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1637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2011年.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染病护理学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1、了解传染病学的一些名词、概念。、了解传染病学的一些名词、概念。2、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因素,、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因素,传染病的特征、防治原则。传染病的特征、防治原则。传染病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各种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和寄生虫寄生虫感染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许多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许多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在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致使人类健康。在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致使多种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

2、疫等流行十多种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流行十分猖獗,造成重大灾难。分猖獗,造成重大灾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取得了很大成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但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出血热等,每年发病率仍较高,有时还出现暴发出血热等,每年发病率仍较高,有时还出现暴发流行;有些已被基本消灭或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流行;有些已被基本消灭或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和流行。病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和流行。艾滋病

3、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禽流感、军团病军团病、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霍乱霍乱和和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等,其中以艾滋病最引人们注目,目前,已等,其中以艾滋病最引人们注目,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第一节 感 染 与 免 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感染(infection),曾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病原体、人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环境三个因素。二、感染过程的表现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在人体内寄生过程中,由于病原体的致病

4、力和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染过程。(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二)隐性感染(二)隐性感染(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四)病原携带状态(四)病原携带状态 (五)潜伏性感染(五)潜伏性感染(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多种体液成分的溶菌多种体液成分的溶菌/杀菌作用、杀菌作用、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均能使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或均能使病原体在体内被

5、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或肾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病状。肾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病状。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大多数隐性感染者,病原体被清除后可大多数隐性感染者,病原体被清除后可获免获免疫疫,使免疫人群扩大。但少数人未能形成足以清,使免疫人群扩大。但少数人未能形成足以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力,则转为除病原体的免疫力,则转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而成为,而成为传染源。传染源。(二)隐性感染(二

6、)隐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的组织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变化和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数病例在疾病痊愈后体内病原体被消灭,人多数病例在疾病痊愈后体内病原体被消灭,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体获得一定免疫力。少数显性感染者转为病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少数显性感染者转为病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四)病原携带状态(四)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带虫者。病原携带一般分为病原

7、携带一般分为健康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潜伏期携带者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各种携带者都可因排出病原体而成为传各种携带者都可因排出病原体而成为传染源染源。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时,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防御功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繁殖,引起发病。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带状疱疹、疟疾、结核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等。(五)潜伏性感染(五)潜伏性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在感染过程中人体免

8、疫反应在抵御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病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病原体的病原体的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数量、变毒力、数量、变异性异性和和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等在感染过等在感染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反应保护性免疫反应(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有利于有利于抵御病原体入侵和消灭病原体抵御病原体入侵和消灭病原体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免

9、疫非特异性免疫与与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免疫两种。两种。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作用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作用 1、天然屏障天然屏障:皮肤粘膜、血脑屏障和胎盘:皮肤粘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屏障等;2、吞噬作用吞噬作用: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巨噬细胞系统,包括游游走性的大单核细胞、肝、脾、骨髓、淋巴结中走性的大单核细胞、肝、脾、骨髓、淋巴结中固定的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固定的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3、体液因子体液因子: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和干扰素等。酶和干扰素等。(一)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 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10、而产生的免疫。感染感染和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通过特异性免疫是通过细胞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和细胞)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细胞)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二)(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T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致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致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和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

11、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菌、麻风杆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白细胞再次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白细胞再次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如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如IgG、IgM、IgA、IgD、IgE等。等。(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意义。有早

12、期诊断意义。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IgG在体内含量最高,占免疫球蛋白的在体内含量最高,占免疫球蛋白的80,能通,能通过胎盘,是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丙种球蛋白及抗过胎盘,是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丙种球蛋白及抗毒血清的主要成分毒血清的主要成分。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倒粘膜上的局部抗体。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倒粘膜上的局部抗体。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及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决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决

13、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和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 是指有病原体已在是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并能将其将其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如各种传染的人和动物,如各种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等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等。(二)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空气、飞沫、尘埃 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

14、感冒。2水、食物、苍蝇水、食物、苍蝇 常引起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等。常引起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手、用具、玩具 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如白喉),也传播消化道传染病,也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如伤寒、痢疾、霍乱等痢疾、霍乱等)。4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经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虱、螨等)叮咬后感染,如疟疾、流行经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虱、螨等)叮咬后感染,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5体液、血液、血制品体液、血液、血制品 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

15、6.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产道、母婴密切接触等,如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通过胎盘、产道、母婴密切接触等,如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7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与传染源直接接触,如狂犬病、皮肤病。另外,当芽胞菌与传染源直接接触,如狂犬病、皮肤病。另外,当芽胞菌(炭疽、破伤炭疽、破伤风风)、幼虫、幼虫(钩虫钩虫)等污染土壤或水时,土壤和疫水便可成为这些疾病的传播途等污染土壤或水时,土壤和疫水便可成为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径。(三)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易感者占某一特定人群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占某一特定人群的比例决定该人群

16、的易感性。易感者增多时易发生传染病流行。易感者增多时易发生传染病流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化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性的影响。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一、基本特征 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也是用作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1、有、有病原体病原体 2、有、有传染性传染性 3、有、有流行病学的特征流行病学的特征 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4、有、有感染后免疫感染后免疫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引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起的,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能够发现病原体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能够发现病原体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病原体也是构成传染的重要因素。病原体也是构成传染的重要因素。(一)有病原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