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创先争优中推动民生工作的探索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研报告 北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保桂英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立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稳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效劳民生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延伸和拓展,是履行好“为人民效劳的具体表达,也是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组织实施好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对于激发党组织和广阔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党组
2、织和广阔党员更好的联系和效劳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的效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效劳中心工作,促进民生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按照区委关于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部署以来,街道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形成了浓厚的气氛,为更好的落实效劳民生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一、近年来街道抓效劳民生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围绕“三抓,全面加强社区建设 1、抓好班子建设。社区两委班子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抓住社区换届的机遇,将党性强、政治素质高、作风扎实的干部选派到社区居委会,并采取整合社区资源的方式,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提
3、高了社区两委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2、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党员队伍;二是社区干部队伍;三是社区志愿者队伍。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以积极争当“学习型干部、争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为目标,增强了街道社区干部为民效劳的意识;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志愿者队伍6支139人,开展以清扫环境卫生、清洗小广告、治安巡逻、救助帮扶等各种便民、利民的效劳活动,坚持定期走访居民,及时掌握民意,把居民困难和最关心的问题记入民情日记,逐项解决,使志愿者成为社区群众的好帮手、热心人。 3、抓好阵地建设。一是多种形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近年来,街道采取采取国有资产划拨、新建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70多万元,全面落
4、实了3个社区的办公场地,创办“阳光救助超市1个,建立社区效劳站3个。至目前,3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面积均到达250平方米以上,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街道先后筹措资金10万余元为社区配备了微机、档案柜、办公桌椅。三是大力开展社区经济实体。依托社区资源优势,把街道民政工作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相结合,积极创办社区经济实体,不仅增加了社区集体经济,为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又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 的就业问题。五年来,累计创办经济实体42个,多种形式完成经济创收4.8万多元。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城市低保工作 1、以加强组织领导为重点,促进城市低保工作标准化运作。自城市低保制度实施以来,街道领导高度
5、重视,始终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把城市低保工作作为辖区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街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街道城市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城市低保工作。 2、以调查摸底为重点,全面摸清城市低保对象的情况。为了准确地将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逐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街道根据省、市、区关于城市低保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操作规程,按照属地管理、标准运作的原那么,每年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结合区委阶段性城市低保工作的安排,组织专人,经常性的走街串巷、挨门逐户进行核查。
6、通过采取复查、抽查、排查、观家境、访邻居、原单位了解、查验相关证明等方式,对存在的调查不实、入户不够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并对城市低保户家庭按4类人员进行了分类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3、以标准操作为重点,做到了城市低保对象“应保尽保。 近年来,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XX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方法,坚持按照“应保尽保、标准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按照公开、公布、公正的原那么,做到了严把“三关,即:摸底调查关、 申报审核关和动态管理关,采取“三勤、“三评、“三看、“四有等措施“三勤即:腿勤、手勤、脑勤;“三评、“三看即:评社区工作好不好,看低保工作实不实;评干部工作细不细,看
7、各种资料全不全;评低保给的公不公,看群众评价好不好;“四有即:有评议小组、有监督小组、有会议记录、有个人档案,在坚持政策的根底上,严格按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3条操作规程和“十不保规定,实行动态管理,将不符合条件的立即取消,并坚持每月一次分片张榜公布,接受广阔居民的监督,使城市低保覆盖面达100%。 三多方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一是与结对帮扶相结合。街道领导、干部与生活比拟困难的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常了解、多照顾,给了他们无限的关注和关爱。 二是与送温暖活动相结合。街道引导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踊跃参与各种捐款活动,
8、帮助失学儿童、因病返贫、遭受意外伤害等救助对象30多人次,捐款2万多元,捐衣物560多件,并把他们及时上报民政部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户,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是与走访慰问相结合。利用元旦、春节积极争取省、市、区组织、民政、工会、残联、老龄委等部门的资金及物品8万多元,累计走访慰问了390多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是与开展优抚工作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优抚工作,坚持政府指导、部门配合落实的原那么,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安置 退伍军人;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对辖区内的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优抚对象进行慰问。 四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就业工作 一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探索
9、并建立了“零散开发、灵活就业、内消外转的岗位开发模式,实行“送人上岗、送岗到人的零距离效劳。街道本着“以人为本、效劳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那么,以真情取得福鹏市场的配合和支持,在市场内开辟“下岗职工再就业区,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进入市场免费经营,先后有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二是、开拓社区效劳领域,广辟公益就业岗位是街道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又一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人们对社区效劳业需求日益增长,社区就业逐渐成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重要领域,围绕居民的吃、穿、住、行、娱乐等提供效劳,如液化气代装点、家政效劳站、老年活动中心、停车场等。三是、信息搭桥,引导就业
10、。为了让下岗失业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找到适宜的工作,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展了免费职业介绍效劳,为下岗失业人员解决了“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有什么你可干、你该怎么干的问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效劳,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并对有求职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建立台帐,做到情况清、底子明,每月10日组织他们参加市、区举行的用工洽谈会,让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直接见面。 街道社区今后工作的几点启示 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效劳民生工作应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空,为民效劳为主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必高度重视,切实发挥领导和统筹推动的作用。天下之大,民生为最。实践说明,树立民
11、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党委统领民生,政府落实民生,社区党组织效劳民生,有效整合民政、信访、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才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强力推动、部门分工负责、党员干部带头、社会各界参与的效劳民生工作格局和推进民生工作的强大力量。 2、必须突出党组织和党员这个主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广阔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效劳民生是社区党建工作必不可少的,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实践说明,抓好民生工作,离不开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只有在效劳民生工作中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主体作用,真心实意地效劳群众,才能更好地组织和领导群众。社区
12、党组织和党员只有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效劳群众上,党的工作才能深受群众欢送,更加富有成效。 3、必须从最具体的问题、最困难的群体抓起,让广阔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民生工作,社区群众关注的事情大都比拟具体。日常生活中,往往对暖气热不热、下水通不通、路灯亮不亮等实实在 在的具体问题比拟关心,也往往从这些具体事情上来评价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民生工作无小事。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需要办好的事情,不能以“小而不为,不能光吆喝不干活,再小的事情也要办好。只有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他们才会真正拥护我们党,才能打牢我们党执政的群众根底。 4、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效劳民生工作常
13、态化、系统化、制度化。民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系统、多个部门,不能各自为战,分而治之,更不能只停留在零打碎敲地解决几个具体问题和群众的一时困难上。实践启示我们,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群众需要的是一种长效、常态和制度化的关心,我们的民生工作要在形成一种长效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下力气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要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党就是靠山,使社区党组织在效劳民生中彰显生机活力。 影响民生的主要问题 :由于收入低或没有收入,再加上患大困难群众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病、子女上学等,他她们的生活非常困
14、难,有的困难到在菜市场捡剩菜叶、在大街上拾垃圾的地步,状况惨不忍睹。从调查中显示,弱势群体存在“六难现象,困扰着他们的生产生活。 1、就医难。弱势群体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一旦患上重病,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2、子女上学难。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困难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缺乏15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当。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按他们的话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3、就业难。弱势群体由于受年龄、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再就业非常难,尤其是“4050人员,更是难上加难。 4、生活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下岗职工,由于收入来源中断,他
15、们的生活非常困难。 5、住房难。弱势群体连根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在目前房价条件下更不用说买房子了。 6、诉讼难。弱势群体的微薄收入是承当不了高昂的诉讼本钱的,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一裁两审制,律师费、仲裁费、诉讼费、执行费等费用加起来非常可观,一但摊上官司,也只能是望而却步。 三、产生问题的根源 困难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我们当前民生工作的主要保障和效劳对像,其开展变化趋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困难群体是生活上的落伍者。困难群体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由于年龄偏大,技术落后,文化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困难群体中的绝大局部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实现再就业。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下岗失业人员,没有稳定工作环 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他们中的一局部人跟在时代开展的后面,被甩在社会开展的边缘地带;一局部人跟不上社会步伐,将成为社会救助的永久对象。 2、困难群体的失落感比拟强。在方案经济时期,广阔职工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一样,大家吃平均主义大锅饭,都是国家主人翁,政治经济地位大体都一样。现在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