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为加快培育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职业农民队伍,推动我市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开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做大做强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开展为核心,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标准性和实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休闲化、艺术化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1、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名。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培训150人。
2、 三、工作安排 一确定培训对象 1、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结合我市实际,原那么上以家庭农场主为主要培育对象。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以上且产业到达一定规模生产经营型生产规模见附件2。培训对象遴选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那么,由市农委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办事处初审、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择优确定。2023、2023年已培训的职业农民今年不再培训。 2.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
3、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培训对象遴选条件: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那么上不超过50周岁、有和智能 应用根底。电商人才与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当年不得重复。 二遴选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农民培训资质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具备跟踪效劳培育对象三年的能力,以及三年以上农民培训工作经历等。按照省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机构的条件要求实行属地认定和管理,遵循整合优质资源、通过政府购置效劳方式择优确定,并与市农委签订培训合同。 三标准培训内容 1、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因人制
4、宜、按需培训、分类指导的思路,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为目标,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关键环节,科学设置教学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农民创业能力、优良新品种、高效种养新技术、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知识培训,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按1:2安排,累计不少于15天。 2、电商人才培训。重点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网络店铺建设、产品包装、客户效劳、网络店铺营销等内容。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其中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5天、参观学习2天。 四创新培训模式。根据专业特点,聘请具有农业中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和外聘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的不同
5、,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分片、分班、分类、分期开展培训,通过理论讲座、实践操作、观摩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开展考试考核。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要求,运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报市农委审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依据。 (六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后续跟踪效劳,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有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效劳制度,积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效劳。 四、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3年
6、3-4月。一是制定印发培训方案;二是确定培训机构;三是遴选培训对象。 二实施培训阶段2023年5月-10月。一是制定培训方案。培训机构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和每期培训方案,做到“一班一案、学员人手一份课程表。二是开展培训。严格按照培训方案开展培训,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选择通俗易懂的教材,做到学员人手一套。三是抓好培训管理。每期培训班确定一名班主任,建立第一堂课制度、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健全培训台账及培训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建立学员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三验收总结阶段2023年11月。一是项目验收。市农委成立验收组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出具验收报告。二是工作总结。培训任务完
7、成后,认真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和市财政联合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开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标准资金使用。补助资金严格按照省方案规定的比例要求用于培训、认定管理、信息化手段和后续跟踪效劳等全过程,建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专账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审计,确保专款专用、标准使用。 3、加大扶持力度。现有农业扶持政策和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对获得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助,并积极帮助申报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税收、保险以及农业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播送、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先进经验,着力形成重视、关心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气氛。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作用,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力,积极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