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研论文:开展研究“十二五规划战略选择中国相当数量的企业是要亏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在较低增长速度的背景下盈利的能力。为了防止将来中低速增长阶段到来时陷入困境,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就应该推动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的根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同时面临的制约条件也在增加。应当把推动开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作为“十二五期间开展战略的一项核心任务。开展方式或“增长模式的转变已经讲了多年,之所以没有取得全面、实质性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开展阶段有关。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现有开展方
2、式还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维持,有一定潜力。但进入“十二五时期后,情况将会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过去可以维持的一些因素已不具有可持续性。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美国等储蓄消费结构的调整,中国出口市场将面临结构性改变;要素本钱的快速上升,很可能使一些行业原有的基于低本钱竞争的商业模式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增长的中低速度时代总是要到来的。中国现有增长模式是“速度效益型的,相当数量的企业是要亏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在较低增长速度的背景下盈利的能力。为了防止将来中低速增长阶段到来时陷入困境,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就应该推动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同时,一些年来的投资高速增长已经积累了
3、一些新的金融风险。只有重视并加快开展方式的转变,才可能控制已有的风险,并防止形成新的问题,才可能使中国经济在以后的开展中减弱或防止大的金融动乱的冲击。因此,“十二五时期很可能是重要的转折期。如果开展方式的转变没有实质性推进,将会面临突出的开展不可持续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相应的政策调整,实施四大战略,从而推动开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一、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城镇数量、城镇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到2023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45.7%,年均提高近0.93个百分点,城镇
4、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07亿。即便如此,中国的城镇化开展水平仍落后于同等开展水平的国家。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使大多数农民不再是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少数继续从事农业的人群走上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扩大内需最具潜力的领域。目前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有就业岗位可以使农民就业;另一个是在有工作的根底上,农民及其抚养人口成为完整意义上城镇居民。这就是所谓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据测算,中国农民工总规模约为2.4亿左右,其中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民工大约为1.23亿。无论是否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抚养人口都未能公平享受城
5、镇的根本公共效劳和社会保障。如果能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假设每年能使5%的农民工约1000万人实现市民化转变,使之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效劳,通过DRC-CGE模型模拟,估计将使中国在2023-2023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上升约0.9-1.3个百分点。模拟发现,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效劳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可以促进人口转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进这项战略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支持。一是要促进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长;二是要完善根本公共效劳和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三是要积极而稳妥地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比方,有条件的地方可探讨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