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611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自学党课文体制转轨以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新的民生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正确分析体制转轨以来民生问题凸显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切实解决广大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民生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体制转轨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基础上逐步凸显的民生问题,主要原因有发展理念上的,也有制度、政策方面的。理念性原因。民生问题首先是发展理念问题。不同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不同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发展理念如果有偏差,制度和政策设计就

2、会远离民生价值取向,民生负担、民生成本和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随之增大和扩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毋庸讳言,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发展相对不足。制度性原因。民生问题也是制度建设问题。制度和谐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民生才能得到应有保障;如果制度缺失且有失公平公正原则,那么民生和社会不公等问题也将随之发展和蔓延。体制转轨以来,因受认识的局限性和制度设计、实施存在时滞等因素的影响,当旧的制度被破除后,因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等制度没有及时跟上,造成一部分

3、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农民和进城农民工呈现出弱势化的趋势。他们面临的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如果不能随着经济发展及时得到解决,那么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深,就会构成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政策性原因。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上的民生问10题,还缘于我们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比,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少,农民负担和农业生产成本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二元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现行分配和福利等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向城市、向发

4、达地区倾斜,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改善民生问题的对策建议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主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体现公平公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民生保障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价值取向,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又好又快发

5、展的政绩考核评价标准、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科技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重大产业技术,逐步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覆盖范围,加快现代信息技北京支部生活 2011年 第2期 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广泛应用,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精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

6、兴产业、低碳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不断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做好、做大、分好国民经济“蛋糕”,进而不断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加大财政对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合理安排预算支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财政投入与解决民生问题呈正比例的关系。反之,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就越发凸显出来。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以民生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

7、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采取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激发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和扶持创业企业发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营造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公正和谐的就业环境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增大对教育事业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提高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困难家庭子女的资助标准,确保困难家庭子女也能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扩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乡患者提

8、供优质、价廉、便利、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土地供应量,增大住房援助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增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供给能力,扩大住房援助政策实施范围,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分层编制消费价格指数,建立通胀损失补偿机制。分层编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国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综合性指标,虽能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程度,但掩北京支部生活 2011年 第2期 盖了价格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影响。我们应借鉴香港政府价格指数编制的做法和经验,根据不同群

9、体的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尽快研究编制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消费价格指数,准确反映消费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实际影响,并随着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和财政收入的增多,适时调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和补贴标准;依据经济发展、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变化情况,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随着经济效益提高,合理增加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多、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等。同时,还要依照分层消费价格指数,建立通胀损失补偿机制,明确和规范价格补贴

10、原则、价格补贴范围和价格补贴办法,根据消费价格指数和价格上涨情况,及时对城乡居民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进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创新社会管理,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还要加快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更新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管理能力。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使各级政府能真正倾听到百姓呼声,及时了解百姓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切实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和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和信访包案制,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及时解决信访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因民生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加来自基层群众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比例,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及时纳入民生制度设计和民生政策安排之中。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的和谐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