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精神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德育教学包括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它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点、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等转化为中学生个体品德素质的教育。我国社会主义中学德育的实质,即是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中学生个体品德素质的教育。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尽快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现代伦理思想和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的过程中,又必须坚持抵御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
2、人主义的影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坚持同由商品经济所带来的私欲澎胀的恶劣行为作坚决的斗争。现实要求我们对广大的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学德育不仅在全面提高广大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中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而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中学生加强德育,不仅可以使之继承人类发展中的优秀成果,而且完全可以期望他们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境界。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学德育就应该坚持对中学生进行优
3、良传统道德教育,即用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教育、感染、熏陶、影响和潜化学生,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转化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动机,使学生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需要,自觉地按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发展自己,努力地培养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型接班人。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全面展示。在今天,教育学生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笔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以赤诚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由实事求是精神、民主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奋斗与牺牲精神相互渗融而成
4、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的广大中学生的心灵深处缺少的正是“五四”精神。中学德育工作的现实状况,也充分显示对中学生进行“五四”精神教育确实很有必要,中学生中自私自利、个人主义、自由散漫、物欲膨胀、追求享受、国家观念淡薄、集体精神淡然、厌学思想严重、不孝不尊泛滥、理想追求歪斜等不良思想行为日趋严重。严峻的社会现实,严肃地要求中学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把对学生进行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的教育放在中学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上自觉持久地抓紧落实。 “五四”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冲破了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圈子的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人们对国家命运、民族危亡的赤诚而强烈的关注,是对真正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新
5、中国的强烈而赤诚的向往和追求,其赤诚其伟大则在于反帝却不盲目排外,爱国却不闭关自守,主张爱国而又须有选择地大胆输入,即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种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长期需要的精神,是现代中学生最必备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精神。 “五四”精神的主体,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民主精神。“五四”的先驱们大声疾呼提倡的科学精神,远远超越了前人对科学的认识,“把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从器物的层面提高到了文化的层面,科学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五四”的先驱们所提倡的民主精神,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中国人要生存,要图强,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实行民主政治。实践证明,历史上任何一次
6、社会改革,都是以思想革命为先导的。我国在正实行改革开放,也必须以思想改革为先导。思想改革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先导,所以,“五四”的民主精神正是我国现实所需要的精神,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实事求是精神和民主精神,正是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精神,当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广大中学生所应必备的精神。 探索与创新精神和奋斗与牺牲精神,则是“五四”精神的精华精神。“五四”运动的先驱们说:一切创新是青年的特权。创造就是进化。他们还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些精神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精神,正是21世纪青少年所必备的精神。总之一句话:“五四”精神正是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有的精神。因此,教育中学生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长期任务和重心。 (作者单位:416700 湖南省永顺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