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13430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科室医院感染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室医院感染制度 根据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结合神经内科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便于提醒相关问题。“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长:组员:感染管理员: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内容要求1.由感染管理员负责记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情况 ;2.每月对科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整改,对发生事件进行处置及对其效果进行总结,并实时记录;3.进行医院感染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等。4.对科室抗生素用药情况、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处置等情况严格监控。三 、神经内科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2.培训科室医务人员掌握与神经内科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要求。3.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检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现 医脘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4.监督科室每一例“医院感染发生后的HIS系统报告卡及时填写, 假设为紧急情况应 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者总值班。5、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6、 举办每月一次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7、 监督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8、 做好对卫生员、配餐员、陪护、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四、奖惩方法:1、 对所有感染病例要求

3、及时按规定上报,但凡上报不及时或者漏报的病例,将纳入绩效考核 ;2、 对已经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病例,要求及时在科室内登记,没有及时登记的情况,经统计后纳入绩效考核 ;3、 对其他相关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评估,做得缺乏之处亦纳入绩效考核。医院感染有关制度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应急管理制度一、医院感染上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特殊病原体感染,高度传染性病原体感染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无菌操作和介人性操作所致感染,疑心因输血、输液感染等。二、住院病人发生散发医院感染时,经 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并 于24小时内通过医生工作站填

4、写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三、发生以下情形时,科室或病区负责人必须在1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发生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即: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疑心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 者3例以上疑心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四、发生以下情形时,主管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五、发生以下情形时,主管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六、患

5、者在输液中出现热原反响、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负责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同时应留取输注出现反响的液体及未启用的翰液管同批号送检验科进行热原检测,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七、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还应按照相关规定的内容、要求时限与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八、明确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必须填写在病历首页中。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工作预案:为及时有效处理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结合我我科情况,规定如下:坚持统一领导、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在医院相关工作组领导下,我科所有工作人员均无条件服从指挥,听从相应工作安排。三、报告管理及应急启动程序:1、 经治医生、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微生物室检

6、验人员在发现以下情形时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部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2、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经治医师立即上报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教部。(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四 、应急处置及职责:发生疑似医院感染爆发或者医院感染爆发时,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启动应急预案后,全科工作人员均应积极配合做好以上工作,服从医院的安排。 经治医师、医疗小组长、三线医师为以

7、上事件直接责任人,负责进行根本临床处置,及时向科主任、应急工作组报告情况等。提醒一下,医院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一、神经内科根本监测1、 经治医师应及时诊断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总结分析。2、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的总结分析后,对做的不标准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向科主任汇报。3、 每月开展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漏报率10%。二、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经治医师应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及时诊断并报告多重耐药菌,其标准参照“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总结多重耐药菌处置情况

8、,并纳入绩效考核。三.医院感染爆发的监测在短时间内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或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疑心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四、医院感染监测评价指标由专人负责每月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按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指标具体数值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进行科内考核。五、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 由护士长制定相关标准,医护配合执行,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无菌技术和清洁消毒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

9、的操作技术。2、 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3、 无菌技术是防止感染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人体内的肠胃道、呼吸道、外生殖器及皮肤外表是带菌的部位,而 机体内的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体腔及血液、淋巴液、脑脊液是无菌的部位。无论在有菌或无菌的部位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均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那么,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二、无菌技术操作原那么1、 环境清洁:采用湿式清扫。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以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采用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在诊疗顶峰时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不少于两次。2、 工作人员:修剪指甲,洗手,标准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

10、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 物品保管: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枯燥、固定的地方。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茵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按有效期或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无菌包应每日清查。4、 取无菌物: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 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凡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5、 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疑心无菌物品被污染,不 可使用。6、 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防

11、止交叉感染。消毒灭菌制度一、凡进人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二、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三、医务人员要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四、更换消毒、灭菌剂时,用于浸泡消毒、灭菌物品的容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隔离预防制度一、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须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那么,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二、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 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三、在实施标准预防的根底上,根据传播途径,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病房安置病人时应遵循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的原那么,同种病原

12、体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四、传染病人应收治于感染科,特殊情况下收治于我科时,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置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一、医务人员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应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皮肤清洁,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二、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手术及侵入性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脱去手套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三、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必须进行手消毒: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之后;需要

13、洗手而不便洗手时。四、每次洗手必须按照“六步或七步洗手法的步骤与时间要求执行;手卫生效果监测结果达标,卫生手消毒10cfu/cm2。且不得检出致病菌。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一、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一)监测的目标菌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菌属-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二)诊断与报告1、诊断:主要

14、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因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株,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2、报告各医师或护士发现后及时报告科主任,主管医师通过医生工作站填写多重耐药菌报告卡。(三)监测与干预1、应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掌握本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完善保存资料。2、爆发与流行的处置 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流行与爆发可能时,立即按照医院感染爆发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病区应检查所有的其他病人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要时停用所有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二、预防与控制措施(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

15、标准(二)消毒隔离措施 1、主管医师下达接触隔离长期医嘱。2、在标准预防根底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在床牌和病历卡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3、尽量进行单间隔离(如MRsA),隔离病房缺乏时才考虑进行床旁隔离,我科在病房条件允许时,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患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4、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一个护士、一个医生,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