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开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开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 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方法。党支部负责
2、企业人才需求方案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
3、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鼓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
4、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时机,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时机。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开展需要,组织、选送局部对企业做出突出奉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时机,有方案地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
5、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 在快速开展的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开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开展。要实现广西有色集团的整体开展规划目标,必须实施人才强企的开展战略。 要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广泛宣传、做好规划、标准制度、建立机制、完善设施、强化载体、注重创新的总体思路来制定相应措施。
6、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所从事产业的特点,建立集团选人、育人、用人政策,制定科学的考核与鼓励机制,重视人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措施和方案如下: (一)舆论宣传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系统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气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人才强企的经营理念。在有色集团站和广西有色报上开设“人才强企专栏,定期组稿宣传人才强企战略,及时反映战略实施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现有的人才培养平台,发挥“人才小高地、博士后流开工作站的作用,利用八桂学者、特聘专
7、家岗的设立优势,推进集团公司“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工程方案,通过工程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途经,通过柔性引进的方法引进院士和博导等,带动科技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2、抓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班子的考察选拔、使用配置、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绩效评价、鼓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加强对年轻管理干部的培养使用,促进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年轻化。 3、制定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方案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鼓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
8、效率。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鼓励、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开展、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4、摸清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制定和实施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方案。对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方案进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 5、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董事和监事队伍建设,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调控力度。 (三)职工教育培训 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方法,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的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严禁挪作他用。使培训经费和资源得到有效和充分利用,把员工教育培训作为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将公司培育成学习型组织。拓展人才
9、培训渠道,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学习需要,为开发员工潜能、实现集团开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各下属企业根据自身各类人才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不同类别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按人员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分层次、分类别、重点突出地设置培训课程。 研究设立高级人才开发培养专项资金,有方案、有重点的培养高尖端有色人才。适时研究和提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训方案,为下一步集团“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 全面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及其后备人员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分批选送优秀后
10、备干部到各类党校、高校学习深造。 制定分阶段培养方案,有方案地开展后续学历教育,优化员工队伍文化结构。加强技能开发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定分阶段开发培养方案,分批进行技能升级,优化员工队伍技术等级结构。经常性地开展员工业务技术比武活动。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抓好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职务评聘工作。 (四)人才的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人才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考核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建立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考察使用中试行定量评价、能力测试与职业倾向测试。 (五)人才的选拔使用 制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法
11、,使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制定后备干部管理方法。 完善下属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切实行使其相应权力,履行其职责。加强董事和监事的选聘、考核和管理。使董事监事的管理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 研究制定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建立集团公司各类专家人才库。实施人才储藏战备。 (六)人才的鼓励机制 1、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年薪制实施方法,研究探索短期鼓励与长期鼓励相结合的方式。 2、制定实施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津贴制度。 3、研究制订集团公司优秀专家、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序列及评比表彰、奖励方法。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
12、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实施有色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保险和福利待遇的鼓励作用。 5、设计员工职业生涯通道,有效支撑企业内部的晋升制度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通道,并实现对员工的鼓励,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 根据XX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XX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XX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
13、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开展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
14、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
15、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XX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信息效劳。各企业要积极为“平台建设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