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4351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2023年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学号:1054202241姓名:朱明亮 根本资料 元上都遗址位于XX省自治区XX县区五一牧场境内、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初名“开平府,中统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滦京,是帝后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宣德五年(1430年)废弃不用。1956年和1973年,XX省自治区文物工作队、XX省大学先后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 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在XX县区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开始筑城,初名开平府;忽必烈即位后,

2、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称开平府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为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领重要 大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将宫城建成园林式的离宫别馆。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周长约9公里,东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宫城墙用砖包砌,四角有楼,内有水晶殿、鸿禧殿、穆清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欣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明永乐初

3、年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于2023年7月15日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2023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保护单位 上都,元代古城名。位于XX市XX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黄旗大营子(现敦达浩特)东25公里,闪电高勒北岸1公里,“五一牧场南4公里处。当地牧民称之为“北奈曼苏默城,意为一百零八庙。现被列为XX省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都地区山川雄固,风景优美,据古籍对其记载。“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

4、四山拱卫,佳气葱郁,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山有林木,水有色盐,百货狼籍,畜牧繁息,大供居民之食用。 上都城兴建之前,金代属桓州。成吉思汗在这里避过署。蒙哥汗五年(1255年)忽必烈受命驻守此地,次年开府营建城廓宫。元上都建于1256年,1259年落成。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于此,称开平府,1264年加号上都。自后岁一巡幸,未署而至,先寒而南,成为常任之夏都,与北京并称为两都。 上都城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外苑局部组成。外城周长约十 八、九里。内城为皇城,外城为市区,城内有宫署约六十所,各种寺庙一百六十余处,有大明、仪天、宝云、宸丽、慈福、鸿禧、睿思等殿,大安、延春、连香、紫檀、

5、凝晖等阁;绿珠、瀛州两堂以及振堂等重要建筑。城内除中央及北 城墙中部的大型宫殿位于中线以外,大部建筑未采用对称的布局,殿、亭、阁、榭各具特色,或近临沼池,或开渠引流,或亭阁相连,形状大小各异,色彩风俗不同,优雅非凡。上述通往各地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上都地区元朝时商贾工匠云集,繁荣兴盛,不但有从中原来的商人,也有从中亚和欧洲来的商人,他们运来各种金属器皿、日用品和为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而后运走上都地区的畜产品,促进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蒙古地区的经济繁荣。1358年红巾军攻克上都,焚毁宫阙衙署。结束了它作为一代陪都的历史。历史沿革 据记载,元上都曾拥有11万人口,城垣周长8公

6、里多。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全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和关厢组成。城墙用黄土夯筑,宫城、皇城城墙还用砖、石包砌。外城方形,每面长2200米,开4门,有瓮城。城内用土墙隔为两局部,北面是御园,南面是官署和作坊区。皇城在外城东南角,方形,城内街道整齐对称,多官署和寺庙建筑。长方形,城内建筑错落分布,带有离宫色彩。宫城在皇城的中部偏北,长方形。宫城是全城的核心,有东华、西华、御天三门,城墙用砖包镶,其中南边的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 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的主道。皇帝所下达的诏旨,都要在御天门上发布,再送住大都,然后转发全国各

7、行省。主要宫殿楼阁和官署、宫学建在宫城内。宫城建有水晶、大明、鸿禧等殿,大安、延春等阁,华严、乾元等寺庙。宫城内还有泉池穿涌其间,园林特色十清楚显。大安阁是宫城内最主要的建筑,也是上都城的象征。它是元世祖移取汴梁(开封)的金朝南京熙春阁的材料所筑成,建于1266年。皇城在全城的东南角,城墙外砌砖石,寺庙、国学和局部大型建筑在皇城内。外城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城外东、南、西有关厢,其范围很大,建筑遗迹甚多,百姓民居和商肆店铺工匠仓库主要集中在关厢地带。每年春夏秋三季,上都城的城外比城内更繁华,流动人口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之多,XX县区方圆数十公里。城西还有离宫西内,周围十里,

8、建筑以行宫和营帐为主。还有一处方圆25公里的大御花园,北郊那么有很多寺庙、宫观等建筑。 元上都按离宫设计,有很强的园囿性,并极注意防御和对宫城的防护。把居民区设在城外,突出了此城整体的宫殿性质。 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登上蒙古大汗国宝座。随后,蒙哥命令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于是立足金莲川,广招天下名士俊杰,建立了蒙元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凡战功卓著、满腹经纶、精通治国之术者,纷纷集于帐下。从此形成了忽必烈总理汉地军国事务兼有文韬武略的人才库、智囊团,为忽必烈迈向帝位、治国安邦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1256年忽必烈奉蒙哥汗旨意,命刘秉忠“于岭北滦水之阳,筑城堡,营宫室。

9、刘秉忠勘址金莲川大城背靠山峦,南临滦河,历时三年建成,初名“开平,是座具有游牧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城,也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于一身。 1259年,蒙哥汗率军伐宋,卒于四川钓鱼山,忽必烈果断地与南宋议和,从鄂州前线北撤。次年三月,忽必烈以开平为根据地,联络蒙古各宗王。十月,忽必烈于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随即,率军北上,夺取都城和林,迫使阿里不哥下野西退。开平自此升为府,一跃为首都,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开平奠定了忽必烈取得汗位、建立元朝大帝国的宏伟基业,名垂青史。蒙元史的开展,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263年,经扩建改造的开平正式加号为上都,设上都总管府。次年,改燕京为中都。1267年,又在

10、中都东北建新城。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自此,元朝实行两都制,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又名上京,滦京,滦都。每年夏历 二、三月至 八、九月,皇帝及随行大臣、官员等有半年时间在这里避暑理政。元朝的主要机构在上都均有分衙或下属官署,上都仍是全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历史地位 元上都地理位置特殊,“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上都距 原蒙古汗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林较近,是沟通南北东西的重要枢纽。对联络、控制拥有强大势力的漠北蒙古宗亲贵族,在政治、军事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付蒙古宗王反叛势力的前沿阵地,也是便于运筹帷幄的最高决策场所。因而元朝前几位皇帝,如忽必烈、铁穆耳

11、、海山等即位的忽里台都在上都举行。元中期以来发生的“南坡之变、“两都之战、“上都兵变等宫廷斗争、流血冲突,都证明了上都极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历史影响 上都在中外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元代中外交往频繁,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来,被称作“色目商贾或“回回商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剌兄弟带着马可波罗到中国,在上都受到忽必烈极高的待遇。从此,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7年,深得忽必烈赏识器重。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中国。 马可波罗行记书籍(4张) 上都在元代科技史上的地位更不容无视。早在蒙哥汗时期,开平就设有天

12、文观测所承应阙。波斯科学家札马鲁丁曾受蒙哥汗委托筹建天文台。1271年,上都回回天文台正式成立(也称北司天文台)。忽必烈令札马鲁丁为提点,为元朝国家任命的第一任天文台台长。札马鲁丁研制了许多大型天文仪器并制定了“万年历,为上都天文台的建立和开展奠定了根底。公元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了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并采纳了他对北方水利资源和华北平原水利灌溉建设的六条建议。为保障上都城的平安,1298年,郭守敬在上都亲自勘查、测量、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铁幡竿渠,将山洪导入滦河。现在在上都城西北3公里处,有一个宽约1公里的山口,两山之间有一个古拦洪坝遗址;坝身是用褐色粘土夯筑的,外用石块砌成;坝北迎水,南

13、侧那么又附土堤用以加固;坝西头留有溢洪口,下接溢洪渠,向南流入闪电河。这一工程是中国北方塞外草原较为成功的大型泄洪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整,成为郭守敬留给草原人民的一件永久纪念品。文物保护 上都城有众多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十分兴盛。1260年,忽必烈 就封八思巴为帝师,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师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势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宫。上都常有色目商贾往来,很早就建有回回寺。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景教等的。上都作为元夏都,是北方宗教兴盛的中心,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元上都遗址1964年确定为XX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14、位。1996年元上都遗址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排位序列2023年列为第五位。2023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元王朝曾是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征服四十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作为元王朝的都城理所当然成为当时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见证了蒙元盛况的上都城历经风雨洗礼,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原貌,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个朝代的记忆载体,同时也记录了生活在金莲川草原上的察哈尔蒙古族的历史变容。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历史对话。文献记载 位于XX

15、省XX县区的元上都遗址,经考古测绘和局部开掘证实,遗址至今保存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极为丰富。据文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的,建城时聚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十七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故宫那么大。十三四世纪之间100年,这里一直是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 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贵裔宴乐休憩之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考古开掘 经XX省、北京等地的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近年来对元上都遗址的考察,文献记载属实,元上都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7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外用砖包砌,四角建角楼,东、西、南三面正中设城门,有丁字形大街与三门相连。在宫城中央偏北,有一小山似的方形建筑台基,为大安阁址。在宫城内北部,有一阙式建筑遗址,其台基与城墙等高,台基上各色琉璃瓦残片遍地,柱础历历,为穆清阁址。在宫城内,目前已发现的宫殿有30余处。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南角,街道布局整齐对称,多官署建筑。外城每边长2200米,城内北部土岗为帝王游乐的苑囿区,西部有官署和作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