差异准备金率为重点我国属于金融市场尚不兴旺的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还是主要的工具。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资金量,从而减少货币的总供应。就目前情况看,经过202223年以来的2023屡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处于历史高位,到2023年6月14日法定存款准

15、备金率已调至21.50%,银行资金已经相当紧张,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已经明显缩小。并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可以起到收紧流动性、紧缩信贷规模的作用,但不能有效影响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也不能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却往往会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所以目前已经不宜继续调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应以维持目前水平为主。使用法定准备金政策的着力点不是简单的调高,而是应在合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进一步采取差异准备金率,即按资本充足率、按存款规模大小、按地区差异等规定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继续发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控作用。 2.2重视利率结构调整,发挥利率的市场调节作用利率政策要重

16、视利率结构调整,发挥利率的市场调节作用。提高贷款利率可以增加借款本钱,减少贷款规模,有利于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膨胀,是控制物价上涨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利率是控制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23年2023月以来,我国已先后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物价的不断攀升,仍然给调高利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cpi达6.5%,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才3.5%,cpi与一年期存款利率之差扩大至3个百分点,这种负利率局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提高利率仍然是我们的重要选择。但是利率上调水平要注意与国际利率水平的关系,如果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利率水平,会引发国际资本流入。如果美、日等国为了恢复经济继续保持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那么必然加大我们对热钱涌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