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阮病毒,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故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 (infection) 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2)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
2、fection)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部位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泌尿道或呼吸道时,共生状态被破坏,引起宿主损伤。(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病原入侵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无或仅出现轻微组织损伤,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1)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应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变态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出现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按
3、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发生于隐性感染后称健康(无症状)携带者、显性感染后称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症状出现前称潜伏期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3-6个月)分急性、慢性携带者。携带者共同点:不显出临床症状但携带并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菌痢,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3)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
4、体,但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机体对入侵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包括天然屏障 、吞噬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因子: 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cytokines )、备解素、干扰素等。 (2)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通过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通过T细胞、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11)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
5、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 (3)易感者(susceptibal person)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susceptibal person),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决定人群的易感性,流行的周期性。)(4
6、)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检疫工作的依据。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功能改变直至出现症状之前的过程。(1)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乏力、头痛、发热、纳差等。一般1至3天,起病急骤者无前驱期。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等。 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
7、,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4)再燃 (recrudescence)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8)复发 (relapse)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后遗症 (sequela)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10)病毒性肝炎(virul hepatitis)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乙
8、丙丁戊五型。临床表现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少数有黄疸。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肝炎,经粪-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传播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4)Dane颗粒:完整病毒直径为42nm。分为包膜:厚为7nm,内含HBsAg、糖蛋白和细胞脂肪核心或核壳体,直径为27nm,内含HBV-DNA、DNA聚合酶和HBc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1)HBsAg携带者(1)麻疹(measles):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
9、皮肤斑丘疹。(1)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 时间:发热第23 d出现,持续23d.部位:双侧近第二磨牙的颊黏膜上,可见于颊、唇、龈黏膜.形态: 0.51 mm 针尖大小灰白色斑点,微隆起,周围有红晕, 12d内迅速增加,相互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糜烂,似鹅口疮。麻疹前驱期特征性表现。水痘(varicella):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所引起的,多见于儿童,同时出现的,全身性的丘疹,水泡,结痂。带状疱疹(HERPS zoster):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以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为特征。多见
10、于成人。(4)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脑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临床上以突以然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可遗留后遗症。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以病兽咬伤人体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
11、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死亡率100%。(13)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6)联合用药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也称鸡尾酒疗法,仅用一种药物,易引发变异,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协同、高
12、效,防耐药和变异,降低发病率。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和1种蛋白酶抑制剂,2PI+1NRTI等。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人虱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又称鼠型伤寒(murine typhus)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轻,病程短,病死率低。(1)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
13、伤寒(scrub typhus), 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恙螨幼虫为媒介将本病传给人。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eschar)或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为特征。(1)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1)肥达反应(Widal
14、 test)利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五种,采用凝集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由志贺菌 (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
15、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1)中毒行菌痢:机体对大量痢疾杆菌毒素产生的异常强烈反应。常见于 27岁儿童,起病急骤,突然高热起病,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肠道症状不明显。依其临床表现分为三种临床类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
16、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呼吸道侵入,再经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可危及生命。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1)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也称败血症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2)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1/2 4小时发生,突起畏寒、寒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1/21小时,继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