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思考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人享有根本卫生保健效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的重要表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全市卫生事业开展根本情况 1、卫生事业根本现状 到“十五期末,我市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开展,第一轮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实现,广阔群众的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根本形成了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卫生效劳网络。现有乡镇以上
2、的医疗卫生机构335个,其中县及县以上综合性医院35个,中医院13个,专科医院8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站)各14个,乡镇卫生院228个,中心血站1个,中心血库7个,基层血站2个;全市共有村卫生室4446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14个,社区卫生效劳站75个;另有高等医学院校1所,中等卫生学校2所。全市拥有卫生人员128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02321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44人,执业护士2888人;村级卫生人员7113人,平均每村卫生室人员1.6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42人,中级职称1647人,初级职称8732人;拥有病床991
3、9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37张。 2、公共卫生开展主要成就 卫生根底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十五期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近1亿元、累计投入近2亿元,建设了市县两级1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个传染病院(区)、1个紧急救援中心、1个中心血站和7个中心血库,并通过对半数以上县医院业务用房改造、9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与设备配置,建立全市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局部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应急预案等,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血液采集与储运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全市卫生根底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疾控预防控制成绩显
4、著。“四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85%以上,乙肝疫苗接种平均达65%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重点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22年的418.16/2023万下降到335.2023/2023万,麻疹发病率控制5/2023万以下,结核病控制工程全面实施并到达国家标准,伤寒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发病居全省最低水平,有效阻止了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入侵。乙脑、流脑、疟疾、麻风、碘缺乏病等传染病、地方病及职业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卫生综合执法逐步形成。2022年底,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所组建完毕,并由过去传统的五大卫生监督转为卫生综合执法。以食品卫生平安、
5、整顿医疗市场和打击非法采供血为重点,开展执法监督,食品卫生状况逐渐好转,医疗市场日趋标准,非法采供血根本杜绝,医疗废物纳入集中收集、储存、管理和处置。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人心。到2023年底,全市共创立省级卫生县城(城市)11个,农村改水受益人口从2022年的464.79万提高到530.6万,覆盖率到达88.65%;农村改厕从2022年的16.91万户提高到47.68万户,覆盖率达32.74%;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全市11个省级卫生县城(城市)通过省级灭鼠单项达标;全市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爱国卫生运动的广泛开展,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妇幼卫生保健进一步加
6、强。我市以创立爱婴医院(卫生院)为载体,加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产儿科建设为重点,结合“降消工程的实施,努力推进妇幼卫生保健事业。全市共创立爱婴医院(卫生院)72个,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22年的39.17%上升到51%,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22年的113/2023万和35下降到89.7/2023万和27;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1以下,广阔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极大的改善。 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进入新世纪,我市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扶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加大农村卫生改革力度,全市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得到加强,农村卫生面貌、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
7、望寿命有了较大提高。228个乡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全部上划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逐步恢复了一批村卫生室,覆盖率由2022年的95%上升到98%。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加强,9个县通过了第一轮初保合格验收,2个县第二轮初保达标。赤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运行成功,参合率达83%,2023年x县、XX县区、XX县区被批准为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到202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00万农民,农民的根本医疗效劳得到极大改善。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行业分类管理,准入审查更加严格,机构设置进一步标准。“十五期间,全市县级以上医院以创立等级医院为重点,积极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
8、量和医疗平安管理,医疗效劳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采供血液更加平安,成份输血达90%。大力开展中医药事业,在全省率先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中医药在慢性病、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x县在全省率先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XX县区被评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无偿献血全面开展,覆盖率达20230%。坚持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人才培训,努力开展新业务,不断引进新技术和高级人才,“十五期间共获省、市级医学科技成果76项,十四个县、区(市)“两化(乡村医师中等医学教育正规化、系统化)全部达标,全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根本实现轮训一遍目标,新的继续医学教育机制根本形成。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先
9、后引进和实施世行贷款工程4个以及其它贷款工程共计3735万元,全面完成工程阶段性目标。 二、医疗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之初,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已跃上了新的台阶,广阔城乡居民用于健康的支出有了明显的增加。但用科学开展观来衡量,我市卫生事业开展不全面、不协调,医疗效劳体系仍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一是医疗效劳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2022年卫生部门组织开展的卫生效劳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大病拖、小病扛、重病等死是较普遍现象,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二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10、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我市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水平的人才;设备不齐全,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约有一半的经费靠机构自己创收等。三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开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重大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应急救治能力缺乏等问题。四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包括医疗卫生效劳体系、根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销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仍不适应人民健康需求。
11、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看,医疗卫生管理与效劳最核心的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体缺乏,而且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根据我们的经济开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医疗卫生效劳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型,为广阔人民群众提供根本医疗卫生效劳。这个体系应比较健全,条件应比较完善,收费应比较低廉,水平能够适应群众根本医疗效劳的需求,使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效劳。在此根底上,再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适应不同人群、不同患者的实际需要。而当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却走了
12、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都有采用,医疗卫生体系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根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要到外地、到大医院,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农村和城市社区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师,即使城市的一些中小医院也缺乏高水平的医生。大医院的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目前收治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珍贵资源。 二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维护社会
13、稳定的减震器。目前已建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太小。国有企业职工根本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没有参加。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从2022年起,我市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目前已有XX县区、x县、XX县区、XX县区开展了工作,覆盖197万人,参合率到达76%,但筹资力度小,资金运作保障力度不大。据调查,目前全市约有40%左右的城镇人口和70%多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根本上靠自费看病,患病群众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另外,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14、对医疗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市的城镇化比例将到达40%,到2023年将上升到50%,即未来5-15年大约有50-15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必将带来新的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问题。 三是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市场化倾向较重,公益性质淡化。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平安、可靠、收费低廉的根本医疗效劳。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的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开展的状况。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 四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亟待标准,价格过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行业飞速开展,
15、截止2022年底,全国有373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了gmp认证,另有1340家企业未通过认证,共计有5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有12022家,零售企业12万多家。但由于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实施有效监管。药品作为商品,按一般市场经济规律,药品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应该下降。但我国的药品却出现价格上升,越贵越好卖的反常情况。原因之一是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本钱,造成政府定价虚高。有些医疗器材几经转手,层层加价,其中以进口器材最为严重。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扩大虚高价格的药品、器材销售。原因之二是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医生开大处方。多
16、年来,我国实行医疗效劳低收费政策,同时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加成15-20%作为补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品种越来越多,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同类药品价格可能相差十几倍,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原因之三是替代药品泛滥。按现行药品定价方法,国家批准的新药可以高于本钱定价,以鼓励研发新药。于是一些企业把一些常用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从而获得较高的价格。有的同类药品竞达数百甚至上千个产品,替代药品泛滥。多年来,国家屡次降低定价药品价格,但群众反映效果不大,重要原因是企业和医院用同类“新药替代了降价药品。 五是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形成。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健康的事业,除了政府增加投入,不断开展壮大医疗资源以外,也要靠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把群众的医疗需求全部包下来。除了政府发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