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 思 邈 呼 吸 法“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嘘、呵、呼、四、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w5e9K:B,Hmr0预备式 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呼吸法 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一、嘘字功平肝气#cF)b#Y5j0嘘,读(X)。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
2、开,手心斜向上。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二、呵字功补心气6SQ博客空间r1a 7N(z E呵,读(H)。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
3、患。三、呼字功培脾气*g2s-O/u5LF oc_0呼,读(h)。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四、四字功补肺气6XDQ!I,d-avAh.Z0四,读(s)。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
4、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之缝,微出。呼气念四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五、吹字功补肾气6SQ博客空间O5K ?6I |$e+pA吹,读(chu)。口型为撮口,唇出音。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
5、遗精、阳萎、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六、嘻字功理三焦)Jpl8Xy0N+0嘻,读(X)。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六字诀全套练习每个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练三遍,日久必见功效。相关知识关于六字诀的吐纳法 历史文献认为,六字诀的吐纳法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但在吐气时是否出声的问题上,认识各不相同。陶弘
6、景养性延命录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课题组认为,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古人常称六字诀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这说明,气息
7、为六字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声音。发声是气息由慢变急、由清变浊的表现,中医认为它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另外,是否出声还与是否配合动作及导引动作的特性有关。动作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自然应以出声为好,像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静功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者,则应以不出声为好。具体运用上应区别对待,辩证施功。 对于“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习练对象的不同,要求并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具体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吐气出声,主要是为便于口型校正,防止憋气;功法熟练后,则应逐渐转为吐气轻声,乃至匀细柔长的无声状态。 试验中,课题组专门观察了“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响,以探索对以上问
8、题的科学验证方法。结果显示:单纯读字出声与不出声比较虽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握力平均值出声组高于不出声组。这可能与测试对象大都是六字诀初学者和评价方法(肌力)与发声的用力状态更接近有关(因为发声用力可调动肌肉的工作能力)。对此,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二、关于六字诀中导引动作的配合 明代以前六字诀没有动作配合的记载,基本是单纯的吐纳方法。明代以后,才开始有关于动作配合的资料。其中“嘘字诀”是眼睛的动作,“呼字诀”是口型,其他几种也是单纯的定式动作描述。另外,在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各种健身术中,也有配用六字诀作为其辅助练习的记载,如八段锦、易筋经、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但都
9、未形成独立的六字诀导引功法,而是各种特色的六字诀应用,与原始的静功六字诀已不完全一样,在武术动功中大多已变成了助力练气的声法练习。 经过对文献及各种实践经验的研究分析,课题组确定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设计原则:(一)应符合六字诀吐纳法对人体气机的调整规律和节律,简捷明了,切实做好吐纳的辅助,而不应是导引与吐纳的简单相加。(二)新功法以健身为主,动作配合上也应与临床治疗相区别,做到舒缓圆活,连绵不断,养练结合。(三)每个字诀的动作特点都要符合它所对应脏腑的气化特点,如肝之升发、肾之闭藏等。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博采众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编创了“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辅助导引动作(详见第四章
10、“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 同时,通过“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的平均肌力影响的实验,探讨导引动作与吐纳之间的关系。从实验结果来看,虽然目前有动作组与无动作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有动作组的肌力平均值大于无动作组。这些表明,呼吸与动作相结合,效果较为理想,二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关于六字诀中的呼吸法 传统六字诀文献中对呼吸法的介绍主要集中在“鼻吸口吐”、吐气有声或无声上,对呼吸方法则没有具体论述。而根据气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六字诀要求深长细柔的呼吸要领来分析,应为“腹式呼吸”。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中,主要运用逆膜式呼吸方法,配合圆缓的以肚脐为中心的升降开合动作。动作开合与内气的呼吸
11、开合相应,能进一步调动人体内气的平衡,使“健身气功六字诀”更具有养生健身的特色。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但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不做。唐太宗即位后,召他入京,见到他5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
12、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皇帝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孙思邈拒绝了。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就连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一次,卢照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呢?” 孙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见其医学上的造诣颇深。他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
13、,相互更替,犹似轮转。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冲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就会精神衰竭。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这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吧!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