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12143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道酬勤安徽传统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管磊摘 要:安徽地方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在传承往复中表达出独特的地域化色彩。当代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有西化的趋势,并没有充分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据此,可以试将安徽民歌依据体裁和音乐风格进行分类,植入到专业教学领域。安徽民歌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成果的一个缩影,聚集了五声调式的传统风格,并在此根底上参加了许多色彩化的偏音。这些风格特质可以形成系统化的视唱练耳教学资源,并在应用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民歌文化,使其发扬光大。关键词:安徽民歌 视唱练耳教学 传统风格 调式调性特色安徽地处中国华东板块,东连江苏与浙江,西接湖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矗立着巍峨险

2、峻的黄山,有长江穿行向东。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这里的劳动人民世代耕耘,并创作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歌作品。20世纪的社会开展,促使民俗传统艺术逐渐淡出主流地位,专业音乐教育的登堂入室又促使西方的和声复调、视唱练耳、作曲理论在中国的普及。几十年的开展革新之后,视唱练耳作为一门根本乐科,已然确立了在高校专业教育中的根底地位,并形成各级院校中的大力开展。作为一种由西方教学体系中别离出来的课程形态,其内容、模式、教法不免会偏向于西化。在课堂训练中由以西洋大小调式为根底,即便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几十年之久,有关民乐、民歌、戏曲等民族化视唱曲目与听记旋律仍是凤毛麟角。从这一学科的未来开展和地域化民歌文化传

3、承的双重视角来看,均亟待解决现状瓶颈。针对安徽文化艺术资源,需谋划课程结构与本地民歌元素之间的结合共生,从而到达互惠互利的目标。一、安徽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民歌元素融入的必要性在当代高校音乐教学领域中,视唱练耳作为塑造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门根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放置在重要位置上。课程内容丰富,难度渐进,学制时间较长。无论声乐、器乐和舞蹈等学科的学生,均需培养娴熟的视唱练耳能力。回忆这一乐科在中国的开展历程,如果从“学堂乐歌时期开始推算,已近百年之久。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领域逐渐明确了师范类人才和表演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针对阶梯式教学模式,诞生了一部标准化视唱练耳中国教材陈洪编著的视唱练耳。

4、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这本教材被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选用,并成为视唱练耳领域教材编创的“标杆。值得思考的是,这部教材中共计编写了212条视唱曲目,其中西洋调式的占比数量到达了207首之多,民族风格作品只有区区5首。新世纪以来,大量视唱练耳新教材相继推出,大有“井喷之势。但纵观销量成绩优异的多本主流书籍内容,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那么模仿抄袭痕迹严重,原创能力匮乏,有东拼西凑之嫌;二那么是编创目标不清晰,针对的受教育群体不明确,盲目创作,缺乏独立思维;三那么是对民族音乐内容浅尝辄止,没有对应的地域、风格、民族、调式类型等划分,往往混为一谈。为此,应当尝试去粗取精,注重民族音乐资源在视唱练耳教材及课程

5、设计中的融入深度和融入质量,真正到达提升教学水平和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终极目的。安徽民歌吸收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文化的精髓,将南北文化风格融会贯穿,兼具内涵美和形式美的双重特性。皖北民歌粗暴爽朗,民歌语言侉腔侉调,代表作品摘石榴和地上黄河几道弯最具代表;皖南民歌甜美细腻,曲调悠扬婉转,清新的采茶歌和牧牛花鼓充满田野风味;大别山民歌小调充满激昂慷慨的力量感,这里曾经是大禹治水、楚汉之争、辛亥革命的重要地点,六安民歌采茶和眼望情妹靠门庭脍炙人口。还有抒情的巢湖民歌和凤阳民歌,边歌边舞,声情并茂。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造成了在当代文化环境中传承主体人群规模的日渐萎缩,民间自然生成的传承链条出现了严重的断裂

6、,珍贵的民歌文化已然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面对老一辈传承人的困惑和绝望,当代教育体系,尤其是专业音乐教学领域必须承当历史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传承及发扬光大的重任。视唱练耳课程作为安徽民歌与本地高校音乐教学之间的一种连接体,虽抹去了歌词元素,但却将视角会聚在节奏、旋律线、调式调性这些最为本质的特性音乐元素中,引领学生洞察安徽民歌溢于言表的个性细节。二、安徽五声调式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吸纳调式结构对于一首民歌作品和声及音程的组织排列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形成特有的旋律开展走向。众所周知,在五声调式体系中,八度音乐之内自然构成了大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小六度和小七度的音程关系。在多姿

7、多彩的安徽民歌中,有一种七言五句体的山歌类型,名为“慢赶牛。这种山歌体裁流行于皖西大别山地区,是人民群众在山林中牧羊或牧牛的闲暇之余所即兴哼唱的一种小曲。这种山歌的调式调性采用了五声调式结构,通常以五声徵调式或羽调式的形态出现。五句体的歌唱结构同样遵守着中国传统诗词结构中起承转合的变化,形成独特的艺术韵味。在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当中,可以尝试将这种安徽民歌类型纳入到地方教学体制中,一方面可以找到独特的视唱练耳教学样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学习和了解独特的安徽民歌风情。“慢赶牛的句式結构并非方正的形态,这主要是由于歌词创作习惯而形成的。除了第一句和第二句依照传统惯例司职“起和“承的功能,不同寻常的

8、是,第三、四句共同拥有“转的句法特征,并在最后一句归韵为“合。“慢赶牛的无声羽调式结构在皖西大别山区十分流行,除了极少数歌曲在第一句或第三句落在三音上,绝大多数作品在每一句都会收于主音。这样的编曲方式看似有一些死板,缺乏流动感,但是在配合节奏和旋律速度的延伸之后,会感受到山野劳动中人民群众自由自在的心境和悠闲的歌唱场景。在当代高校视唱练耳的教学素材中,应当重点关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在传统民歌中如何得到活学活用。这是中国音乐的灵魂所在,也是最具民间质朴情怀的歌唱方式。视唱练耳与安徽民歌“慢赶牛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增添许许多多的视唱练耳新素材,还可以借此时机了解“慢赶牛的歌词结构、句式句法、题材内容

9、,以及借助安徽方言在歌词演唱处理方面独特的合辙押韵方式。丰富的艺术元素在简练的民歌体裁中充满了无数智慧和情趣。当代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在潜移默化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关联性。当然,视唱练耳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歌谱的学习和演绎,更重要的是借此思考,为何如此表达,如何能够表达的更为深入透彻。在安徽民歌背后所潜藏的文化密码,值得高校教学领域深度推敲。视唱练耳课程在分析解读调式、节奏、旋律的过程中,也可以静心思考,提供最为形象的观察角度。从教学的细节来看,对于民族调式的训练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明辨音乐所富含的身份基因,并在此根底上辨识出安徽各地民歌的细微差异,以及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差异。而由五声

10、调式所演变而来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同样表达出特色化的民族音乐风貌。三、安徽传统民歌中调式偏音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体悟安徽以长江和淮河为界限,在全省范围内划分为皖北、江淮和江南三个独特的地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受到气候、地理和劳动形态的不同,形成截然相异的面貌。而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内滋养千年的民间歌曲,也自然有着独特的一面。如果说上文所提到的“慢赶牛代表了苏北地区爽朗豪放的文化特质,那么在其它地域所形成的民歌中,必然有着与之不尽相同的其它变体。而民歌风格之间的差异性,往往正是由在五声调式结构根底上所参加的偏音所决定的。偏音的点缀性植入往往不仅可以改变调式结构,更容易使整个音乐的风格发声彻底颠

11、覆。而这也为高校视唱练耳课堂中的教学难度进阶提供了时机,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安徽民歌的五光十色的绚丽荣耀。根据研究学者对安徽民歌200首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的内容分类梳理,总结出安徽民歌对于五声调式、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应用比例。总体来看,在三大区域中,江淮和江南地区民歌的数量最为多元,皖北地区相对稀少。而对于调式结构的运用中,五声调式占据了绝对领先的70%。在此根底上参加偏音的歌曲,在三个区域均有根本等量化的比例。这说明,安徽传统民歌的创作中,受到北方传统创作习俗的影响还是比拟大的,再加之其地理环境、劳动方式及汉族人口的绝比照例,促使其民歌创作中对于传统民族调式的应用中规中矩,并表达出细微

12、差异。在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安徽民歌各个区域环境中体裁和调式调性的特点,形成三个类型的划分:首先,皖北地区民歌在五声调式根底上增加了变宫和清角,保持宫调式和徵调式的根本结构特征。比方:背纤号子和齐心合力加油干这样的劳动号子歌曲,通常在长江和黄河岸边响起。由偏音所构成的雅乐调式结构使整个音响环境发生奇妙的变化。其次,江淮地区的民歌充满柔中带刚的韧性,通常有徵调式和羽调式交替领衔。在五声调式根底上,习惯参加变宫音,从而形成六声音阶。比方:十二岁小郎、微风送来稻谷香、月季花开月月鲜等歌曲,音乐色彩明暗交汇。此外,江南地区的音乐风貌更加绵软柔美,充满委婉含蓄之意。在保持五声调式的根底上,参加许

13、多偏音,并不代表调式转换,只做临时变音之用。这样的变化更加具有多边形,也使音乐细腻的情感得以彰显。结语当代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应当主动谋求与安徽民歌之间的结合。这样的教材与课程构创方式,对专业教学领域来说,是一种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拓展,对于传统地方民歌的發展而言,也是一种最正确的继承手段。在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保护过程中,需要的正是这样活态化的发扬方式,使青年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切实理解传统民歌的微妙所在,并树立坚强的信念,将优秀文化果实世代相传。参考文献:1周青青,郑祖襄,梁茂春,李应华,俞人豪,张前.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2.3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221.注:本文系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工程,工程名称为“安徽地方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传承性研究,工程编号:Y060635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