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亦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亦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的反映,的反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动力。一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说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贷年
2、在张贷年在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一文中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文中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础,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是(1)刚健有为;(刚健有为;(2)和与中;()和与中;(3)崇德利)崇德利用;(用;(4)天人协调。)天人协调。许思园在许思园在论中国文化二题论中国文化二题一文中一文中“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由”。刘纲纪在刘纲纪在略论中国民族精神略论中国民族精神一文一文中认为,中国民族精神包括理性精神、中认为,中国民族精神包括理
3、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和应变精神四个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和应变精神四个方面。方面。司马云杰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一文中认为,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尊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二、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二、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财富神财富 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内核的。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贵
4、和持中,崇尚礼仪、贵和持中,崇尚礼仪 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4、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忠孝传家,勤俭持家 5、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民为邦本,平均平等 6、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求是务实,豁达乐观、求是务实,豁达乐观 9、天人合一,物我相亲、天人合一,物我相亲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达到自我实现,从儒家文化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达到自我实现,从而使人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这种自我价值和而使人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这种自我价值和意义实现的感觉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意义实现
5、的感觉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大度,意志刚强坚韧,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远己的责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
6、是很远吗吗?)。弘毅,朱子注云:弘毅,朱子注云:“弘,宽广也。毅,强忍也。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周易 意谓:天道运行刚劲雄健,相应于此,君子意谓:天道运行刚劲雄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应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树立远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勤于
7、学习,努力工作,志向,培养高尚情操,勤于学习,努力工作,为报效祖国与造福人民而不懈奋斗。为报效祖国与造福人民而不懈奋斗。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孟子 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孟子 梁惠王梁惠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江海。荀子荀子 劝学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8、,毁于随。韩愈韩愈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李白 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言太史公自序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左丘失明,厥(乃,于是乃,于是)有国语;孙子膑)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反映了中华反映了中华 民族愈是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忍不拔的意志。“
9、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息的典范。大禹治水大禹治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孙子膑脚,兵法修兵法修列列;出自司马迁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鞠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鞠躬尽瘁,不息奋争。诸如“剑外忽传收蓟躬尽瘁,不息奋争。诸如“剑外忽传收蓟j 北,初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
10、诗书喜欲狂”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杜甫:蜀相蜀相)、“遗民忍死、“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陆游:关山月关山月)式的感慨;式的感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陆游:示示儿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苏轼:江城子密州江城子密州.出猎出猎)式的雄心。都是以高度的自信自尊式的雄心。都是
11、以高度的自信自尊而表现出的自强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表现出的自强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精神,以及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精神,以及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精神。的精神。2、贵和持中,崇尚礼仪、贵和持中,崇尚礼仪 论语论语学而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中庸中庸第一章开篇曰第一章开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12、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人们的感情主要有喜怒哀乐,这些没意思是说,人们的感情主要有喜怒哀乐,这些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有表露出来的时候(这时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这时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偏不倚的境界)称为)称为“中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然常理、社会法度(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称)称为为“和和”。“中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中和者,是天下人
13、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中和者,天地各在其位生生不息,万物各得其所成长发育。天地各在其位生生不息,万物各得其所成长发育。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
14、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贵和持中,贵和持中,实践中庸之道。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在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中庸”最早见于“中庸”最早见于论语论语。孔子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论语雍也雍也)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
15、化的这种中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风和人格境界。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执中守正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就
16、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寻求适度,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中致和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通权达变,随机应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因时制宜,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与时俱进。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中华民族是坚持正义、勇于追求真理、崇中华民族是坚持正义、勇于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的民族。尚气节的民族。已成为人们心理素质内容之一的已成为人们心理素质内容之一的“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等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等人生价值准则,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并生价值准则,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并身体力行的。孟子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与孔身体力行的。孟子的“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