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摘 要:针对目前校本研修缺少实效性的问题,学校需要积极构建教师共同体,探索不同层次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需求的策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探索以行动研究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校本研修 要改革课堂教学,学校只能从内部发生变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革的最大原动力就在于教师作为专家构筑起亲和与合作的共同体。推进教师共同体的创建,把学校改革中轴定位在教师作为专家培育的合作学习,把学校经营的轴心设定在校本研修上,在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专家成长的机会。一、背景(一)师资培训
2、现状 学校教研每天都有活动,但真的有实效性吗?每周都进行集备,是否有针对性?现在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大多流于形式,一般是观摩者针对教学的改进作点评、提建议。其次是学校展示研修成果并印刷成册,教师们会认真阅读吗?如此无所谓的心境之中,这样的研究意义有多大呢?这些现实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发展为愿景,以获得共同进步为目标,由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团队构成的教育教学研究小组。共同体内成员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在共同进步的同时,实现每个教师最大限度的发展。构筑学习共同体的校本研修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当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基于课堂的事实儿童学习的成功之处何在?失败之处何在?教师研讨的目的不是“露
3、一手”,而在于学习关系的创造与优质学习的实现。正是这种省察的缜密性、准确性与丰富性,奠定了创造性教学的基础。(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變革的实施者,而教师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共同体建设中,由于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师为本、尊重差异、合作研究、共同进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的。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
4、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即在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通过互动彼此支持,着力构建学习型教师共同体。(三)课改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都明确指出“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改革给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学校不再只是教师任教的场所,更应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舞台。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
5、以制度为保障,以案例为载体,充分发掘各种资源,以校为本,打造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构建策略(一)不同层次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着眼于教师的自主发展,并为其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和服务,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我校通过“活力”教师梯队培养,升级教师专业发展,从多方面落实教师发展的地位,探索设立适合每一位教师有效学习、自我发展的目标框架和体系,构建青年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并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再细化每个共同体的目标,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教师专业发展梯队,专业发展从“学”到“创”提升。打造专业教科研团队,提升团队
6、协作能力。学校根据教师岗位及本身特长进行组建,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高效管理。信息化管理共同体,由信息技术老师和科学老师组成,负责完善学校信息管理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及应用;活力教研共同体,由教导主任,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定期到校指导,定期推出理论;活力德育共同体,由德育中层、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级长组成,负责活动筹划和开展;宣传共同体,负责学校、年级各类宣传报道;体艺特色共同体,由体艺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学校体艺大型活动筹划和实施;“七巧板”课程共同体,由行政和品牌教师组成,负责研发校本课程。(二)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 1.聚焦专题。学校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为不同层
7、次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研究兴趣组成研究团队,聚焦课堂教学,设定研究专题。以学科专题研究为切入点,扎实、深入地开展研究,发挥团队互助精神,构建务实有效的研究型科组。教师彼此间既是合作者,又是学习共同体。每个教师都参与了一个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的主题研究,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科研结合起来,通过校本教研、教师论坛、网络研修、科研竞赛等形式,不断地获得专业成长。教师间又互为导师,因为每个人都各有优势,教学相长,各有所得。同伴互助是发展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达到个人与集体双赢的有效途径。2.个案研究。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行动研
8、究与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必修科目。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组织教师以个案小专题研究为载体,共同研究解决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科组成多个教研共同体。譬如语文学科研究方向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低段绘本阅读研究、基于单元整合的读写结合重构策略研究、经典导行研究等;数学科组研究方向可以是数独研究、计算专题研究、实践游戏策划研究;英语学科研究方向可以是字母游戏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研究、阅读策略研究;体艺科组研究方向可以是花式跳绳研究、高尔夫进课堂研究、口风琴进课堂研究、剪纸艺术。通过对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收集丰富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
9、发展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策略。(三)校本研修 教师的实践研究应当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必须借助这种多样性的交流,促进每一个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我校通过“活力培训”“活力教研”“教师自研”的实效操作,围绕“活力教师”发展目标,打造活力教师学习共同体。一方面加强班主任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及备课组的建设,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习共同体形成;另一方面,以解决共同问题为目的,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健全和完善校本研究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以科研带培训、以培训促科研,全面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质,使其能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四)评价 建立学校各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评
10、价指标体系;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通过教师的自评以及学校同伴、学生、家长的他评,确定教师的研究成果、专业发展的目标达成度以及在学习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在评价活动中,教师的个人专业价值和集体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建立以共同体目标达成为主要评价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共同体捆绑式”评价。一个共同体有了总目标不等于就是合作型教师团队,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教师个体目标和共同体目标是对立冲突的。这就需要建立以团队目标达成为主要评价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把团队目标作为第一目标,有的学校把它俗称为“团队捆绑式”评价。我们推行“团队捆绑式”评价,就是希望教师们扬长避短、携手合作,教师个体主动努力,整
11、个团队真诚合作,共同尽早地到达目的地。三、思考 学习型共同体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成员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到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一是要在积累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范式,构建以探究创新行动、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学習共同体模型。二是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师群体之间的真诚合作和人际沟通,除了形成明确的目标并使其成为共识,还需要切实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要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以开放的姿态公开自我,并积极倾听和回应来自同伴的质疑和讨论,提高共同协作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载体,学校需要营造开放的环境氛围,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建构人文化的发展性评价,培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使之成为教师专业不断发展和提升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3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