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耳门与外耳门是否相通 一、外耳 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三部分。 外耳门位于颞骨鳞部与鼓部的交界处,从外耳门之鼓膜的管道为外耳道。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向前、下、外方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度角,为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中心向内凹陷,为鼓膜脐,是锤骨柄末端的附着处。婴儿的鼓膜近于水平位。 示外耳门二、中耳 位于颞骨岩部,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鼓室有六个壁,包括前壁、内侧壁等。1、前壁又称动脉壁,上有咽鼓管的鼓室口。咽鼓管是连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它的外1/3为骨部,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是鼓室口;内2/3为软骨部,内侧端的咽鼓管
2、口位于鼻咽部的侧壁,具体位置是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2、内侧壁又称迷路壁。此壁凹凸不平,中部有圆形向外突的隆起,称岬,由耳蜗第一圈起始部隆起形成。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孔,称为前庭窗(又名卵圆窗),此孔被镫骨底所封闭。岬的后下方有一圆形小孔,称为蜗窗(又名圆窗),在活体上被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为第二鼓膜。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一条弓形隆起,称为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面神经管凸以薄骨板与鼓室相隔。 示鼓室内侧壁鼓室内含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连接成一个曲折的杠杆系统,称听骨链。运动听小骨的肌有2条,即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鼓膜张肌:位于咽鼓管上方的鼓膜张肌半管内,止于锤骨柄上端,受
3、下颌神经支配。收缩时可向内侧牵拉锤骨柄,使鼓膜内陷以紧张鼓膜。 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止于镫骨颈,由面神经支配。收缩时向后拉镫骨以使镫骨底前部离开前庭窗,减低迷路内压;并解除鼓膜紧张状态,是鼓膜张肌的拮抗肌。三、内耳 又称为迷路,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骨迷路由致密骨质围成,是位于颞骨岩部内曲折而不规则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一封闭的膜性囊。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内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1、骨迷路沿颞骨岩部长轴排列,由后外上至前内下共分为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1)骨半规管位于颞骨岩部的后外上方,是三个
4、“c”字形的骨性管道,按照各自与颞骨岩部长轴的关系分为: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三者互相垂直排列。前骨半规管凸向上,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后段接近平行;外骨半规管凸向外侧,呈水平位,又称为水平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较细的一端为单骨脚,粗的为壶腹骨脚。其中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为总骨脚,故三个骨半规管以五个孔开口于前庭。2)前庭位于骨迷路中部,是一不规则、扩大的腔隙,其前下方有一大孔与耳蜗相通,后上方以五个小孔接骨半规管。前庭内侧壁邻接内耳道底,有神经穿过。前庭外侧壁构成鼓室的内侧壁,此壁中部的隆起称为岬,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的前庭窗,被镫
5、骨底封闭;岬的后下方有圆形的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3)耳蜗位于前庭的前内下方,形似蜗牛壳,由骨螺旋管围绕其中心骨轴(蜗轴)构成。耳蜗尖端称为蜗顶,朝向前外侧;耳蜗底部称为蜗底,对向内耳道底。蜗轴蜗顶至蜗底之间锥形的部分称为,由骨松质构成。蜗轴内有蜗神经血管穿行。自蜗顶至蜗底由蜗轴向外侧发出一骨螺旋板,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呈镰刀样的薄骨片,在蜗顶处与蜗轴之间形成一孔,称为蜗孔。骨螺旋板伸入骨螺旋管内,但未达到骨螺旋管的外侧壁,其间缺损的部分是膜蜗管附着的基础。由于骨螺旋板和膜蜗管的存在,将骨螺旋管的内部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前庭阶,与前庭窗相连;下部称为鼓阶,与蜗窗相连。两阶内的外淋巴液在蜗孔
6、处相通。2、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的壁上,是套在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被内淋巴液填充。根据其与骨迷路的对应关系依次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1)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其形态类似于相应骨半规管,也有三个,分别称为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和外膜半规管。各自的膨大称为膜壶腹,其内壁的隆起称为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 2)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为互相通连的两个膜性囊。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球囊与蜗管相通,囊内壁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置觉感受器。 3)蜗管是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管,附着于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分隔前庭阶和鼓阶,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
7、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高低不等的毛细胞,称为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可相应接受低高声波的刺激。外侧壁富含血管,是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的发源地。 示膜迷路 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部后面中部,自内耳门到内耳道底,长约10mm,内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穿行。内耳道底邻接骨迷路的内侧壁,有一横位的骨嵴,称为横嵴,将内耳道底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前份有一圆形的孔,有面神经通过;上部的后份为前庭上区,有椭圆囊壶腹神经通过。下部的前份有螺旋孔列,排列成螺旋状,有蜗神经通过;下部的后份为前庭下区,有球囊神经通过,此区的后方有一单孔,容壶腹神经通过。 由上可知,在活体上由外耳门到中耳有鼓膜相隔;
8、中耳到内耳有镫骨底和第二鼓膜封闭前庭窗和蜗窗;内耳到内耳门有内耳道底阻隔。所以,在活体上,内耳门与外耳门不相通。在干骨标本上,膜、韧带等结构消失。鼓膜消失,使外耳门经外耳道与中耳鼓室相通。听小骨链散落,镫骨底不能封闭前庭窗。第二鼓膜消失,蜗窗暴露。内耳膜迷路消失,则中耳与内耳骨迷路相通。1、咽鼓管开口于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前上方,通过上、下泪小管开口于泪点,为一膜性管道。骨标本上,膜结构消失,则中耳鼓室可通过咽鼓管经下鼻道通过鼻泪管的走行与眶相通。从眶到颅中窝有三条途径:经视神经管 视神经起于眼球后极的内侧,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视神经管口位于眶的后内部尖端的一小孔。
9、眶上裂 位于眶的外侧壁与上壁的交界处,向后通入颅中窝。眶下裂 位于眶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的后份,向后通入颞下窝和翼腭窝。颞下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翼腭窝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由于内耳门位于颅中窝,因此你,内耳门和外耳门可通过以上三条途径相通。 示眶上裂、眶下裂、视神经管2、咽鼓管由骨部和软骨部组成,软骨部消失后,其骨部开口于颞骨岩部,可与内耳门相通。因此,外耳门可经外耳道与中耳相通,中耳通过咽鼓管骨部与内耳门相通。3、从外耳门通到内耳上已述。从内耳门至内耳道底为内耳道,从内耳道到内耳门有神经、血管、淋巴三条通路:1) 神经通路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内耳道底聚集
10、成前庭神经节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于内耳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颅。因此,前庭神经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蜗神经 蜗神经传导听觉。其双极神经元的胞体在蜗轴内聚集成蜗神经节(蜗螺旋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至内耳螺旋器上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腔。因此,蜗神经也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 示前庭神经、蜗神经 面神经 面神经由一般内脏运动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组成,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面神经分支出鼓索和镫骨肌神经进入鼓室。因此,面神经可沟通内耳门与中耳鼓室。面神经的另一分支岩大神经于膝神经节处发出,经颞骨岩部前面的岩大
11、神经裂孔穿出前行,经破裂孔至颅底,可与内耳门相通。 示面神经及其分支2)血管通路 迷路动脉 迷路动脉多发自小脑前动脉或基底动脉,少数发自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的颅内段。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门后分为前庭支和蜗支,前庭支分布于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蜗支共十多只,经蜗轴内的小管分布于蜗螺旋管。因此,迷路动脉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茎乳动脉 为耳后动脉的分支,茎乳动脉营养面神经,可随面神经进入到鼓室及内耳门,因此,茎乳动脉可连通内耳门与中耳。静脉 内耳静脉合成迷路静脉汇入岩上、下窦或横窦,进入颅腔,可与内耳门相通。3)淋巴通路 外淋巴 前庭内的外淋巴向后与半规管的外淋巴相通连,向前与耳蜗前庭阶内的外淋巴相通,继
12、经耳蜗进入鼓阶。前庭内的外淋巴通过蜗水管向蛛网膜下腔引流。蜗水管位于颞骨岩部内,其外口位于颈静脉窝的内侧,通过颅中窝与内耳门相通。内淋巴 迷路内的内淋巴经内淋巴管引流至内淋巴囊,再经内淋巴囊进入周围的静脉丛。内淋巴管和部分内淋巴囊位于前庭水管内。前庭水管外口位于颞骨岩部的后面,可与内耳门相通。4、从声波的传导角度分析,两者相通。声的传导有两种途径:1)空气传导 声波由外耳门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继而引起中耳内三个听小骨构成的听小骨链随之运动,将声波转换成机械振动并加以放大,经镫骨底板传至前庭窗,引起前庭阶的外淋巴波动,外淋巴波动的同时可通过前庭膜引起内淋巴波动,也可直接使基底膜振动,从而刺激螺旋器,并产生神经冲动,再经蜗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蜗神经穿内耳道底的蜗区出内耳门。因此,此种角度内外耳门相通。2)骨传导 外耳门处的骨振动可使耳蜗内的淋巴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兴奋,经内耳道底传入颅内,产生听觉。因此,此种角度内外耳门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