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引领学生成长科技引领学生成长,艺术陶冶学生情操艺术陶冶学生情操 张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指导,今天我很荣幸地受学校的委托,与大家一起分享我校在科技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喜悦,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一、科技引领学生成长 1.科技教育特色的确定。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2013 年 5 月 25 日,李克强总理在参观瑞士爱因斯坦博物馆时强调:“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靠什么?靠创新。学校肩负着培养各种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2、力,怎样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目前学校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2009 年年底,在苟庆元校长的带领下,我校立足实际,确定了走科技教育之路,把科技教育当作学校的特色教育工程来抓,先后组织开展了“建模”“航模”“小制作”“小发明”“机器人”“电脑制作”等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积极申请研究课题,于 2010 年 11 月 18 日在区专家的严格考察和评估下,正式通过了我校申请的区级课题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2.活动的开展。(1)以兴趣活动小组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成立了八个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可以跨年级、班级选择参加一项适合自己的科技项目。培养科技教育教师,学校花大量人
3、力、财力送部分教师到科技教育抓得好的地区或学校学习。认真上好科技辅导课。科技辅导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辅导内容尽量做到新颖,形式尽量丰富,讲解尽量做到生动,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科技教育创建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评定、总结,积累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2)举办“科技节”,为全校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我校从 2010 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每次“科技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必须参加,每个班级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学生的作品有制作、小发明、科幻画、科技小论文等,从学生的构思、创作、作品展示到学校评比都要耗时一个月。通过“科技节”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
4、多展示才华、展现创新火花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为培养出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竞赛。三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重庆市 26 届、27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段焮、朱叶琳两位同学在大赛中其作品多功能书包获得了青少年创造发明市级一等奖,张杰同学的作品地震能量转换器获得了青少年科幻画市级一等奖市,另获 3 个市级二等奖,6 个市级三等奖。三年中,师生科技教育作品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达到 121 项。(4)加强科普宣传。三年来,我校三次联系了重庆市科技馆到学校进行科技普及宣传,学
5、校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科技教育读本,向学生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园的橱窗以及廊壁上,布置了以“科学探索,航天知识”等为主题的科普画廊;开辟并布置了科技展室;在校园网上开辟了专栏“科技之窗”;各班黑板报有科普专栏,凸显班级科教文化,以彰显出学校科教特色。经过三年扎实有效的工作,我校科技教育成效显著。学校于 2011 年被市科委和教委授予“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2 年 1 月,我校又被市科委和教委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2 年底,我校在区级课题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成功结题的基础上,学校已申报了市级课题科技普及教育的实践研究,并进一步
6、修改和完善了校本教材科技教育读本的内容。二、艺术陶冶学生情操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的追求自我的实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我校的传统特色教育,每年举办一次,它以组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为载体,包括舞蹈、话剧、小品、乐器演奏、卡拉 OK 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了学生心中对“美”的追求。从 1989 年起至今,我校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20 多届,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走出了“世界环球小姐”亚军、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杨爽;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音乐人)黄洋等一大批才艺佳人。2013 级 8 班的罗童同学在 2012 年“中韩
7、之星”国际文化艺术节韩国总决赛中获得金奖,2012 级 6班的谢高翔同学在 2012 年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获得民族类舞蹈一等奖。学校任何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来开展的,我们开展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为开展这些活动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初一、初二学生不上晚自习、不分快慢班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培养了许婷婷、犹思璐、刘沛云、刘维庆、尹明月等多名“区中考状元”,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输送了荷花、李丹、陈洁、陈璐瑶、刁祝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今年我校毕业的学生杨济铭同学顺利进入上海复旦大学(该生成绩上了北京大学录取线)。三、发展中的困惑 1.科技特色的打造,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特色教师队伍。我校科技师资的短缺成为特色打造的短板。2.设备落后经费短缺制约了一些活动的开展。3.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何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是我校艺术教育的瓶颈。4.不管是科技还是艺术成果,都要靠作品质量来印证的。科技的创新、艺术的创作需要花很多时间,以分数为标准的现实环境,在学生家长和部分教师中得不到认可。如何处理好以上矛盾成为制约我校科技特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希望各位领导能给我校出谋划策,让我校的科技和艺术教育特色更坚定地走下去。谢谢!重庆市第 104 中学 二 O 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 104 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