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推荐 当前,正值我们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之际,马书记一行在百忙之中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充分表达了省上领导对我市“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面,就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根本情况 我市农村有3镇,17个村,112个村民小组, 2.0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4%,耕地面积4.77万亩,农村有灌溉机井90眼,支斗渠179公里,各种农用机械3990台。近年来,我们围绕提前十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大力开展精品、珍品和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
2、,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开展。2022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9.6%;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9.9%;完成农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442023元,同比净增62023元,增幅16,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排在了全省首位。今年方案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6.2亿元,增长8.9%,农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7%,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000元以上,增长13.5%。 二、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 (一)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开展支柱产业。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
3、,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效劳、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开展精品、珍品农业。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良畜禽等精品产业和特色产品。2023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双千元田到达3.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7%。培育万元院1990户,万元田、万元园、万元室377亩。二是开展壮大洋葱支柱产业。2022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202300亩,产量8.1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2022年完成播种面积2.1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
4、成洋葱播种面积2.3万亩,比去年增加220230亩。三是积极推进精细蔬菜产业。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的面积和质量逐年提高,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的效益稳步提升。四是着力开展畜牧养殖业。建成了种畜繁育基地、蓝孔雀养殖场、友谊特禽养殖场等一批特色养殖企业,大力实施牛羊品种改良工程,目前,规模养殖户到达1338户,建成养殖小区8个,全市畜禽存栏总量到达14.17万头(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五是依托酒钢大力开展高科技农业。建成了高科技种植园、养殖园和葡萄园,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农业开展的水平。六是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上成立了农产品促销协
5、调领导小组,各镇分别成立了经济工作办公室和农产品运销公司,同时成立了由镇经委、村干部、农技部门和个体运销大户牵头的专业协会,全市共有洋葱、土豆、精细蔬菜、林木种苗等专业协会40多个。同时在洋葱和玉米种子销售、发运季节,成立协调调运办公室,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车皮,确保了洋葱等农产品的及时发运。七是切实加强科技效劳。三年来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20230名,培训农民2.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行了干部“双下乡效劳体制改革,抽调122名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抓点效劳,并开通了农技效劳热线,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效劳。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三年来共引进
6、新品种62个,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的33个,面积9.4万亩。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起了文殊高科技示范园、蓝孔雀养殖园、种畜繁育基地、长城葡萄基地等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成立了XX市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中心和畜禽产品质量平安监测中心,同时制定了食用菌、蔬菜、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4项,并在生产和管理中推行,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平安,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开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大力开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将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着力突破。一是大力开展旅游餐饮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开展以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主的观光旅游业,先后
7、建成了峪泉餐饮一条街、河口度假村、横沟度假村、石桥桥苑、石关峡文化旅游景区、新城草湖生态旅游景区等一大批工程,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做大做强乡镇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炭黑、水泥、采沙等乡镇企业不断开展壮大,202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到达3.95亿元,实现利税1.12亿元。三是大力开展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三年来农村落实招商引资工程20个,招商引资8200万元,启动民间资金763.6万元,金汇果蔬基地、万吨棉籽油、万吨豆制品、万头肉牛养殖场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我市,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着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围绕酒钢葡萄基地
8、、工业园区、新旧国道以及XX县区开发,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贸效劳、劳务输出等产业。市兴业建筑公司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200人。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采取市上有关部门培训和用工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狠抓产业化基地培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民202300多人,使农民的就业技能得到一定提高。截止6月底,全市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到达320230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现金收入1674万元,农民人均获得纯收入837元。非农产业的快速开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开展。 (三)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和社会事业建
9、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将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作为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城乡一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小康住宅工程。市财政先后投资250万元,农民自筹920230多万元,建成标准居民点120个,农村小康住宅改造率到达93%。二是村组道路工程。累计投资660万元,完成了村组道路改造,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柏油路的目标。三是水电建设工程。先后投资720230万元,建成了拱北梁水库、双泉水库、双泉截引工程、安远沟水库等工程,完成农电线路改造250余公里,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四是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农村造林9.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0.7%提
10、高到3.4%,农村公路绿化率到达95%,农田林网控制率到达92,完成退耕还林3.6万亩,防风治沙1.6万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五是农村通信工程。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农村有线电视、程控 、因特网建设工程,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64.9%, 普及率74.9%,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六是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市镇两级财政先后筹资2022多万元,对镇政府、村委会、中小学、卫生院、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改革,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制度,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有了较大的开展。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社
11、会开展提供可靠保障。一是全面完成了第四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和“三级联创工程,镇、村两级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些致富带头人和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了村级班子,成为带着农民群众致富的强劲力量。“双培双带共办实事300多件,落实帮扶资金248.6万元。二是通过抓思想认识的高度,抓转变作风的行动,抓组织建设的保证,抓思想教育的根底,夯实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根底。2022年市委抽调18名机关干部驻村工作,2022年推行了农口干部“双下乡工作机制,今年实行了科技事业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相结合,科技工程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科技成果与农村经济效益相结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作为考核管
12、理主要指标的“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抽调88名干部深入基层抓科技、抓党建、抓经济、抓效劳,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和科教兴农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农村党员队伍逐年壮大。截至目前,农口共有党员1362人,较2022年增加了225名。四是农民教育取得了新进展,在农村深入开展了“四进五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村级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有13个村先后建成了标准化的村两委会办公楼和活动室。六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得到深入落实。在2022年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21.3元的根底上,2022年我市一次性取消农业税,实现了农民彻底减负,人均减负83元,退耕还林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兑现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农
13、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容无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增收空间有限,农民增收压力较大。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三是农民的组织程度化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四是农业开展资金缺乏,农业科技和技能培训经费短缺,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四、今后的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各项事
14、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狠抓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工业化、社会管理城市化、根底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一是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开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挖掘旅游观光农业潜力,切实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三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狠抓工程建设,以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开展,以工程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以工程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农村小康样板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强化农村造林绿化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六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和丰富“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改良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