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1202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许慧清(温州医学院医学部,温州,325000)内容摘要: 医科女大学生是高等医学教育中日益壮大的生力军,既是重要的卫生人才资源又是女性干部后备军。重视当代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效开展社会性别教育,增强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成就动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完善职业技能;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从实践中探索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从而塑造素质全面的新世纪女性医科人才。关键词: 医科女大学生 职业素养 社会性别 人际交往 心理素质当代医科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未来医学人才资源的核心部分。她们既是未来的医疗卫生

2、事业的栋梁,又是当代妇女新形象的代表。伴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医科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培养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综合,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医科女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崇尚实事求是、民主,自身的年轻、敏锐,成为某些职业观念的先行者。但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不稳定,不成熟,职业思想意识中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针对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薄弱环节,医学院校需要重点开展下列教育:开展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

3、教育,增强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成就动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完善职业技能;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培育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克服影响医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外在阻力和内在障碍,使医科女大学生面对职业的机遇和挑战时,能积极调整自我,实现自我人格价值的升华,担负起医学事业所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因“性”施教,正视社会性别,增强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成就意识医学专业与生命紧密相关,有其特殊性:医学行业工作紧张度强,职业要求高,要求全力以赴的投入和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由于医学行业的难度和社会公益性,尤其需要培育从业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4、能够成为医科女大学生往往是女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均在医科女大学生心理上积淀。传统文化中,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形成传统的女性处于从属角色特征,长期以来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偏见、“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意识根深蒂固,造成的女性的消极心理定势。部分医科女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期望值比较低,成功地欲望不强烈。导致她们一方面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希望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依赖男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医科女大学生把家庭定位为男主外女主内,在择偶标准中也反映出男高女低的要求,更多关注家庭和子女,而对事业和自身的成就关注较少,表现出明显的成就意识

5、薄弱的问题。这往往束缚了医科女大学生的发展,压制了医学女性的才智,浪费了宝贵的医学女性人力资源。社会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女性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地位2,在社会价值中得到平等的认可和追求。社会性别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性别研究应融入现行教育体制和知识结构,因“性”施教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环节。医学院校应该广泛开设女性学课程,加大女性学研究力度;聘请女性学专家来校开设特色讲座,广泛开展医学女性成才讲座及学术讲座,调动女性成才积极性;以辩论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医科女大学生理性探讨医学女性的社会价值,引导医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以系统的女性学理论学习为载体,以医学女性成才为主题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

6、性别差异,不再被传统观念捆住头脑和手脚,从而走出潜意识中女性的退缩保守的观念;突破女不如男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和估计自己,既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别,又不妄自菲薄、依赖顺从,增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等意识,做到尊重自己,独立自主,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职业成就感,适应医学发展需要。学校把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医学女性贯穿于学业始终,在不同的医学教育环节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从医科女大学生入学的始业教育着眼,抓住见习进点前教育、实习进点前教育、毕业离校前教育等有利环节,大力宣传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对女性的价值期望,使医科女大学生对要担任的医学职业角色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楚地认识;倡导

7、医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家庭、事业观,正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摆脱甘当“贤妻良母”的旧观念。尤其要教育医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基于对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维系生命的健康是医科女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培养医科女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感,对事业有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培养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职业成就感、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奠定强烈的成功动机,为今后在医学事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觉提高自身的成就动机水平获取的雄厚基础。二、因“人”施教,善于与人交往,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医学是一门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科,医学行业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且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复杂的个体。医学行业是群体合作的

8、职业,行使医生职责是需要职业同行与病人的密切配合,学会与人交往是医科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医学行业中良好的人际交往需求越来越突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能力是医学人才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医学女性追求成功事业的必备因素。善于与人交往是提高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必修课程。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弱势。部分医科女大学生心胸不够开阔,爱计较小事,妒嫉心理强,不团结现象甚于男生。当别人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妒嫉心理;不是虚心学习、迎头赶上,而是搬弄是非,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部分医科女大学生抗干扰的能力弱,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特别在意外界的评论,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群

9、体保持一致,特别在意在群体中获得情感满足和提高个人的威望。部分医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有的恐惧交往,有的拒绝交往,有的厌烦交往,有的害羞交往。 学校可以推出系统的人际交往训练,通过训练营等训练系统帮助医科女大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医学院校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医科女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各种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广泛接触学校、社会各个层面,接近他人,创造沟通的机会,增加交往的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要使她们认识到人际交往是双向的,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的接近他人。医学院校增设更多的医学人文课程,倡导医科女大学生深入学习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人文课程,加深对生命、死亡、关爱等

10、人文理念的培养和实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构筑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她们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提高职业技能。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医科女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互相交流信息,融洽人际关系。通过“两课”教学、与社会弱势群体结队互助、为福利院敬老院服务等多途径培养医科女大学生优良的品德,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做出适当的自我牺牲;当他人遭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真诚地给予帮助;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形成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这对于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 因“难”施教,敢于战胜挫折,培育医科女大学生优良的职业心理素质由于医学学科

11、具有独特的专业性,专业挑战性强,医学职业责任重,职业风险强,在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会经历各种困难,医学女性在执业过程相对遭受的挫折会更多,在充满着挑战的医学行业里对医科女性提出了全方面的新要求。只有拥有愈挫愈勇的职业意志,正视困难,勇往直前,拥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2,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医科女大学生备受家长和老师的宠爱,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使她们很少经历失败和挫折。医科女大学生相对接触社会较少,生活环境单纯,社会阅历缺乏,在职业心理素质上有这样的欠缺和不足:当在就业中、工作中遭到挫折时,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当在就业中、职业中遭遇到重大压力时,容易采取极端的措施;当面临着就业和职业中的烦恼时

12、,往往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而感到无助;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困境,稍有挫折就难以承受,容易做出错误的抉择。从总体上看医科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容乐观,很难承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抗挫折的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使医科女大学生们有机会接触、领略精神文化的熏陶。加强医科女大学生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稳定的心态不仅使她们在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观念和行为,而且可以为她们在就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环境,尽快做出成绩。面向医科女大学生,医学院校应普遍开展职业形象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开设医学职业心理学课程,推出形式活泼的职业心理讲座,开展职业心理健康宣教。不仅广泛开展职业心

13、理辅导活动,而且组织心理学专家进行个体交流教育,开设职业心理咨询热线:教育医科女大学生克服脆弱、狭隘、情绪化等心理弱点,清除心理障碍,引导医科女大学生做到宽容大度,视野开阔,在纷繁复杂的职业生涯中从容生活,虚怀若谷,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缠,心理倾向积极向上,以理智、豁达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来发挥医科女性人才的价值。设计人生AB剧医学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开展内容丰富的勤工俭学,使医科女大学生积极投身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饶。通过举办学习成功女性系列活动,以成功的女性专家的榜样来鼓励女大学生,营造有利于医科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氛围。通过评选

14、校园十佳女生等活动将医科女大学生锻炼成为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坚信自己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对学业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信心,始终保持愉快、乐观,加强心理调控能力,奋发向上,全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心理素质,以扩大对医学职业的适应能力。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教育基地,应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变化,为社会提供富有理想抱负、合作精神和自身和谐发展的医学女性人才。医科女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时期,研究医科女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教育医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热爱医学事业;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医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女性医学人才的前途和发展。开展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工作,探索系统的医科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形成高等医学教育的亮丽风景线。参考文献:1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001,15(2):92-942刘宝春. 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60-62.3 王鲁慧.翟德春.刘晓云等.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 (1):43-4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