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系 别:2010级生物(3)班学 号:10410803008姓 名:付小琴指导老师:李德辉老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10级生物(3)班的付小琴,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我说课的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说教材(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由于本章与生活常识的密切结合,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
2、初中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而且本节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容易。但学生对于多糖的种类和生物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部分内容会觉得比较抽象,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在此我会给学生一定学法上的指导。(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2)与同学交流、探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
3、生形成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学习的习惯。(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合理的生活习惯。(四)教学重难点虽然本部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较密切,但是有关糖类和脂质在生物学上分类,相关的一些专业名称,学生比较陌生;尤其关于多糖的种类和结构、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又与有机化学有一定的联系,相当于跨学科的知识点,学生化学课上尚未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属于他们的薄弱环节,为此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重点: 理解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难点: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说教法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的简洁性、直观性和交互性,充
4、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采用了如问题启发、分组讨论、列表比较、实例分析、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来充分体现教师于“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于“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深入的掌握本节知识。三、说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结合本节课内容,我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了自学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进行有效的学习,希望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通过课堂小组的积极讨论,通过对有关素材的观察、对比、归纳,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展示
5、相关图片,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入糖类的学习:a询问学生是否有参加运动会,在长跑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人突然晕倒,然后给晕倒的人喝一杯葡萄糖水后就好了,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为什么?环节二:细胞中的糖类为本节重点内容,分二步突破:1、首先带领学生学习糖的组成元素、分类及分布,对于难点多糖的种类,我采用实例介绍的方式,使学生有直观认识。2、让学生讨论完成糖的分类、分布表格,进一步深入认识糖的分类及分布;在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分中使学生认识到各多糖结构的不同和多糖的形成以及水解。环节三:细胞中的脂质通过询问学生“在我们所知道的物质中是不是只有糖类能给我们提供能量?”这一问题,听取学生的回答后引出脂
6、质的学习。主要学习脂质的种类、分布及功能,并利用喜甜食的人通常容易发胖的例子,提出糖类和脂质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告诫学生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下面这个表格来对脂质这一个内容进行总结。环节四: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所学习的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有哪几种?分别由什么基本单位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接着教师由常见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引出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环节五:课堂小结环节五:典型例题示范环节六:反馈练习通过完成课本课后相关练习题,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五、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根据板书的“规范、工整和美观”的要求,结合所教的内容,我设计了如
7、下所示的板书,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清晰的思路。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化学组成:2. 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二、细胞中的脂质1化学组成:2分类、分布及功能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单体构成:单体均为碳原子构成的基本骨架连接而成。2形成的基本方式:脱水缩合六、教学反思以上是我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已有相关的经验常识,我认为只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成功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七、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