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简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支原体感染引起鼻、咽部及扁桃体的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流行或散发于冬春季节。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痉挛性抽搐,多见于生后6个月至3岁小儿,惊厥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热期,腋下体温3940,是全身性的。惊厥停止后,神志可恢复正常。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年长儿以呼吸道局部表现为主,婴幼儿则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突出表现。病人基本情况介绍:患儿:王治信、男、4岁。因发热2小时入院。入院诊断: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热性惊厥。诊疗经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退热、抗感染、抗病毒
2、等对症治疗。出院时情况:体温正常、精神状态良好。1.一般情况的评估 患儿,男,4岁,汉族,四川省达州市人 医疗费用负担形式:新农合。家庭主要成员:爸爸、妈妈、哥哥 家庭住址:河市镇 患儿于2014年4月13日入院,4月13日采集病史,患儿家长陈述病史,可靠。入院医疗诊断: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热性惊厥 主治医师:文艺 责任护士:胡小菊 入院护理评估:2.健康史(1)目前健康史 主诉:发热2小时 目前健康状况(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2小时在家中玩耍时突然倒地,当时具体体温不祥,被家长发现后患儿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色欠佳,之后渐渐缓解,未见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大小便失禁。(2)既往健康史:
3、在生后因缺氧住院10天,平时易感冒。患儿曾有2次高热惊厥史。无疫区居住史,否认其他疾病,预防接种无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史。(3)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3.身体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体温39.4,心率136/min,呼吸18/min,体重14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面容无特殊,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头颅大小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煽动及吸气三凹征。(2)专科情况评估:患儿发热,无咳嗽、呕吐、腹泻,双侧扁桃体二度大,可见化脓性,空腔粘膜可见疱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4.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18.42x10
4、9/L 中性细胞比87.9%淋巴细胞比率4.4%(2)血生化:钠134 mmol/L 葡萄糖9.23mmol/L 乳酸脱氢酶244 U/L c反应蛋白9.01mg/L 镁0.66mmol/L (3)颅脑CT未见异常。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根据该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出如下护理根据该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出如下护理诊断诊断 (1 1)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意识障碍有)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意识障碍有关。关。(2 2)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时,可能发生)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时,可能发生跌倒或咬伤有关跌倒或咬伤有关 (3 3)体温过高:与感染或惊厥持续状态有关。)体温过高:与感染或惊
5、厥持续状态有关。(4 4)营养失调:与扁桃体炎症进食差有关。)营养失调:与扁桃体炎症进食差有关。(5 5)潜在并发症:与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有)潜在并发症:与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有关。关。1、窒息(1)观察病情,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抽搐见于全身性或局限性,做好抢救准备。(2)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引起呼吸不畅时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3)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4)遵医嘱给予控制惊厥发作的药物。2、有受伤的危险(1)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咬伤。(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时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
6、叫。护理措施:3.体温过高(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 分钟,衣被应冷暖、松紧适度,以利于散热。(2)让患儿卧床休息,以利于机体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骤升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4)高热者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5)出汗后及时给患儿更换衣物,并适度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6)加强口腔护理。(7)饮食护理。(8)心理护理。4.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及神志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惊厥发作时,注意观察惊厥的类型、发作间隔时间、持续时间、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
7、应措施。出院指导 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经过各种方式与途径让家长了解惊厥的预防措施。(1)房间经常开窗通风,及时增减小儿衣服。(2)保证小儿足够的营养与水分。(3)较大的儿童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力。(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外伤。(5)示范止惊的措施和物理降温方法,告知家长若患儿惊厥急性发作,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喂水,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偏向一侧,衣领松开,用柔软干净的布包住竹筷放入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伴有高热时可用冷湿的毛巾冷敷、温水擦浴等。如果痉挛不能停止,引起呼吸停止,应立即送医院。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外感时邪所致。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为特征。小儿感冒以发热为主
8、症,常兼夹痰、夹滞、夹惊之症,表里、寒热的传变较快,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互见。本病发生于四时,感四时时令之气而病者,称四时感冒,以时令划分,具体来说即冬寒、春温、夏署、秋燥。因此,辩证应着重于时令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气候骤变之时,小儿不慎感触,即可发病。中医认识 风寒感冒证 多见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或气候突然变化,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其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咳声重浊,口不甚渴,咽不甚红,或见喉咙不适,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象浮数而紧,指纹浮露泛红。恶寒恶热之症年龄小的患儿多不能自述表达,应从患儿的形态表现上去诊察:若偎依母怀,喜衣就暖,不愿依门当户,多是恶寒畏风之症;反之,
9、若扬手掷足,不欲衣被,体热燔灼,多是恶热。应治以辛温解表,疏风散寒。施护:(1)发热恶寒无汗时加盖衣被,可放置热水袋,喂饮姜糖水、葱白萝卜汤,以促汗排出,切记大汗。应注意保暖,加强休息,多喝热稀粥和热水。高热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防毛孔闭塞,邪无出路。注意病儿保暖,室温宜偏高,以防止冷风吹袭。(2)头痛鼻塞,鼻流清涕,喷嚏者,可用按摩或针刺太阳、印堂、百会、迎香等穴,以疏风利窍。(3)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忌生冷和酸性食物。(4)辛温解表,中医方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中药汤剂宜趁热喂服,服后给热饮料以助药力,并加盖衣被,令安静入睡,取微汗出,以驱邪外出。忌大汗出,忌汗出当风。风热感冒证 见于四时,
10、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症见发热恶风,或不恶风,有汗而少,头痛鼻塞,流浊脓涕,咳嗽痰稠,咽红或肿痛,口干而渴,舌边或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感冒症状与风寒相对应,小儿感冒风热者多,也有初郁风寒,但小儿纯阳之体,易于化热,若表寒化热,也可表现为风热之症。应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施护:(1)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时,室温不宜过高,室内宜通风,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加重病情。(2)鼻塞,鼻流浊涕,喷嚏者可针刺迎香穴,以通鼻窍。咳嗽者可服麻杏止咳糖浆,忌梨膏。痰稠色白或黄,痰多喉鸣者,宜定时拍背,以利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器吸出,多饮萝卜汤,以消食化痰。(3)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
11、生痰之食物。(4)中医治法为辛凉解表,中医方药用银翘散加减。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药后病情变化。咽红肿痛,口干渴时,鼓励病儿多饮银花大青叶水、糖盐水、菊花芦根水等。署湿感冒症 多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夏秋之交,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症见发热汗少,头痛身重,困倦嗜睡,纳呆便溏,胸闷泛恶,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口渴不多饮,面色苍黄,表情淡漠,舌苔白而满布或滑腻,舌质偏红,脉浮濡而数。暑湿郁表,清阳受遏,脾胃气体受阻。应治以芳香透表,清署利湿。施护:(1)室内要凉爽通风。避免贪凉而在露天睡眠,以防重感署邪。(2)高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可用温水毛巾擦身,并喂饮薷香佩兰水,必要时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穴以泄热
12、。头昏身重呕恶、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口渴烦心、食欲不振,或有泄泻、小便短黄,可行刮痧疗法,以散暑热。(3)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食品,多喂服绿豆汤、西瓜汁、芦根水等,以清热祛署。(4)中医治法为清署解表,中医方药用新加香薷饮加减,中药汤剂宜轻煎,多饮,宜微微出汗,使署邪从表而解。风燥感冒症 见于秋季,为风燥之邪所伤。症见发热或不发热,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喉痒声嘶,鼻唇干燥,甚则皲裂出血,舌干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而浮。此证风燥犯表,肺卫受伤,故有肺卫表证。燥与热同类,故有类风热表证。初秋伤燥,暑热未尽,为温燥。深秋伤燥,冬寒渐见,为凉燥。应治以疏风清燥,养阴润肺。施护:(1)
13、室内应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温度适宜,避免烟尘及异物的刺激。(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及生冷之品。(3)咽干、喉痒,可给针刺尺泽、肺俞、合谷等穴位。(4)中医治法为养阴润肺,兼清余热,中医方药用沙生麦冬汤,中医汤剂宜温服。健康指导(1)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气候适宜时应多晒太阳或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提倡愣说洗脸和沐浴以提高耐寒能力。(2)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冷暖调摄,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避免与感冒人群接触,感冒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外出需戴口罩。(4)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反复发作感冒病儿应注意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或用黄芪69克,每天煎服,连用23个月,可减少感冒发作次数,增加免疫力。(5)居室经常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每天可用食醋50毫升,加水熏蒸20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谢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