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这周的语文课,我们欣赏了一部电影赵氏孤儿。自然这次的作业就是写观后感。在网上搜了搜,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观后感,褒贬不一。有些看过赵氏孤儿原文的影迷更是犀利点评。说电影将原文的情节篡改的面目全非,人物的身份也大不相同。 我没有看过原文,所以也不能发表什么不满与愤慨,只能说说看完电影的感受。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奸人屠岸贾陷害,全族三百多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灭族之仇的事。 看电影比看书总来的视觉效果强,在这部影片中,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程婴。 程婴,晋国大夫。他是一个以大局
2、为重,充满仁义与信用,而且忍辱负重的人。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自刎以保证他们平安离开。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但他并没有说出赵氏孤儿的下落,后来因为事情的种种变故,他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长大,为他报仇。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我不禁感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每一天都和自己的仇人在一起,真是忍辱负重。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和忍受力将程勃抚养成人。最终“
3、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了报应,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尽力,当知道毕生的愿望达成时便追随妻子而去。 程婴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也给我以深深的启迪。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匹夫,空乏其身。假设不是阴差阳错的收养了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长大,那么程婴也就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大夫罢了,又怎么会被人所知道呢。虽然过程无比的艰辛,但是不经历过风雨又怎会见到彩虹。正是因为他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才有他最后的成功。 每部影片想传达的东西都不同,同样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赵氏孤儿不禁让我感到震撼,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忍辱负重那么多年,而
4、且也传递了不少道理。做大事者就必须学会忍,小不忍那么乱大谋。要以大局为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坚持到底。 第二篇:赵氏孤儿观后感 篇一:赵氏孤儿观后感 不久前,我于江海大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
5、殉夫。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但他却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报应,终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
6、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说程婴最后的下场是重于泰山,那么假设是他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缺乏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却实在“奸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但再以大局为重,舍小家而保大国的程婴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话说得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真叫人怡然称
7、快。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奉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爱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那只会像屠岸贾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还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篇二:赵氏孤儿观后感 经历从天
8、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傲慢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风格。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片子,赵氏孤儿当然不是一部太坏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电影,没有惊世更没有回归。陈凯歌能拍出动人心魄的大场面,像宫廷上赵氏蒙冤;能点上一两个很妖的配角,像晋王和谋士,而
9、光有这些,他却还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电影,就跟梅兰芳一样,让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戏,岂不料中途马上停下(请继续关注:),说麻烦先生下次再来。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说儿戏化的“三人连环刺处理,整个复仇过程没有悬念,打得轻飘飘,简直毁掉了葛优在前面几十分钟的忍辱负重。即使除去这个,有那个灵魂出窍的超现实结尾,赵氏孤儿仍旧是一本烂尾戏,好似号召大家赶紧围观程婴的悲剧命运,家毁人亡好悲惨。我直接就联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围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实乃做作矫情。 再者几个人物立不起来,先不说既
10、毁容又毁掉电影的黄晓明,他的韩厥角色根本起到了娱乐效果,大大冲淡了片子的悲剧色彩,真不知是陈凯歌开的玩笑还是黄晓明的自我发挥。真正立不起来的人物是程婴,影片把太多笔墨浪费在了生活琐细上。由于他的被动,赵氏孤儿始终无法交代出他的真实动机,更无法表现出人的崩溃。由于程婴受制,赵武也不停摇摆,他如何接受事实并向义父刺出剑,这些都表现得太想当然了。电影给出的逻辑是这样的,程婴跑到屠岸贾面前,赵武自然会帮程婴,没有为什么。影片有意不断强化赵武的矛盾遭遇,他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本该有一个精彩的内心斗争乃至于自我溃败,然而这些在赵氏孤儿里都是消失不见的,多了徒劳无益的外景打斗,根本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说到
11、底,赵氏孤儿还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大片。你会有相似的笑场经历,更会有片刻的穿越错觉。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视基地搭景,那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那些践踏史实的各种漏洞。所以,赵氏孤儿并没有能让陈凯歌脱胎换骨,更无法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 篇三:赵氏孤儿观后感 中国人是不喜欢悲剧的。即使如梁山伯祝英台奔赴赴黄泉,也要在死后化为蝴蝶双宿双飞;即使如薛湘灵遭遇洪灾,沦为无产者,也会刚刚好投身于她曾救助过的赵守贞家中。人说悲剧比喜剧更崇高,国人却终是闲散的,可以随着故事哭哭笑笑,却不愿面对悲剧带来的深深的思考。最夸张的是窦娥的故事变迁: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京剧“窦娥冤,窦娥甚至都不用死了。曾有人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
12、品中,只有一部是真正的悲剧,那便是赵氏孤儿。然而就是这真正的悲剧,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京剧中,也被削弱了悲剧力量:程婴并没有在结尾处自杀,整出剧的结局是圆满的。 我决没有自虐倾向,圆满的结局是人人都期盼的。但是我相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本身应具有生命力,人物及情节不应该一味由作者掌控,而应该按照应有的方向开展。好的作者,要做的便是顺势而为之,把应有的结局还给作品和观众(读者)。何况赵氏孤儿的取材,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 当然,这一点瑕疵并没有削弱京剧“赵氏孤儿的艺术魅力。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戏,一股英雄气笼罩着全剧。为了救赵氏孤儿赵武,人们纷纷牺牲了自己。因为赵武在此处已不单单是一个孩子,他是个象征。赵
13、武还在,被陷害被灭门的赵家就没有绝后,就还有个希望有一天为赵家报仇平反,战胜邪恶力量。是的,战胜邪恶力量是剧中人物敢于牺牲自己所为的真实目的。所以,同样是为救人牺牲所有人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之下,“赵氏孤儿更有一种神圣,更高于现实,更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程婴是这出戏最重要的人物。对于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其成功之处并不仅仅是他的胆识、智慧和牺牲精神,更有其多年来被人误会的忍辱负重。扶孤与舍命,何难何易。公孙忤臼等人为了赵武牺牲了珍贵的生命,程婴却欲死不能,要承受着误会,要亲近佞臣,以图将赵武抚养成人。可以想见,面对公主等人的责骂和不理解时,有多少次真相险些脱口而出,但是他不能说,他要对得起赵
14、家,更要对得起公孙忤臼等英灵。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个点上,这出戏应该再多一点描写刻画,使得程婴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一个历史事件被搬上舞台,势必会有一些出入。在戏中,程婴假装投靠奸臣屠岸贾,并让赵武认其为义父,从小在屠岸贾身边长大。这样的变动本身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但是这样长大的赵武,是不是可以在知道真相后,毅然决然杀了屠岸贾。我不禁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我们很希望将黑与白,善与恶分得彻彻底底,于是不惜对人物逆人性而动。既然“窦娥冤中的窦娥可以不用死,那么“赵氏孤儿也不妨再多进行几次改变。狐狸说得对,京剧要想长久的开展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 “赵氏孤儿很好看。当然,这跟它本身取材的精彩的历史
15、事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的那股正气,运用到艺术中,很美,很能打动人。 第三篇: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电影赵氏孤儿,感慨颇深,它是以元代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为蓝本的。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相比,电影既有得又有失,电影中进行了自己的创作,修改了局部情节,增添了一些新的情节与主题,使赵氏孤儿不再是以前的悲剧。 赵氏孤儿故事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屠岸贾与赵盾为争大权明争暗斗,争斗中,大将屠岸贾设计陷害赵盾,并下狠心除掉异己,解除后患,竟杀灭赵盾家300人,将眼中钉赵家老小全部斩尽,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为找到赵氏孤儿,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程婴舍弃自己儿子性命替换赵氏孤儿帮其逃过灭门之灾,并由程婴抚养长大成人。20年后,孤儿赵武长成,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武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电影的赵氏孤儿修改了局部情节,相对于纪君祥的讴歌忠臣的壮烈与屠岸贾的奸诈凶残,电影中也表达出了母爱的纯洁、伟大,并且屠岸贾也变得有父爱,也有爱人的一面。修改的情节是电影失去了原来的滋味,但也表达出其他的东西。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