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14905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安全管理环保》之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 :中国城市中,社会个人普遍具有环保意识及行为能力,可令人不解的是,现实社会中却又非常缺失环保行为。对于这样一个疑惑,不同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之解释,通过引入协同论分析方法,从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来探讨环保参与缺失的机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缺失集聚民间环保力量的有效组织,并认为非政府组织(NGO)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保参与;协同论;非政府组织 1 初步分析环保参与缺失之原因 在中国城市中,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长期的熏染使市民普遍表现出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以及参与环保的积极意愿,但现实实践得出的结论与条件却是矛盾的。许多市民在面对最根本的环保

2、行为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时都不能完全参与,对环保事业仅仅只是在停留在思考与言论的层次上。 门瑟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做出解释,假设人是自利、理性的,在其奉献公共产品之前会衡量其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收益假设大于代价意味着公共产品的产生,反之那么意味集体行动的失败。外表上来看,中国环保现实论证了这个结论。 不同于奥尔森的是,笔者认为人并完全不是自利、理性的。不完全自利表达在人有时会做出利他的行为,例如有不少积极的环保志愿者,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却奋斗在环保事业第一线。不完全理性,表达在信息不完全、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决策行为能力的缺失之上,这三个缺陷足以使人不能完全理性地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

3、的决定。 基于这个逻辑起点,笔者认为“收益本钱比较方法并不能解释环保参与缺失的根本原因,而重视个人环保行为发生之时的环境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于形形色色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人,在与关系中的其他人发生各种形式交流之时,彼此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所以分析个人面对环境压力之时,是如何做出环保参与与否的决策,就不得不分析其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即其所处的系统。 2 研究平台环保社会系统 2.1 协同论 对于系统,钱学森定义它为一个复杂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附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局部。贝塔朗菲说“存在适合于综合系统或者子系统的模式、原那

4、么和规律,而不管其具体种类、组成局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情况如何,所以,系统论就是研究一切复杂系统的普遍模式、原那么和规律的新学科。 协同论,亦称协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教授创始,作为系统三论(自组织、协同、突变)之一。它基于子系统的合作受相同原理支配,而与子系统特性无关的原理,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是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转变规律和特征。 哈肯教授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不是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也不在于距离平衡有多远,而在于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有序的时间、空间和时空结构,即产生新的有序状态。其分析逻

5、辑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 2.2 环保社会系统 本文从微观个人入手,认为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家庭,其更根本的组成细胞是个人,并通过个人的分工合作达成其功能。马克思说人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社会中的每个人具有多重的社会性质,多重社会角色,而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从社会层面上理解,那么意味着不同角度的一种社会系统,比方说,市场条件下的个人具有的“经济人属性,政治环境使个人具有的“政治人色彩,相应地社会层次上就表现出“经济社会系统和“政治社会系统两个系统。 所以,本文以“是否具有积极的环保意识,愿意投身于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判别依据,并以“是否参与环保行

6、为为分界线,把社会个人区分为“环保人和“非环保人,而环保人组成的社会系统称之为“环保社会系统,反之那么为“非环保社会系统。 以此为标准,中国城市目前还只能归类为“非环保社会系统,所以下文将以协同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中国城市从“非环保社会系统转化为“环保社会系统的阻碍。 3 以协同论探讨环保参与缺失之原因 协同学抽象出系统演化的共同特质,认为内部变量受到外部变量的变化驱动,通过耦合关系到达某个临界值,使系统远离平衡态而到达不稳定状态,系统内的子系统及其参量在彼此的耦合作用关系中产生不同模式,竞争后获胜留下的慢变量通过扩大和强化自己的力量,形成能够支配、同化整个系统的序参量。 3.1 不稳定性原理

7、不稳定过程在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对于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结构,每个子系统都与外界发生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而当系统外部参量的变化引起内部子系统出现涨落时,系统就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于“非环保社会系统的微观个体而言,每天不仅接收大量有关环境恶化的信息,同时身体还在亲自感受环境恶化带来的不良反响。所以当温室效应频频发作,气候出现非均衡剧变,自然灾难不断降临之时,自认为是万物之灵、地球之主的人类不得不在承受眼前痛苦之时,还得担忧明天环境又会带来什么惩罚 于是,重新定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张两者和谐共处的思潮卷席社会,严重冲击人们传统思想,例如“人定胜天、“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等观点一时间销声匿迹。反之大小媒体上到处可见对环境恶化的担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宣扬,同时社会中也涌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志愿者。 内部子系统呈现这种状况,虽然尚不能颠覆整个系统结构,但是已经推动处于稳定状态的“非环保社会系统走向不稳定状态。新兴“环保人构成的子系统与传统“非环保人构成的子系统开展斗争,希望瓦解、同化对方,即系统呈现出宏观层次上的非均衡性,出现宏观层次上的排斥、竞争现象。 “非环保社会系统不稳定状态的出现,是其向“环保社会系统转化的机遇,可以说,中国的大城市已经具备这一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