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柏坡观后感篇一:西柏坡观后感西柏坡观后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今年七月初我们单位全部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寂静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
2、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
3、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表达,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表达。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那么是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深刻痕 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 关的大伙房,这就是
4、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 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 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 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 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
5、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 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建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 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 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满山的柏树变得翠绿,村里村 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用膳后即迈出了进京的历史步伐,他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幽默地说:
6、今天 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快乐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 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辞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 的历史叮咛!2023年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重游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的故事、轶闻、伟人的报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书记即兴发表了演说,向全党同志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当我们面对胡锦涛总书记在 这留下的照片和讲话的文字时,那个关于进城赶考的故事,仍然在进 行考试之中。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奔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同志 们陷入了沉思。西柏
7、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 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忆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着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我们全体党员们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开展尽 2023年8月2日篇二: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有感 陈亚坤 学号:202328006841093 海洋研究所 2023年4月26日,所里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8、西柏坡,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立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奉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
9、括出的一句名言,我们在进入平山县县城首先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写着这几个字。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停车场西侧的影像资料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料、娱乐于一体;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xxx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奉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
10、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年破土开工,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纪念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 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我是怀着无比冲动的心情参观西柏坡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感触极深
11、: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 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
12、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那么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
13、利;客观的现实说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继续以艰苦奋斗来要求自己。 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们把西柏坡精神视为“传家宝,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对西柏坡精神又是否认识、是否了解呢?可以判定至少有相当一局部青少年对它是了解缺乏、认识不够的。那么能否就说西柏坡精神过时了呢?没有!西柏坡精神没有过时,“两个务必教诲永放光辉。时代虽然不同,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政党依然必须追求这种境界;时代虽然不同,但是我们为了到达这种境界所需要的精神却是一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
14、讲话,号召全党 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开拓实践“三个代表的新局面,继续保持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做好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美好天地。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
15、修课。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鼓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篇三: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小寨乡 吕庆芳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6月1日在齐主任的带着下,我们冀州市的大学生村官踏上了这片圣地。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
16、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那么是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