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起自科右前旗德佰斯220kV变电站66kV出线门构接至乌兰毛都变电站进线门构至海力森变电站66kV进线门构止,新建线路长度42.5km,单回路架设。导线采用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一根OPGW复合光缆,全线采用防震锤防震,导线选用FD-3型防震锤防震。全线采用铁塔和水泥杆混合使用,共用铁塔11基,水泥杆248基。铁塔采用台阶式基础,现场浇注,水泥杆采用毛石回填。本工程OPGW新建线路是将沿新建德佰斯-海力森线同杆架设OPGW线路42.5km。二、自然条件本工程地势较为平坦,沿线为耕地和沙丘为主,有部分防风林。三、质量通病种类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
2、经验,对基础工程常见缺陷进行归纳,主要体现为:3.1、断面尺寸偏差、轴线偏差、表面平整度超限。3.2、蜂窝、麻面、露筋、孔洞、内部不实。3.3、在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烂脖、烂肚。3.4、结构发生裂缝。3.5、结构表面损伤,缺棱掉角。3.6、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波动较大。 3.7、碱骨料反应。3.8、混凝土碳化。 3.9、钢筋锈蚀。四、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4.1、断面尺寸偏差、轴线偏差、表面平整度超限 4.1.1、原因分析:(1)、图纸有误或看错图纸;(2)、施工测量放线有误;模板支撑不牢,支撑点基土下沉,模板刚度不够;(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4)、
3、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5)、振捣时,过多振动模板,产生模板位移;(6)、模板接缝处不平整,或模板表面不平等。 4.1.2、预防措施:(1)、首先在浇制前执行严格的验模验筋制度,确认尺寸无误后,申报监理部复检并填写浇制申请单。(2)、浇制过程,全程监督,对于投料高度、浇制顺序、振捣过程进行控制。4.2、蜂窝、麻面、露筋、孔洞、内部不实4.2.1、原因分析:(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4)、振捣不密实、漏振;(5)、混凝土搅拌不匀,和易性不好;(6)、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较大,未用串
4、筒或溜槽,产生离析;(7)、底模未放垫块,或垫块脱落,导致钢筋移动;(8)、结构节点处,由于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过大,浇筑困难,振捣不仔细等。 4.1.2、预防措施:(1)、在基础浇制前检验过程中,对原材料表面质量进行外观检查,骨料使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2)、在浇制过程中,对配合比、坍落度等项目检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对于重点部位的配合比、坍落度的检查将由项目部会同现场监理进行汇检。 4.3、在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烂脖、烂肚 4.3.1、原因分析:(1)、施工缝的位置留设不当,不易振捣;模板安装完毕后,接槎处未清理干净;(2)、对施工缝处先浇混凝土表面未作处理,或处理不
5、当,形成冷缝;(3)、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漏浆等。 4.3.2、预防措施:首先,在浇制前对模板检查过程中,着重对模板的清洁度、结构的牢固性以及损坏程度进行逐一查看,不满足施工需要将直接勒令拆除、更换。其次在浇制过程中,振捣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模板接缝处的振捣项目部将认真进行监督检查。 4.4、结构发生裂缝 4.4.1、原因分析:(1)、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4)拆模不当,引起开裂;(5)、当烈日暴晒后突然降雨,产生裂缝;(6)、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7)、大面积现
6、浇混凝土由于收缩和温度应力产生裂缝;构件厚薄不均匀,使得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裂缝;(8)、主筋位置严重位移,而使结构受拉区开裂;(9)、混凝土初凝后又受到扰动,产生裂缝;(10)、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11)、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12)、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4.4.2、预防措施:在浇制前对模板搭设以及钢筋网保护层等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外,对基础成品后的养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项目部将根据养护天数,对基础强度及时进行检测。4.5、结构表面损伤,缺棱掉角4.5.1、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未涂隔离剂,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粘有混凝土;(2)、模板表面不平,翘曲变形;(3
7、)、振捣不良,边角处未振实;(4)、拆模过早或拆模用力过猛,强撬硬别,损坏棱角;(5)、拆模后未做好成品保护,结构被碰撞损坏等。 4.5.2、预防措施:(1)、首先在模板搭设过程中进行着重检查外,对浇制过程中的边角处振捣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对于拆模式的成品保护以及回填时的成品保护,将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确保不受外力以及人为破坏。 4.6、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波动较大 4.6.1、原因分析:原材料质量波动;配合比掌握不好,水灰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或投料顺序不对;混凝土运送的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养护不好等。 4.6.2、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浇制
8、过程中水灰比,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投料。4.7、钢筋锈蚀 原因分析:产生钢筋锈蚀的原因是混凝土液相的PH值的影响,PH值小于4时钢筋锈蚀速度急剧加快,混凝土的碳化将降低PH值;氯离子含量的影响,氯离子会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使钢筋锈蚀;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影响;水泥品种的影响;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大气、水与土层中盐的渗透作用;混凝土密实度的影响等。 预防措施:所有原材料存放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保管,并在施工过程中从各个方面严格控制PH值。上述质量通病,最终都会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变形能力降低,变形增加,裂缝展开过大,结构耐久性降低。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必须十分重视,避免形成结构
9、隐患。 从上述质量通病的原因可以看出,只要施工过程中能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设计能按设计规范进行,绝大部分的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 5.1、表面抹浆修补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用1(22.5)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在抹吵浆前,需用钢丝刷或加压力的水清洗,润湿,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砂浆抹补。如果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一层水泥砂浆,然后用
10、1(22.5)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mm,并压实抹光。 5.2、细石混凝土填补 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的突出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干净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对孔洞的补强,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志斜面,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刷洗干净,保持湿润72h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0.01%的铝粉,分层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5.3、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 对
11、于影响结构承载力,或者防水、防渗性能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性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六、防护工程线路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设计单位应给出杆塔标牌的固定位置、螺栓的规格。6.1、线路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6.1.1、线路杆号牌、标号牌、警示牌安装要牢固、规范。其朝向应面向小号侧,或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6.1.2、杆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和排水沟,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6.1.3、多回路铁塔色标漆
12、涂刷要清晰、简洁、干净,要采取措施防止绝缘子、铁塔污染。七、定位、复测7.1、设计定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7.1.1、路径经过的规划区、开发区、林区、矿区、泄洪区和重要跨越,如河流、铁路、重要公路、通信线路、文物及风景区等,必须取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许可协议。7.1.2、重要跨越的杆塔位置的选择,应满足被跨越物所属行业的相关规定。7.1.3、路径经过流沙、泥水、沼泽地时不宜采用插入角钢式基础,宜采用浅埋式基础。7.1.4、杆塔位置应考虑施工场地的需求,并方便维护运行。7.1.5、铁塔接地孔的位置应便于接地体的安装,并保证工艺的美观。接地孔的位置应便于接地体的安装,并保证工艺的美观。接地孔
13、的位置应设在塔脚板或包铁上缘以上200mm处,水平位置应以便于引下线顺畅引下为宜;接地引下线连板上设两个螺栓孔,下孔为运行孔,上孔为备用孔。连板的形状可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两种。7.1.6、架空避雷线与变电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引下线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7.2、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7.2.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7.2.2、线路的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7.2.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八、基础施工 8.1、基础分坑、开挖
14、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8.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8.1.2、拉线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8.1.3、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8.1.4、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8.1.5、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埋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8.2、基
15、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8.2.1、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8.2.2、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8.2.3、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压实,并及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8.3、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8.3.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8.3.2、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8.3.3、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8.4、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8.4.1、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尘层。防尘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部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8.4.2、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完工料尽场地清。8.4.3、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九、组塔施工9.1、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9.1.1、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止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