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34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7.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航天知识科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介绍课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题班会|知识科普|神舟飞船|航天知识 主讲人:xxx 时 间:xxx 探索神秘的宇宙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些年来,随着科学家和航天员的不懈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在太空建了自己的空间站,从首次杨利伟实现太空漫步,打开太空新征程开始,中国航天事业就如雨后春笋般破竹而出,探索更深的宇宙奥秘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目 录 CONTENTS 神舟十四号介绍 01 空间站介绍 04 神舟十四号的不同之处 05 中国航天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06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介绍 02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03 神舟十四号介绍 PART 01 神舟十四号介绍 神舟十四号,简称“神十四”,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四艘飞船。

2、神舟十四号介绍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神舟十四号介绍 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四号介绍 航天员将在轨 6 个月,乘组将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 12 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四号瞄准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 3 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将全面完成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介绍 PART 02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介绍 陈冬,男,

3、汉族,一级航天员,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期间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陈冬陈冬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介绍 刘洋,女,汉族,特级航天员,1978年10月生,2010年,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执行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刘洋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介绍 蔡旭哲,男,汉族,二级航天员,1976年5月出生,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飞行 蔡旭哲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PART 03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2022年6月5日上午,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 这是我国载人

4、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6月6日午间,随着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成功开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也正式拉开大幕。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我们虽然年轻但发展迅猛的太空计划正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计划之一。中国空间站即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空间站介绍 PART 04 空间站介绍 空间站又称“航天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后勤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

5、太阳能电池等几部分组成。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在太空中建立新居所的条件成熟了。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较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空间站介绍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其中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命名为“问天”,实验舱命名为“巡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其代号分别为TG、TH、WT、XT、TZ。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a Space Station)计划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

6、用。空间站介绍 中国太空空间站的建设,不仅会直接带动整个航天科技产业链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还将为有朝一日人类能移民外太空积累科学基础。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利用稀缺的空间资源进行太空探索和前沿科学研究。空间站中将安装1000多套设备,所支持的学科领域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空间站的低重力、真空、超净环境可以冶炼地球上无法冶炼的高性能合金,可以生产性能更优越的半导体晶体。空间站介绍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为中国科研的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载体,助力中国科研技术水平的整体创新提升,也将造福人类。以前,中国的科研人员此前

7、并没有机会进行如此级别和深度的太空探究,而“天宫”空间站将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插上“梦想的翅膀”。神舟十四号的不同之处 PART 05 神舟十四号的不同之处 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不同,神舟十四号飞船在轨期间,飞船将经历复杂而严酷的在轨环境考验。神舟十四号将创下多个“首次”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神舟十四号的不同之处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将在太空“出差”近6个月后,迎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访问并完成轮换。神舟十四号、十五号将共同

8、遨游太空,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神舟十四号的不同之处 6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共同在轨驻留,在遥远的太空中,他们将一起把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建设得“更温馨、更舒适”。神舟十四号 中国航天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PART 06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

9、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2005年10月12

10、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

11、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神舟十三

12、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3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踏上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中国空间站也迎来第二批航天员和首位女航天员。中国航天的主要成就 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2017年6月,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入太空,它可以观测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爆发活动天体。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的主要成就 在运载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主题班会|知识科普|神舟飞船|航天知识 主讲人:xxx 时 间: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学习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