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4880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著名华裔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2022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2023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是第202位。虽然常年身在美国,但陈志武一直关心中国的经济开展,对中国经济开展战略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就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开展观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这个话题,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日前对陈志武进行了独家采访。 记者。从科学开展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如何在经济开展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陈志武。美国社会历来以人为本,其开展方针包含几个根本原那么。第一、美国的整个

2、开展过程是以市场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为本。由市场来决定应该开展什么、哪里是开展重点、人们的需要到底是什么等等。从市场供求的根本规律来看,其核心的内容是了解人们(即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其实就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不管是核心的需要还是相对次要的需要,都如此。市场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去生产、去制造、去销售,满足了老百姓的利益,而了解了市场需求的人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第二、按照美国经验,“以人为本经济开展观首先是要让每个人“有所有(ownership)。在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最根本根底也应该是让私人拥有更多的产权,让每个中国人都“有所有。个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本,如果没有这个“本,其它都无从谈起。

3、让个人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产权,让私人产权的空间到达最大,为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提供最起码的产权保障,这些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人们才有自己的尊严,才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才有自己的自由度。如果人们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那么就没有以人为本的可能了,就变成“以官为本或者“以行政权力为本了。 记者。在这方面,美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陈志武。美国的经验就是两条,第一、让市场去了解人们的核心需求,根据人们的核心需求相应地去生产制造他们需要的东西。从今天中国的现状来看,也证明了美国的经验是正确的。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市场活动,要由市场去了解人们到底需要什么,让市场去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人们自己最了解自己

4、的需要,也最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需要自己的尊严和生活空间,要获得这些保障就是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私有财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以市场为主导的开展观是科学开展观。前苏联、中国、东欧一些国家过去的经验证明,人为地去设计、方案出来的开展往往导致糟糕的结局。而美国、西欧、日本等兴旺国家的市场主导型经济那么带给他们老百姓以最大的富足和和谐的社会。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当年方案经济的失败那么证明,真正的科学开展观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开展观。如果不是以市场交易为根底而是人为地强行介入,那反而只能扭曲社会的和谐,这种扭曲让局部人占廉价,让另一局部人牺牲很大。当牺牲和占廉价的情况越来越恶化,越来越极端了以

5、后,会导致一个不和谐的社会。这是美国整个经验的一个总结。 记者。美国是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开展的。 陈志武。要使经济社会得到综合开展,按照美国的经验,最理想的方式还是要以市场为主导。市场似乎只是跟经济开展有关系,怎么会跟综合开展、文化开展有关呢。美国诸如慈善、宗教、文化、博物馆等领域,要么是靠非盈利的捐献来运作,要么是由盈利的公司来运作,如迪斯尼、时代华纳等,他们做出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发行了大量的唱片、电影、出版物等,这些企业也跟其他企业一样,一旦市场化以后,这些企业和企业家就有鼓励去了解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根据需要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开展方面,美国的经验是由市场去了解发

6、现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是什么。在经济开展上升以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会上升。如果给市场充分的开展空间的话,美国实践证明,这些文化的需求、文化的进步甚至政治的开展都会相应地跟上来,不过,所有这一切的核心还是市场。 美国的经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开展,让老百姓的直接参政、议政是很重要的方面,同时,政府决策要程序化和透明化,不然,政治文明不可能进步。 在这里,应该特别强调,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的存在是美国社会到达和谐的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庞大,每年向他们的捐款额到达上千亿美元。美国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对穷人、不幸的人、教育时机较少的人进行

7、救济的工作主要由民间组织、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来做,他们比政府更了解这些群体的需要,知道他们需要哪些帮助。同时,这些非政府组织对这些工作有天然的兴趣,又具备做这些工作的专长,相比于政府部门,他们做这些事情做得更好,也更有效率。中国要实现和谐社会,绝对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力量,要开放非政府组织开展的空间,让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帮助穷人、文盲、不幸的人等弱势群体。 记者。我注意到,美国已经根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异,很多地方乡村甚至比城市开展得还好。美国是如何改善城乡关系的。 陈志武。如何改善城乡关系,美国经验依然是由市场来调节,加上少量对农村的补贴。在美国没有户籍制,没有城乡迁移限制,只要是美国公民,不管你是

8、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农场还是纽约市区,迁居方面是绝对自由。通过人口的自由流动、自由迁居、就业时机平等,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市场的力量赚取更多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城市时机多一些,乡村时机少一些。如果在城市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就会引导人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个过程到最后,可能是那些不喜欢城市的人留在或者回到农村去,因为他们喜欢这种生活。城乡间的均衡点不是靠政府的政策强制地把资源配置到没有多少时机的农村去,那样会浪费诸多珍贵资源,从长远看,反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开展,而且使社会停滞不前。如果知道一个地区没有开展前途,美国政府不会在那样的地方做任何投入,而是去引导,帮助这个地方的人,给他们提供再就业

9、的教育,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移民到其他时机更多的地区或者城市。这依然是通过市场为主导的自由选择来决定城乡开展的格局。 记者。美国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它是如何在开展经济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 陈志武。美国环境的优美是众所周知的,而私人产权是美国环境得到保护的一个重要条件。美国也通过税收立法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增加税收或者进行特别审批,以此来保护环境或说减少污染。另外,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些由自愿的个人组织起来的环境保护组织,发起各种强有力的活动,对那些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带来强大的约束力。 从美国的经验看,要使环境得到保护,私人产权很重要。如果能让个人或者说民间

10、所拥有的土地和财产空间到达最大,那么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程度会被尽可能地控制到最低。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土地私有和财产私有之下,污染和环境破坏就没有了,只要继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环境破坏就不可防止,但破坏程度会因财产的公有还是私有而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土地与财产的私有,人们会有鼓励不去随意糟蹋环境,私人产权提供了一种内在的把破坏尽量降到最低的制约机制。美国经验说明,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非常自然而且直接的方法是:让土地和其他财产的私人所有程度尽量到达最大。 记者: 为了建立和谐社会,中国今天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志武: 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第一个挑战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1、对现有的社保体系进行完善和充实。这个社保体系不仅仅针对城市居民,而是要针对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让每个人总能获得维持生存的最根本所需,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起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很大挑战是资金缺乏,在目前转轨期间,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的转让、拍卖来充实社保账户。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降低各个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减少行政管制,放开对民间个人、民营企业融资时机的限制。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最核心的基石是时机均等,就业时机是不是均等。教育时机是不是均等。创业时机是不是均等。融资时机是不是均等。这些是不是受到过分的管制。这些管制是否使得不同的群体、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待遇。如果老百姓不能享受平等的就业时机、教育时机、创业时机和融资时机,那也就不可能出现一个综合、全面、和谐开展的社会,进一步放松行政管制是通向实现和谐社会、综合开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今天中国社会所处的状态跟美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历很相似。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80的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19世纪上半叶美国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但随着19世纪中期铁路的开展,把美国内陆不同地方连接起来,使大陆之间的流通速度加快,通过火车、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人们的流动性大为增加,同时工业根底也得到了大大的开展,到1900年时,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