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县财政工作困惑现象的思考及建议 当前,我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快字当头、扩充总量、提速赶超的主旋律,按照湄潭开展“增比、进位、突破的新要求,正采取果断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决信心、迎难而上。但随着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加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财政工作正处于艰难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量小,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导致我县县级根本财力保障能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1、财力现状 2023年,我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37641万元、上级补助为128201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80141万元,对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的依附程度为71.17%。 2023年,按照新的分税
2、制财政体制黔府发【2023】 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精神,测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老口径相比,按9个税种税收分享和省集中增量局部算账,省将集中我县财力共为11400万元(其中:9个税种税收分享集中9383万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与2023年基期年增量集中2023%为2023万元)。导致2023年已通过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已形成财力硬缺口11400万元。因为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23】 9号文件于2023年3月19日形成代理稿且4月28日正式下发各市县。这期间我县人代会已经闭幕。 2、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存在“上级决策,下级
3、买单的现象,即政策由上级决定,实际支出由下级承担,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加大。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实施国家根本药物制度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疗机构人员经费进行保障等。上级对人员报酬保障只出政策,而不匹配相应的财力。我县原对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报酬按5:5承担,县直医院原按2:8承担。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后,乡镇卫生院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经营性收入未纳入财政管理,县直医院现按5:5承担,其经营性收入也未纳入财政管理。按现在工资水平测算,改革后,医疗机构人员报酬县级财政在原来的根底多承担1700万。 3、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加之事权与财权的不相匹配,202
4、3年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虽然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财政增收的后劲缺乏,财源结构不优、税源结构单一。随着促开展、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刚性支出和新增投入的不断增加,对重点工程、民生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新增财力满足不了新增支出的需求,财政控支出、保平衡压力将越来越大。 4、增强县级根本财力保障能力的建议 (1)努力培植财源,增强县级财政的自身保障能力。从满足县级政府根本财力保障标准需要的财力供给角度看,其主要来源是县级自有财力和上级财政给予的转移支付财力。其中,县级自有财力属于县级政府的内源性财力保障,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我可掌控性。一是大力开展县域经济。通过制定财源培植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5、,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深化县级财政改革。通过编制全口径预算,整合财力,把政府非税收入转化为财政实际可用财力,提高财政支付的自我保障能力。上级财政部门在对县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时,建议把县级财政挖掘自身管理潜力情况作为安排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鼓励性的财政政策和奖补结合的财政体制,催促县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管理。三是建议上级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积极建立以均等化补助为主的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对欠兴旺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县平衡开展;尽量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四是上级应按各地财力的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突出保障重点
6、,积极稳妥地出台各项民生政策。 (2)合理界定县级政府的事权与财力。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做到权责相统一。在各级政府之间确立“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那么。凡属于省级、市级承担的支出责任,同级财政要全额保障经费,不应转由县级财政承担;省级、市级委托县级政府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专项经费,不留资金缺口;属于各级政府的共同事务,要尽可能降低财政困难县级的资金负担比例;属于跨区域的公共事务,要根据各方面受益情况,并考虑县级财政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分担比例。除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另有规定外,其他专项转移支付,原那么上不应要求县级政府进行配套,也应不以县级无力落实配套资金而减少对其专项资金扶持。要清理取消各种达
7、标升级、督导评估活动,加强政策协调,既为县级办实事,又不增加县级政府支出压力。在事权根本明确的前提下,要给县级政府配置相应的财力,建立较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渠道。 二、县级财政资金拆借额度较大,导致预算执行难度较大 1、拆借资金情况 截止4月30日,为满足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开展需要,拆借财政资金额度为93285万元,其中:从预算内垫支土地出让支出14150万元,专项资金24923万元,代管单位资金9718万元,其他资金44494万元。 2、存在的问题 (1)由于从预算内垫支额度较大,导致我县每月在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及时发放、确保预算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大量的专项资金无法办理支出。故,1-
8、4月,我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一直处于负增长现象,在全市排名靠后。 (2)由于拆借专项资金,导致了财政无法按照工程实施进度拨付工程资金。 (3)由于拆借代管单位资金,导致部门在需支付具体款项时,财政因无资金无法办理支出,造成各部门对财政部门意见较大,影响了财政与部门的协作关系。 3、归还拆借财政资金的建议 (1)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归还预算内垫支土地出让支出。 (2)加大筹资、融资工作力度,筹措资金,满足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支出需求。 第二篇:乡镇财政监督的建议思考对乡镇财政监督的几点思考 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为保障国家财政管理的有序和有效,依法对财政运行相关主体的财政行为所实施
9、的监控、检查、稽核、制裁、催促和反响活动的总称。财政监督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客体既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既包括本级财政管理的相关主体,也包括循着本级财政的政策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延伸到下级财政管理的相关主体。财政监督方式主要有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独立监督和联合监督等,其手段有监控、催促、调查、核查、审查、检查、评价、处理和处分。 乡镇财政贴近一线、贴近群众,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工作体系的根底。近年来,随着全市财政体制改革与开展,各地扎实推进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建全乡镇财政监管机制,强化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切实做好各项
10、财税政策贯彻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强劲增长,(县)镇两级财力日益庞大,惠农投入不断扩大,乡镇财政监管面临的任务越加繁重。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财政收入的监督。一是预算收入,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政府对本机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二是非税收入,既未 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他收入。三是社保基金收入,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二是对财政支出的监督。乡镇政府及财政所行政事业经费支出、改正事业单位养老专项指出、农村村级组织支出、上级拨入专项(款)支出、惠农资金兑付、其他支出、其他支出(主要包括增幅招商引资支出、维稳支出、局部社保农业方面的投入
11、支出)。 三是对其他财政事项的监督。包括科技信息质量监督、政府采购监督、村级财务“双代管等。 二、当前乡镇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财政监督工作在加强财政资金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促进县域经济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管理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乡镇财政监督缺乏权威性的文件。目前的乡镇财政监督,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文件作支持,没有对监督的对象、监督的内容作出一 -23 局部资金的监管力不从心。大多数乡镇财政所一人兼多个岗位,平时将会计核算业务做好已比较吃紧,客观上腾不出精力抓好监督。 三、乡镇财政监督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
12、乡镇财政根底建设滞后,不利于财政监督的高效运行 一是制度建设不完善,随着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越来越多,乡镇财政工作的内容也同时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适于乡镇财政的一整套管理、考核、监督、评价机制仍未及时建立完善起来;二是基层财政网络信息系统硬件设施落后,软件系统不兼容,资料信息不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信息化管理程度较差。 (二)专项资金监管乏力 不少涉农补助资金分属民政、林业、农业、教育、计生、交通等多个部门多头下达涉农资金,普遍实行区级报账制,工程实施单位只对区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工程实施地的乡镇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如城乡低保对象确实定等,由于不能确切
13、掌握情况监管起来非常困难。再如,有些专项资金乡镇财政所因不能掌握详细 -5 (五)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惠农补贴根底数据核实的难度加大 现在全区虽然实行了惠民直达工程,但因众多因素,一些根底数据的更改很难实行动态管理,由于部门之间协调难,使动态管理难易操作,导致政策的公平公正性表达不够,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变相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群众满意度差,造成了财政监督不力的不良影响。 四、大力乡镇财政监督 (一)完善制度、细化方法、力求监管行为标准化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从完善制度、细化方法入手,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
14、管程序标准。一是建立专管员制度。结合资金监管工作实际,设立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五个专管员岗位,并相应制定专管员岗位职责。二是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按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政资金平安管理、重大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公示、工程验收结算、资金监管绩效考评等制度。三是细化资金监管程序和方法。围绕财政部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方法和工作方案,把所有惠农资金细分农业、商贸、教 -7 二是细化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各项资金的补助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资金拨付的文件、资金监督 、资金查询的方式等,每下发一笔资金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至少不少于7天;三是标准公示形式,以会议宣讲、发放
15、公开信、张贴宣传标语为形式实行阶段性公开,以镇、村公开栏为固定场所常年公开,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知晓率。 4、强化监督检查。为了把各项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适时开展抽检督办。根底数据核实查、使用情况问效查、工程进度跟踪查、款项拨付上门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力求资金监管实效化 1、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一是严把根底数据调查核实关,由财政所专管员协同村干部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不定期抽查核实,经农户签字后上报归档,同时将村组干部和种粮大户作为重点,进行抽查核实,确保补贴面积的真实性。二是填发“明白册,认真填写农户补贴的面积、标准和金额,作为农户查看补贴资金依据。三是实行“一折通发放补贴资金,严格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方法的规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资金发放的中转环节,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个人账户。 2、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工程资金监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也是监管工作的热点、难点之一。按照签订合同、审立工程、跟踪检查、考核验收、凭据拨款的原那么,按程序申报、按进度拨款。严格实行报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