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文档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王健 刘畅摘 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经六十年的历程进入到新常态阶段。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也逐渐加快,并且呈现出新的开展趋势和新的开展问题。如何在新的开展背景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持引导作用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优化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开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词:国企改革;问题剖析;优化建议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
2、X(2023)08-0011-02引言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来看,在19581978年间,国有企业的产值水平一直处于7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处于被无视的状态,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一直难以释放。因此,在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先生指出:“在今后的改革中,一定要给予各企业以必要的独立地位,使他们能够自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执行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综合经濟效益。1本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放权让利,其本质在于使国有企业渐渐获得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并使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9931997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改革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3、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积极推进股权奠定了制度根底。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阶段,我国积极推进股权改革,加大力度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活力。2023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第四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到了一个前期从未到达过的高度。本次改革着重加强了各类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重组,对于不同种类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也进行了考虑,使各类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从根本上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是全面的,从国企改革的理论根底到实践根底都有了极大的突破,但对国企改革概念认识不清、改革阻力大、产权不明晰等问题仍然存在。
4、因此,从国企改革的现状出发,剖析现阶段国企改革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优化建议,从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使其自身优势得到发挥,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开展。一、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四个阶段的改革后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国有资本在全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步提升。从国有企业内部来看,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效率显著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以及员工积极性大幅上升。但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国企改革的背景显著变化,如何在新时代下因地制宜地解决新阶段国企改革的新矛盾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国企改革的现状进行分
5、析,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在新时代下的新问题,从而为解决对策的提出奠定根底。(一)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分析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我国国有资本在全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公有制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国民经济仍起到主导作用。因此,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改革的目标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改善管理与提高利润,而是承担着重要的经济任务和社会责任。在改善管理与提高利润方面,在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变至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当前需求结构的特点,引导相关产业进
6、行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开展。在社会责任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更好地落实社会责任的履行。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在谋求开展之后更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国有企业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一带一路等重要建议与战略的中坚力量,是保障和改善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履行经济与社会责任,造福于人民群众。其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常态。现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对改革背景的转变,应当主动适应并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开展,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开展,
7、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分析1.对国企混改的概念认识不清。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贯穿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在这期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社会各界对于国有企业混改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国有企业混改的概念还存在着一些主观误区。其次,很多学者提出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对于国企“怎么样混改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论断。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表述,对于各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如何进行改革都有一定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对症下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牵住国企改革的“牛鼻子,可以
8、使国民经济更好开展,最终分润于民。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混改的概念进行明晰十分重要。2.国企改革阻力大,缺乏治理活力。在将股份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后,截至2023年,在沪深所上市的国有企业有1 095家,占到沪深所上市企业总数的35%,比重较高。但其中的缺乏之处在于,上市的国企公司所在地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兴旺地区,在其他内陆省份的分布较少,尤其在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上市的国企缺乏十家。从总体上看,国企改革的二十年中,国企的上市力度不够,上市的国企占国企总量的比重较低。此外,国有企业上市储藏数量也缺乏,难以与市场契合开展,融资的渠道较为单一,在行业里地位低话语权少就势必会错过一些很好的开
9、展时机。另一方面,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隐性门槛,导致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局部国有企业对于民营资本的信任程度较低,相关改革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还存在对于民营资本的歧视现象。3.国有企业改革产权问题突出。首先,政企界限不明晰。从人事方面来看,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如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仍是政府指派的,许多人在相关领域没有从业经验,对于企业自身的开展情况、从业市场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开展前景都没有准确的判断,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管理混乱、资源错配,难以与市场中其他的同类企业进行竞争。从管理体制方面来看,行政管理权仍然对企业经营权具有全面的干预作用,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国有企
10、业对于市场的驾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从利润分配方面来看,国有企业的权责利没有得到有效明确,薪酬分配以及利润分配方面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次,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与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有些人利用其中的漏洞將国有资产据为己有,这是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国有资产被低价“贱卖。由于对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等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在国有资产盘点过程中成心少计、漏计等,导致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二、国企改革优化的相关对策(一)明确国企改革的概念及目的首先,应当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进一步开展混合
11、所有制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可以将股权多元化的单一举措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部,必须要有不同所有制成分的共同参与、相互融合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与效率,因此,国企混改是私有化的这种论断是不科学与不理智的。只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坚守底线,在一定的制度之下进行国企改革,就能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开展。我们必须要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国企改革的全部,不可以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适合企业本身开展情况的改革方式,同时也不能因为采取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没有到达预期就否认混合所有制改革。(二)削弱改革阻力,提升企业活力首先,要改善国有企业的上市环境,通过资本市
12、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的占比,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提升公司治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开展情况的特点,提高自身企业资产的证券化率,使公司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募集资金。同时,采取分散化经营的策略,通过私募股权、资产转换等方式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提升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三)明晰各方产权,多角度推进改革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想要谋求更长远的开展,就要采取国有企业去行政化的举措。首先,在人事任命方面,要确立新的领导任命与选拔制度,确立有一定级别、一定机制的晋升与选用通道。在一定条件下,借鉴西方股份制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采用利益驱动
13、的方式选拔相关负责人。其次,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针对“显性流失,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那些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相关人员进行处分,并且及时追缴流失在外的国有资产。针对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的估价平台,及时进行国有资产清查,防止国有资产被恶意“低卖与“贱卖,从源头上保护国有资产,并切断国有资产的流失渠道。参考文献:1 林令涛,刘海洋,逯宇铎.国有企业改制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之谜基于企业效率和工资水平不平衡增长的视角J.财经研究,2023,45(8):28-42.2 刘慧.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分析及建议以山西省为例J.辽宁经济,2023,(7):34-35.3 祁怀锦,李晖,刘艳霞.政府治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率J.改革,2023,(7):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