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查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王丹 2016年6月30号 1病例简介 2入科辅助检查 3定义 4病因和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6实验室检查 7鉴别诊断 8治疗原则 9护理诊断及措施 10健康教育 病例简介 患儿郭小然.2床.女.11天。因“全身皮肤黄染7天”于2016年6月20号入院。入院体检:T37.1,P126次/分,R42次/分,W2.960kg。神清,精神差,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明显,头颅正常,前囟平坦颈软。入院处理:医嘱给予退黄、肝酶诱导剂、抗感染、补液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危重,已向家属讲清,家属拒绝转院,经皮测疸500umol/L,医嘱给予蓝光照射24h及白蛋白应用。配方奶40
2、ml一次能完成。21号13:53蓝光照射结束,医嘱给予继续蓝光照射12h,22号经皮测疸200umol/L,继续给予蓝光照射,复查肝功能,23号经皮测疸178umol/L,开奶50ml,皮肤黄染明显减轻,继续蓝光治疗。24号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经皮测疸153umol/L,继续蓝光治疗,25号经皮测疸150umol/L,给予停蓝光治疗,给予白蛋白应用,开奶60ml,26号患儿病情较前好转,全身皮肤稍黄染,医生准予出院并给予茵栀黄继续回家治疗。入科辅助检查 血型:A型 钾 5.4mmolL(3.55.5)钠 137.40mmolL(135145)氯 107.50mmol(96108)钙 2.57m
3、molL(2.032.54)入科辅助检查 病史简介 既往史:无患病史及传染病人接触史、无马牙及口腔擦洗情况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父母血型均为A型。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无疾病史及用药史。现病史:患儿系G1P1孕39+周,顺产 个人史:1胎1产,足月儿,母乳喂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大多数属于生理性。病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肝酶活性低。4新生儿肠肝循环(1)特点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增加。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
4、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病因和病理生理 胆红素负荷增加,清除减少。1、新生儿溶血病:胎儿红细胞(含有从父亲遗传而来,恰为母亲所缺少的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血型抗体,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破坏而导致溶血。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病因和病理生理 2、红细胞破坏过多: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3、肠肝循环增加:肠梗阻或胎粪排出延迟。4、感染:除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外,还可抑制肝酶活性,从而减少了胆红素的排泄。5、遗传性疾病(G-6PD缺陷(2)、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等)6、其他 母乳性黄疸(4)、药物影响等。病
5、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一般情况好。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05umol/L(12mg/dl),早产儿 85 umol/L(5 mg/dl)。3、黄疸程度重,足月儿 205umol/L(12mg/dl),早产儿 255umol/L(15mgdl)。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二周末或早产儿在第34周末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 1、黄疸程度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
6、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临床表现 2、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橘黄色或金光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3、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临床表现 4、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多伴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多伴有肝肿大,大便发白,尿色黄。5、全身症状 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激惹,高声尖叫,
7、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2、母、婴血型鉴定:检查ABO和Rh 血型。3、检查有无溶血:有溶血病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辅助检查 4、血清特异型血型抗体检查。5、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鉴别诊断 应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5)、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炎(6)、完全性肝内梗阻、胆道闭锁等疾病相鉴别。治疗原则 一光照疗法一光照疗法 是一种降
8、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治疗原则 二换血疗法二换血疗法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血红蛋白120g/L,水肿,肝脏肿大,心力衰竭者。2.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上升每小时 12umoI/L 3.总胆红素已达342umoI/L者。4.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早产儿,全身水肿,严重贫血者可放宽换血指征。治疗原则 三药物治疗三药物治疗 1供给白蛋白:血浆10-20ml/kg或白蛋白1g/kg 2纠正酸中毒:5%sb3-5ml/kg 3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5mg/kg,分两次口
9、服,共4-5日,或尼可刹米每日100mg/kg.治疗原则 四、现代的中药制剂四、现代的中药制剂 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蓝光治疗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一直是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一光疗原理:蓝光波长主峰为425475 nm,与胆红素吸收波长425460 nm相似。在蓝光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氧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能迅速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退黄效果。蓝光治疗蓝光治疗 二光疗方法:患儿裸体睡于蓝光箱中央,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光源距婴儿体表33-50cm,箱温保持在3032,使
10、患儿体温保持在36.537.8之间。光照时间根据病因、病情轻重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减退的程度来定,可连续照射2472小时。光疗副作用及防治光疗副作用及防治 光疗副作用及防治 1、对视网膜的损害 应佩戴遮光眼罩防护。2、皮疹 胆红素有光敏作用,某些患儿可出现红色斑丘疹,停止光疗后可自行消退。3、腹泻 胆红素的代谢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黏膜所致,不必特殊处理,可适当补充水分。4、核黄素缺乏 补充维生素B.5、光疗可影响钙的吸收,引起低钙血症,可补充钙剂治疗。护理诊断及措施 P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7):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P2、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蓝光疗法有关。P3、知识缺乏(家长)与缺乏对
11、黄疸的认识有关。护理措施 P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I: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1)注意患儿的保暖、喂养,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输液的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体温、低血糖,酸中毒,避免使用加重黄疸的药物(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黄疸发生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观察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和神经系统的表现等。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配合医生及时抢救。(3)遵医嘱实施蓝光照射、输血浆、白蛋白等药物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O: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胆红素脑病。护理措施 P2、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蓝光疗法有关。I:1、光疗过程中,
12、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8)比正常小儿高23倍,故应在喂奶间喂水,观察出入量。2、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O:患儿在住院期间未出现体液不足。护理措施 P3、知识缺乏(家长)与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有关。I:向患儿家长讲解黄疸的病因、诱因、缓解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以取得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出现胆红素脑病者,向家长解释病后及早进行锻炼和智力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状。知道家长对患儿进行智能的开发及引导,对有躯体、肢体运动障碍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以改善其功能。O:家长焦虑减轻。健康教育 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以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及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对胆红素后遗症者,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的指导,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d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红细胞酶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