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源普查,摸清生活源排放底数,补齐污染防治短板生活污染源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小编为您整理了污染源普查 摸清生活源排放底数 补齐污染防治短板,供您学习参考使用。生活污染源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5类普查对象之一。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比,本次普查的生活源调查范围有所扩大,新增了污染物指标,完善了核算方法,更新了产排污系数,首次对农村生活源进行了系统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生活源排污信息,为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提供了根底数据支撑。普查范围覆盖城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生活源普查范围包括城乡居民生活污水产生 排放情况,城乡居民能源使用情况,非工业企业单位锅炉,对外营业的储油库和加油站。水污染物
2、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氮 总磷 动植物油等,大气污染物指标包括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围绕支撑改善环境质量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要,首次把居民生活中排放量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能源使用纳入调查,覆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和行政村,调查普查对象63万多个。生活源兼具固定源和分散源特征,污染物排放受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经济水平 生活习惯和治污水平影响较大。本次普查在调查和核算方法上均有改进,兼顾了普查效率和准确性。把实测法 物料平衡法和系数法相结合,核算区域尺度的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污染物量,不再逐一调查第三产业污染源;对每个行政村,利用系数法核算农村居民生
3、活污水产生和排放量;将抽样调查和系数法相结合,科学核算城乡居民能源使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尝试性调查和估算了餐饮油烟 家庭日化用品 城市房屋装饰 沥青道路铺装和干洗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城镇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农村治理力度有待加强2022年到2022年,城镇化率从45.9%上升到58.5%,城镇人口规模和居住密度不断增加,但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却明显下降。本次普查的城镇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一污普下降56.3%,氨氮下降69.5%,总氮下降49.7%,总磷下降57.6%,人均排放强度也下降了66%至79%不等。主要原因是近十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 污水收集水平和排放标准均不断
4、提高,生活源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氮 总磷的去除率,从“一污普的28.4% 17.9% 12.5%和24.6%,大幅度提高至“二污普的66.7% 70.2% 50.9%和68.2%,污染控制初见成效。生活源仍是常规水污染物的主要奉献源。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依次为983.44万吨 69.91万吨 146.52万吨和9.54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9% 72.6% 48.2%和30.2%。其中,生活源对氨氮和总氮的排放奉献居各类污染源首位,而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排放奉献仅次于农业源。区域上看,占国土面积16.7%的东南沿海9个省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50.4%和4
5、3.8%。从城乡排放结构看,全国农村人口占比约为4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却占生活源总量的50.8%,有机物污染奉献已达“半壁江山;由于无水冲式厕所的粪污不直接进入水体,氨氮 总氮 总磷污染奉献低于化学需氧量,约占总量的1/3。至2022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城镇区域,导致化学需氧量人均排放强度比城镇高51.5%。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差异较大,最高的浙江省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也仅为53.1%,总体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奉献大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全面推进,城镇居民能源使用结构不断优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6、排放总量相对“一污普降幅高达68.9%和50.0%。这说明过去十年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显著。生活源对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奉献较高,是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对象。生活源颗粒物排放量为378.12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2.5%。城镇居民能源使用 农村居民能源使用 沥青道路铺装 城市房屋装饰 餐饮油烟 储油库 加油站 家庭日化用品 干洗和非工业企业单位锅炉10个源项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296.6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9.2%。其中,农村居民能源使用(25.2%) 沥青道路铺装(15.0%) 城市房屋装饰(14.2%) 餐饮油烟(11.9%)和储油库(10.4%)的排放奉献较
7、高,合计占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76.7%。重视生活源污染治理,补齐治污攻坚战短板自2022年以来,城镇化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显。然而,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尚需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缺乏有效收集和治理,农村居民能源使用结构有待优化,各方面短板依然制约了生活源污染防治向纵深推进。“十四五应继续加强对生活源污染的控制。建议将完善污水管网进一步确定为城镇水污染防治中的首要措施,建立污染物收集效能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口浓度,加强湖泊河口等敏感区域的总氮排污控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推广农村生态厕所,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居民能源使用结构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加快餐饮油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严格控制建筑涂料与胶粘剂产品市场准入,关注农村家用生物质燃烧污染和沥青道路铺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时,考虑居民生活习惯和消费结构持续变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生活源产 排污特征的定量观测和跟踪研究,不断完善核算方法体系。作者林奎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朱家亮 王俊能 梁小明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快捷搜索:污染源普查防治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