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14608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年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县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 岩溶地区土地类型及分布特点 一、岩溶地区土地类型及面积 我市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槽坝地区、南部金佛山地区,面积183.91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7.1%。岩溶地区土地类型有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三大类型。其中石漠化面积25.49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52.47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20235.95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岩溶地区分土地类型面积图表石漠化13.9%非石漠化57.6%潜在石漠化28.5%石

2、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 (一)石漠化土地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1.石漠化土地按地类分。林地9.2023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35.6%,耕地16.23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63.7%,未利用地0.19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0.7%。 2.石漠化土地按石漠化程度分。轻度石漠化4597.6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0%;中度石漠化11942.3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70.3%;重度石漠化461.7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极重度石漠化1.4公顷。 石漠化土地分石漠化程度面积图表强度石漠化2.7%极强度石漠化0%轻度石漠化27.0%中度石漠化70.3%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极强度石漠化 二、

3、分布特点 1.南部金佛山绝大局部地区属岩溶区,且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北部地区属非岩溶区。 2.槽坝地区(石雷路沿线)属岩溶地区,且石漠化程度严重,其他地区石漠化程度较轻。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3.人为活动频繁地区石漠化程度重、人为活动少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4.耕地石漠化程度重、有林地石漠化程度轻。 5.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石漠化程度重、水土流失轻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石漠化分析 一、石漠化原因 石漠化是喀斯特山区客观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顶级表现;导致石漠化的因素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质原因,生态十分脆弱。加上人为活动,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和不适当

4、的耕作方式,加上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开展。 造成石漠化的原因很多,有洪灾、旱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造成,造成我市石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1.毁林开垦。石雷路沿线人烟密集地区,因人多地少,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毁林开垦现象非常严重。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2.过度樵采。交通较方便的地方,由于人为过度樵采,造成土地石漠化。 3.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工矿工程建设无序采石、开矿、采沙等建设材料。 4.不适当耕作方式。如陡坡地耕作。 二、典型地区石漠化

5、状况 我市土地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石雷路沿线的南平镇、南城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三泉镇、水江镇。该地区由于是XX县区工矿集中分布地,经济较兴旺,人多地少,人为活动频繁。土壤本身瘠薄,毁林开垦、不适当的耕作方式等造成土地石漠化相当严重。5个镇、办事处共有石漠化土地 11891.2公顷,占全市石漠化土地的69.9%;有潜在石漠化土地2202326.0公顷,占全市潜在石漠化土地的59.3%。 典型石漠化土地,在当地叫“石碗轿,土壤极其瘠薄。远看一片石头山,近看仅在像碗一样的石头里一点土壤。土壤严重侵蚀,水土大量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满目岩石嶙峋。我市有“石碗轿土壤4200公顷。 三、石漠

6、化动态变化 一方面,由于人为破坏,潜在石漠化正向石漠化过渡,轻度石漠化正向重度石漠化过渡。如在金佛山地区局部潜在石漠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化土地上,地上生长有林木、灌木或藤本,地表生长有地衣、苔藓等植被,石漠化现象表现不突出。但在南部地区局部潜在石漠化土地上,由于人为活动破坏(修路、樵采、采石等),其上的植物及其地被物受到破坏,正向石漠化过渡,如:三泉镇、大有镇。同时,在轻度石漠化土地上,由于过度的樵采,毁林开垦,不适当的经营方式(突出的就是陡度上耕作)等方式,使得石漠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加重,比方:石雷公路沿线。 另一方面,局部石漠化旱地,由于近几年来先后实施了多种与之相关的工程工程,如根本

7、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慢慢向潜在石漠化演变,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在林地上,通过封山育林、限制采伐、人工造林等措施,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向潜在石漠化的方向演变,从单项的效果观察,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绩。但从一个流域或区域来看,石漠化土地治理效果不明显。 总之,虽然实施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工程,石漠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由从一个流域来看,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石漠化仍然在继续加剧,从这次石漠化监测看,我市石漠化也非常之严重,全市石漠化已涉及到20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个国有场所,岩溶区面积122604.0公顷,其中石漠化面积17003.0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

8、.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34971.2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70629.8公顷。占岩溶地区面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危害及治理 一、石漠化的危害 我市石漠化的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在我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水江镇等乡镇的局部耕地,由于人为不适当耕作(陡坡地耕种),岩石裸露度高达60%以上,土层瘠薄(土层厚度缺乏20厘米),土壤已无法保持水分和养分,失去了土壤的性能,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 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石

9、漠化开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修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其间接后果加剧贫困化进程。 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干旱、暴雨、泥石流我市频频发生,其根源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泥石流的发生,造成家园被毁、人畜伤亡的损失是巨大的。 四是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库区,影响生态平安。石漠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易形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造成大量泥少淤积河床、库区,造成我市局部山平塘荒废,水库、电站使用年限缩短,影响生态平安。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二、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个生态建设工程,又是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既受自然因

10、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既有国家利益,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从治理石漠化的技术手段来讲,它所采取的必须是一整套综合措施和方法。 我市石漠化治理主要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以解决喀斯特地区水问题为核心,确保群众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要;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解决群众的生存问题;加大预防保护的力度,杜绝人为的新的破坏;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加大沼气、电力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等。为防治石漠化土地的进一步恶化,

11、有效治理石漠化土地,主要应从生态、工程、其他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一)生态治理 对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中的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土地,进行禁伐、禁牧、封山育林、封山管护,加强保护管理,严禁一切人为的破坏活动。 (二)工程治理 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人工造林,因地制宜种植林木,尽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快绿化;对耕地、未利用地中的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土地,采取退耕还林、坡改梯、客土改良、择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坡面水系道路配套设施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减轻石漠化程度。 (三)其他措施 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区,还可进行扶贫开发、生态移民、能源开发(采用节能灶、沼气池等)

12、、建立小型水利工程、节水保水蓄水工程等措施,减轻人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地上植被的破坏。 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修复生态环境,落实治理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我市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石漠化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要制定有力措施,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要落实治理经费,将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要层层落实石漠化治理工作责任,层层签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订责任书,制订严格的奖惩措施,以保证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鼓励公众

13、参与 广泛利用播送、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广阔群众进行石漠化危害和生态建设的宣传,使广阔市民知道石漠化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增强对石漠化治理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广阔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石漠化治理。要加强引导,采取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变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改变乱挖滥采的坏习惯,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的良好风气。要建立石漠化动态变化发布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三、建立监测体系,科学制定治理规划 目前,我市已按上级要求完成石漠化根底数据的调查工作,但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面宽,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治理。

14、因此,应建立石漠化监测体系,随时监测石漠化土地的变化动态,以利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随时掌握石漠化土地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石漠化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从战略的高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指导石漠化治理工作。要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做到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短期目标应以治理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土地为主,解决缺水固土和生活能源问题,以改善生存环境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目的,兼顾富民增收;中期目标以治理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与富民增收并重为目的;长期目标是实现西南岩溶区可持续开展和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 四、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综合

15、治理 石漠化治理是一门新的科学,形成石漠化的成因很多,治理模式复杂,因而,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石漠化涉及科技、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扶贫、方案、方案生育等部门;在学科上需要岩溶学、林学、农学、水文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支撑;在技术上应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社会措施等融合起来,既保护又开发;空间上以流域为单位,甚至要跨流域,因此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并联合有关部门、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等进行联合攻关。重点研究石漠化演变规律、不同类型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模式、适宜栽植的树种等。 五、调整产业结构,恢复生态环境 岩溶地区土壤瘠薄、持水性差,生物生产力低,加之人口 XX县区森林调查设计队 日益增加,人均占有粮食量低,从而加剧了土地的反复利用和不断的毁林毁草开荒,形成土壤肥力日渐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