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休闲农业开展界定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在城市的开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休闲农业这种资源依赖性极强的休闲旅游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城市人口的追捧。基于此,作者对城乡结合部开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意义从生态保护、农业开展和居民需要等几个维度做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休闲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开展。 一、城乡结合部的界定与特征。 (一)城乡结合部的界定。 随着经济的开展,无论是兴旺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均出现了“XX县区化扩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在XX县区与乡村连接地带,出现了既不同于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城乡结合部。 有关城乡结合部的概念,最早是在1
2、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所提出的“边缘带概念的根底上开展而来。之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边缘带;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1953年w.c.麦坎等人提出了“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概念。1我国有关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分别是:XX县区;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一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中心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具有城市与乡村双方面特征的过渡带。2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互相交融、不可分割。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
3、的中间,是一个过渡地带,但其与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无法进行精确划分,他是与城市和农村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 2、两重特性、动态开展。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特性。这局部区域既受城市又受农村的经济与开展辐射,区域和位置呈现以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开展性。 3、资源丰富、市场后盾。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可以为城市的开展提供空间与资源上的补充。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往往还承担着城市市场,尤其是农副食品供应后盾的作用,是城市菜篮子的源头。 4、绿化依托、休闲去处。相对于城市高楼林立的状况,城乡结合部那么生态环境更为清幽。随着农
4、家乐等休闲农业旅游的拓展,城乡结合部会成为都市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之处。不仅如此,城乡结合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的空气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二、休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recreationalagriculture,leisureagri-culture),最早是台湾用词,我国大陆地区早期惯称为“观光农业,后也称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其它相关的名词有:观光休闲农业、欣赏农业、观尝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农业、农村旅游等十余种。3休闲农业最早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当时英、法、意约有60多万家农场为乡村旅游者提供
5、住宿,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诸多农场也开始改造旧式农场,通过开发传统农舍、沿海乡间别墅、手工作坊、葡萄园等特色工程来接待乡村旅游者。到19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块田地,供市民做自给自足的小菜园。3近20年来,休闲农业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德国休闲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时机,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表达为“食与“绿。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3根据先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可知,虽然休闲农业中规模较大、但对市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九种形式。分别是:第一类,农业型休闲,包括观光农园、市民农园
6、、农园公园、教育农园;第二类,生态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森林旅游;第三类,度假型休闲,主要包括休闲农村、农村留学、民宿农庄;第四类,文化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民俗旅游。4 (二)休闲农业的特征。 1、休闲农业依赖众多资源,以农业为主。“休闲农业字面上带有“农业的产业性质界定,但理论界对于休闲农业到底应该归属第几产业,目前尚无定论。休闲农业横跨第一、第二和和第三产业中,其依托的资源也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大家公认的是,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而农业资源与生态资源往往城乡结合部要优于主XX县区,尤其是农业资源的城乡结合部优势更为明显。 2、主体资源的容量有限,需要长期的保护。一个休闲农
7、业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超过容纳上限的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诸多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甚至影响区域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开展。5与此同时,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又极易为人为活动所破坏。这要求我们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的同时,要具备可持续开展眼光,开发与维护并重,并且要长期关注资源的保护。 3、游客参与的程度很深,与环境相互影响。如前所述,休闲农业的形式主要有4大类9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面对众多休闲形式,游客的参与也各式各样,如直接参与农业生产、采摘农产品、品尝农产品、体验农家菜等生活生产实践。可见,休闲农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游客的参
8、与度很深。游客在享受相关休闲文化与休闲农业活动的同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资源、甚至经营管理模式等等。所以游客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教育休闲两不误。我国目前农业休闲游的典型形式包括森林旅游、观光农园、农园公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村留学、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群的追捧,因为这种休闲方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比方,民俗旅游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再比方,市民农庄,农村留学等形式还能体会动手的乐趣,教育下一代农业科普知识,并让他们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所以这种休闲方式是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休闲教育两
9、不误的,正因为如此,休闲农业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三、城乡结合部开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基于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开展休闲农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着深远的开展意义,这种深远意义尤其表达在以下几个模式的建立: (一)市场化生态保护模式。 都市开展依然需要依托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需要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支撑,这是两者的共同点。我们相信,随着休闲农业工程的深入开发,这个理念更会深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心,那么生态保护意识与行动也必将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休闲农业旅游工程的开展,还为农业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引
10、入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很好地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一条保护资源的良性开展之路。 (二)短渠道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休闲农业的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工程的开展,都市消费者可以最直接地享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绿色蔬果。这样不仅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的耗时和加价,还保证了蔬果的新鲜度。可以说这种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和消费者都是最好的模式。 (三)生态式周末度假模式。 城乡结合部位于主XX县区的外围,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并且路程不算远,一般当天或两天足够休闲和往返,适合都市人周末短途出游。因此对于这种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都市人口得追捧,必将成为短假期内旅游的主要选择。 (四)寓教于乐的自留
11、地模式。 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蔬果污染度的加重,以及城市孩子对农作物认识的匮乏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期望自家可以有一片蔬果自留地。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市民拥有自己自留地的最正确地点。市民可以周末或者闲暇的时候去耕作自己的土地,并随时享受绿色瓜果。这种模式在德国最先推出,现在也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喜爱,我们也相信城乡结合部是最适合打造这种模式的地段。 四、总结。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对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开展休闲农业不仅仅可以打造市场化的生态保护模式、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还可以为城市人口带来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和教于乐的自留地经营模式。可以说,在城乡结合部开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休闲农业是城乡结合部产业开展的良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