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我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现状(一)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铜陵县设有1个国家级标准文化馆和1个国家三级图书馆,并改建了县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电影公司等;全市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其中有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级“杜鹃花工程示范点,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双百工程点;全市已揭牌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共30个,已授牌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效劳点共10个。(二)农民文化生活逐步丰富。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每年都通过“三下乡、“学习日、“学习周、艺术节、旅游节、文艺汇演、艺术展览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铜陵
2、县近两年来举办了凤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新农村建设文艺演出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多场,举办各类展览10屡次,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郊区每年开展群众文体活动50多场,举办文化科技培训班30屡次;狮子山区以广场文化和村镇文化为重点,开展农村文艺调演、“七一文艺演出、党风廉政专场演出等多场文艺活动。此外,竹马灯、牛歌、龙舟、旱船、大鼓书等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其中竹马灯和牛歌已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农村文化市场开展较快。我市已形成了书报刊、文化娱乐、音像、电影、文艺演出、印刷、艺术培训等市场;同时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充分保证了我市农村文化市场健康、
3、有序、标准开展。二、我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共文化根底设施陈旧脆弱,总量缺乏。2、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3、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待加强。(二)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不到位。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决定成效。有的基层干部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而无视了公共文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开展以及政治稳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文化是“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不能明显表达政绩,所以没有像抓方案生育、综合治理、教育等工作那样重视;等等。2、缺乏必要资金支持。有的乡镇虽然千方百计建起了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阵地,但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添置必要的文化用具和书刊;有的乡镇给
4、予民间艺术团体、个体放映队的经费支持很少,甚至没有支持;而且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我市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在客观上使乡镇财政更为困难,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排上号。3、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一方面,农村文化专干素质偏低,如铜陵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有职工43人,其中具有大学学历(非全日制)的仅有1人,而具有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却占到75%;另一方面,农村文化专干不专职,较为普遍地存在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近60%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此外,农村文化单位准入门槛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来工作。4、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管理与效劳单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较僵化,缺乏活力。
5、如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只对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效劳存在多头管理,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农技站、播送电视站、学校等联系协调不够,各自为阵,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浪费,不能集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一是要“新建。继续在一些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及配备设施的地方,新建集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基层文化阵地,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人员和相应的设施设备。二是要“合建。与农村办公场所建设相结合,适当扩建局部文化活动场所,或者开发办公场所的综合功能,在局部场所设置文化功能区。三是要“改建。对闲置废弃的旧校舍、旧祠堂、旧礼堂、旧庙宇及其它一些旧房子进行改造,加强资源整合利用,使之“脱胎换骨变为功能较为完备、方便群众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