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开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作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农村、农民也已摆脱
2、了贫困状态,根本实现了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渐凸显。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22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XX县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 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开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
3、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开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开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缺乏。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23.6、2023.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根本建设投资与国家根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
4、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根底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说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XX县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2023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
5、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参加wto后,我国的农业开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剧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
6、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无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自身因素。XX县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农村开展较为滞后,因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民素质较低。目前XX县区现有农村劳动力33.6万人,其中大中专生占1.8,高中生占9.3,初中以下占89.9,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综合素质上不去,接受新事
7、物慢,运用现代科技能力差,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弱。就业门路窄、致富时机少,造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目前XX县区人均拥有耕地0.8亩,林地2.85亩,水田0.48亩。撤县设区后,东山镇将纳入XX市主XX县区,大面积的开放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定局,而原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资源下降和农业生产规模上升的矛盾日趋剧烈,这都将给农民增收带来阻力。 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在全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增加农民收
8、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表达,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对策、新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效劳、科技意识。具体应做到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提高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开展,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特色农产品为龙
9、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响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终到达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效劳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效劳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XX县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村经济开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均增收350元。三
10、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广阔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到农户、田头、场棚,为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那么农、宜林那么林、宜草那么草、宜渔那么渔,不搞行政命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投入,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根底,采取多投、少取、调整的方法。“根底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根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夯实农业
11、开展根底。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开展。必须加大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根底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要在努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效劳。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
12、民负担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比方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统一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持按中央“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方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参加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
13、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开展畜牧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 农民税收政策对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自2023年1月1日起废止农村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终结了实行2022多年的农业税。相关学者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戴天放研究认为取消农业税在短期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相当明显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其长期趋势却表现为农民增收效应递减,主要是农业税减免引起市场交易本钱如农资本钱、人工本钱增加和引起政府农
14、业效劳职能萎缩等。贺景霖分析了XX省XX市农业税费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业税取消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本钱,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资金缺乏,农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销信息不畅通,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有限,仍未根本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局面。 赵乐俊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提到: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对外开放的变
15、化,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二是农业的产业化生产程度低和非产业开展缓慢。 冯招容在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中提到。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表现为,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二是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三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四是农村财税制度不完善。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改进措施中,赵乐俊在文中提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一继续稳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加快培训、劳务输出以促进增收;三是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增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收。 潘盛洲在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中提到关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直接面向农民的政策措施,一是稳定粮食保护水平,切实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由政府承担费用,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和有关科技效劳,三是对购置大型农机具、修建住房的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开展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再次腾飞,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