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1.在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 2.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8 3.接受新华社专访: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再创新“徽”煌11 4.接受经济日报专访:开好顶风船打好主动仗14 5.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7 6.新春贺词22 7.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4 8.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27 9.坚持扬皖所长携手共进服务国家战略走深走实28 10.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凝聚建设新阶段现代化 美好安徽磅礴力量33 11.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谈生态文明建设37 12.在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上的
2、讲话41 13.在首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开幕式上的致辞44 14.百年安徽正风华 薪火相传再出发46 15.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50 16.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53在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1月7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总结防汛救灾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经验, 隆重表彰为防汛救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
3、当,焕发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高昂斗志,凝聚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而不懈奋斗。 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经历防汛救灾斗争的参与者、奋斗者、 奉献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安徽防汛救灾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在这场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陈陆、王松、帖克艳、张成武、甘磊等同志,表示深切思念! 同志们、朋友们! 去年汛期,我国江南、华南、西南等多个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安徽的汛情灾 情尤为严重。我省先后发生1
4、0次强降雨过程,梅雨期之长、暴雨日数之多、累计雨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均为历史罕见,长江沿线告急、淮河堤防吃紧、巢湖水 位突破历史、新安江洪水来势迅猛,全省共有54条河湖超警、30条河湖超保、16 条河湖发生超历史洪水。 汛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这场斗争,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用“四个没有”对我省防汛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这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极大地鼓舞了安徽人民的士气,极大地坚定了夺取防汛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
5、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扛牢责任、一线出征,全力打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责任制,以战时思维、战时标准、战时状态、战时纪律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及时转移安置危险区域人员132.9万人,实现安置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有卫生防疫,坚决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省级负责同志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先后4轮赴一线检查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指守土尽责、尽锐出战,全力以赴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
6、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果断决策、精准调度,全力打好江河湖库安澜保卫战。越是非常时期越需硬核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精准发力。我们统筹防汛与抗疫“两个战场”,实施长江、淮河、巢湖“三线作战”,做好预案、队伍、物资、蓄滞洪区“四个准备”,综合运用拦、蓄、泄、分、滞、排 等措施,科学调度大型水库、闸坝、泵站等骨干工程,“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 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蒙洼蓄滞洪区累计蓄洪3.75亿立方米,长江、淮河流域先后启用11个蓄滞洪区,巢湖主动启用9个万亩大圩,为保护流域安全度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强基固坝、严防死守,全
7、力打好重要防洪设施保卫战。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我们全面加强干堤、城市大堤、庄台、保庄圩、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加大巡堤查险的力度、密 度、宽度、频度,建立领导干部、抢险救援兵力、专业技术力量、施工队伍“四 位一体”工作机制,构筑起防洪保安的铜墙铁壁。全省各地日参加抗洪抢险人数 高峰时达31.4万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出动2.6万人,民兵预备役出动17.9 万人次投入防汛救灾,消防救援总队出动指战员2.1万人次,公安机关出动警力26.6万人次,加固堤坝1189公里,处置险情2325处,姜唐湖蓄洪区戴家湖闸重大险情处置入选应急管理部“2020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面对历史
8、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力打好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保卫战。恢复重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防汛救灾全面胜利。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部署启动水毁设施修复、农业生产恢复、一揽子救助政策、防范因灾致贫返贫和谋划建设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四启动一建设”工作,抢通公路2051条、架设供电线路3182公里,修缮水毁住房1.8万户,完成补改种面积396.3万亩,全省无一人因灾致贫返贫,受灾贫困群众和边缘户产业发展、饮水安全等问题全部解决,在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内涝治理等领域规划建设了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重大项目,防灾减灾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防汛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同志们,朋友们!
9、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场波澜壮阔的防汛救灾大战,没有烽火和硝烟,却有生与死的考验。在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全省上下涌现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谱写出一曲曲气势恢宏的抗洪赞歌,演绎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动人场景,每每想起都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每一时刻都值得载入史册、 永远铭记。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崇敬的是,伟大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浓浓牵挂,顶着炎炎烈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一线人员、先进典型和部队官兵,他对受灾群众说“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 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他对牺牲同志家属说“你 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10、,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他对党员干部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饱含对安徽人民的亲切关怀,彰显亲民为民的深情大爱,必将鼓舞和鞭策着千千万万 江淮儿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赞叹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的使命担当。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的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全省6.3万个基层党组织、59.5万名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5762个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战斗队,各级设立1.7万个党员责任堤、1.64万个党员突击队、1.6万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
11、、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 广大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巡查防守,不眠不休转移群众,不遗余力抢修堤防,不辞辛苦推进灾后重建,用逆行者的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用冲锋者的姿态筑起了“红色堤坝”,用守护者的辛劳换来了江河无恙。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洪水可以淹没万顷良田,但淹没不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斗志;洪水可以摧毁千房 万屋,但摧毁不了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的信念。我们不能忘记,蒙洼蓄洪区2000多名父老乡亲拖家带口、连夜撤离,用家园变泽国的无私壮举擦亮了金光闪闪的王
12、家坝精神;我们不能忘记,受灾群众面对洪水没有惊慌失措,失去家园没有消沉 悲观,而是不等不靠、奋力自救,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生动诠释了新时期江淮儿女的刚健风骨;我们不能忘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汗往一处流,社会各方面踊跃捐款捐物,共将涓滴之力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 在这场英勇坚毅的斗争中,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人民子弟兵舍身忘死、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倒海翻江卷巨澜,千军万马战犹酣。从大江南北到淮河两岸,从新安江重镇到巢湖之滨,从激战颍上戴家湖到加固枞阳防洪墙,从护航歙县高考到坚守无为大堤,从爆破滁河堤坝到封堵怀宁大圩决口,哪里有险情,哪里任 务最艰巨,哪里就有人民
13、子弟兵星夜兼程、战风斗雨的飒爽英姿。洪流滚滚,如 椽巨笔1公众号整理,他们为百姓利益冲在最前,浊浪滔滔,他们为家国安危战 斗到底。在他们中间,有的为搜救被困群众壮烈牺牲,有的在转移灾民中英勇负 伤,有的连续作战轻伤不下火线,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苍生,用血肉之躯铸起了冲不垮的钢铁长城,用英勇壮举证明了无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同志们,朋友们!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考,带来的是冲击更是奋起,赢得的是进步更是信心,我们在危急中凝聚、在磨难中成长、在风雨中前行,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创造了重要经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防汛救灾的重大胜利昭示我们,以习近平同志为
14、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战胜洪涝灾害的根本保障,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场大战大考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英明决策、科学指挥,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把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防汛救灾的重大胜利昭示我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战胜洪涝灾害的重要法宝,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
15、然灾害。我们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积极协调人水地关系,坚决杜绝“人水争地”“水退人进”现象,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兴水、防灾减灾有机结合。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探索和把握自然规律,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就一定能够实现江河安澜、河畅湖清、绿水青山。 防汛救灾的重大胜利昭示我们,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战胜洪涝灾害的坚实基础,必须加快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重大工程是防御洪水的重器。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一规四补”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了长江干堤加 固、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重要堤段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河道疏浚等一大批骨干工程,为夺取防汛救灾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 质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加快健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水利供 给保障水平和质量,就一定能够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上赢得主动。 防汛救灾的重大胜利昭示我们,同洪水搏斗中孕育的伟大精神是战胜洪涝灾害的深厚伟力,必须坚定不移传承好、发扬好。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在这场防汛救灾战斗中,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广大军民同舟共济,洪水高一尺、斗志高一丈,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善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信心所在,是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