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法系统司法行政总结 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效劳大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执法、执业为民,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系统共有7个集体8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24个集体59位个人受到厅局级表彰,其中市局荣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宣部、司法部表彰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年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市公证处荣获市“十佳市级办事窗口称号并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为民效劳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清市公证处荣获“全国优秀公证处称号。 一、狠抓化解社会
2、矛盾纠纷不放松,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人民调解法公布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攻坚活动,加强“两会、“两节及省、市党代会召开期间矛盾调解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42479件,已调处矛盾纠纷4020232件,调处成功38117件,调解成功率95%,无出现民事纠纷转刑事案件和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全市“12348 共接受 咨询、接待来访群众1.4万人次。二是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实行政府购置人民调解效劳,全面建成12个县(市)区人民调解中心,打造衔接大调解的重要平台。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351名,
3、壮大了我市人民调解员队伍,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推进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根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在卫生、国土资源等矛盾多发行业中的全覆盖。三是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贯彻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指导意见,在XX县区、XX县区先行先试检调对接机制的根底上,11月11日,联合市检察院召开了全市检调对接推进会,在全省九个地市中第一家启动检调对接工作,尝试刑事和解制度,拓宽人民调解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健全完善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去年全市共接访医患纠纷投诉296件,其中市医调中心接访医患纠纷投诉172件(涉及患者死亡的重大纠纷68件),立案81件,结案75件,结案率92.6%。市医调
4、中心在现场应急处置、疏导患者情绪上始终保持中立第三方角色,为我市创立“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了有益的实践。32字工作方法(迅速反响,冷静介入;引导调解,预防激化;坚持原那么,灵活处置;案结事了,不留尾巴),受到省委书记孙春兰、省委副书记陈文清等领导及中央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狠抓基层根底建设不放松,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开展后劲 加强基层根底建设是司法部、省司法厅一项长期性的战略部署,是夯实司法行政开展后劲的有力举措。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抓基层、打根底的思路,扎实推动基层根底建设。一是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有新成效。去年推进48个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其中新建合建的26
5、个,已完工2023个,已开工15个,未开工1个;购置、调整和改扩建的22个,已完工16个,已开工5个,未开工1个。实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点制度,包干督导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市局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司法局加大了与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国土资源和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抢抓工期、抢抓进度,把司法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司法所队伍建设有新成效。严把人才“进口关和“质量关,采取公务员招录、接收军转干部和调任等方式,配备司法助理员342名,编制使用率94.2%,专项编制使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全力推动副科级司法所长配
6、备工作,市局屡次向市委组织部作专题汇报,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已配备副科级所长128名,配备率74%,比202223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比。 三、狠抓社会管理创新不放松,进一步消除不稳定因素 创新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两类特殊社会群体的监督、管理及帮教工作。一是社区矫正工作更加标准。刑法修正案 (八)使社区矫正制度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7169人,解除矫正2994人,重新犯罪13人,重新犯罪率0.18%。市局增设社区矫正处,鼓楼等6个县(市)区司法局成立了社区矫正科。招录社区矫正工作者317人,社区矫正专项经费按照社区矫正人员人均1500元标准列入县(
7、市)区财政预算。认真开展日常矫治、监管及公益性劳动,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会同公、检、法等部门制定标准性文件5件,进一步标准、统一社区矫正制度。其中市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行为处分方法出台以来,63名服刑人员受到治安拘留处分,41名缓刑罪犯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在全省率先实行非监禁刑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各县(市)区司法局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对1138名刑事案件被告人实施审前社会调查评估,评估报告采信率99%,实现社区矫正向审前延伸。二是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共有安置帮教对象20238人,其中刑满释放16335人、解除矫正2313人、
8、解除劳教1490人。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下,市局在全省率先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实体“市曙光中途之家,解决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从监所接回机制,推动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建设,已建安置帮教就业基地28个,安置就业157人。各县(市)区还出台了对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企业予以资金补助的鼓励性措施。 四、狠抓法制宣传工作不放松,进一步增进法治城市气氛 探索法制宣传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拓宽宣传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一是做好“六五普法启开工作。成立了市法制宣传机构,完善领导体制和工
9、作机制。会同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市“六五普法规划,并被市委、市政府批转。8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2023月2023日,组织召开“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发动部署大会,启动了新一轮普法工作。二是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了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工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活动,推动法治社区信息化公共效劳平台等法治文化载体建设。不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组织以“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法治论坛,提高了我市法治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司法行政自身宣传。制定市司法行政系统新闻报道考评方法,深入开展主题、典型、成果宣传,扩大了司法行政知名度,树立队伍的
10、良好形象。加大与党委宣传部门、中央驻榕和省市级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重点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深度挖掘司法行政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集中开展专题性、连续性的宣传报道。去年全系统共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发新闻报道1560篇,其中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媒体27篇,日报、法治今报省级媒体285篇,日报、电视台等市级媒体1248篇。 五、狠抓律师工作不放松,进一步促进律师业健康开展 市领导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徐凡新出席了市律师协会换届选举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去年全市律师共担任法律参谋1186家,办理各类案件13000多件,收费2023136万元,比增25%。一是加强律师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律
11、师事务所、律师年检注册工作,共对98家律师事务所751名律师进行年检、注册登记。标准律师执业准入制度,加强对申请执业人员实习的管理、考核工作。举办了第二届律师论坛、资本市场与法律效劳沙龙等培训班,邀请了著名法学家游劝荣等专家授课,圆满完成了律师业务轮训工作任务。二是开展涉法信访法律咨询工作。律师坚持每周参与涉法信访接访工作,共接待信访2300多起,接待法律咨询2.8万人次,依法疏导和帮助上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受到群众和信访部门的好评。三是改善律师执业环境。为全市律师建立“律师职业责任险,防范化解律师执业风险。市局、市律协积极与公、检、法等部门沟通协调,着力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市律协联合市
12、法官协会、市检察官协会举办了羽毛球比赛等联谊活动,促进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的良性互动。 六、狠抓公证业务不放松,进一步拓展公证工作领域 去年,全市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9.8万件,占全省一半以上,收费5032万元。其中办理国内民事公证3万多件,涉外民事公证12万多件,涉港澳公证近202300件,涉台公证1.5万多件。一是效劳保障中心工作。围绕南台新城、王庄旧城改造、马尾新城建设等城市重点建设工程,指派公证员深入现场,受理证据保全、继承等公证事务,促进重点工程、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罗源、闽清、永泰等公证处积极为农民、渔民办理承包合同、小额贷款合同、山林、滩涂承包招投标现场监督等经济公证,为我市农村经
13、济开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大业务建设。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国家金融危机等国外形势的影响,我市传统涉外公证业务滑坡。组织优秀公证员到厦门学习经济公证业务,奋力开拓经济、民事等公证类型。全市经济公证收费661万元,占总收费13%;鼓楼等8家公证处实现了经济公证零的突破;市公证处毛维旺副主任办理的经济公证,单笔收费达150万元。推行新的定式公证书格式,针对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关于适用假设干问题的解释 (三)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调整业务规程,标准公证程序。三是认真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年全市公证质量检查共抽检1479个卷宗2688件公证文书,检查结果优秀率为66.4%,良好率31.
14、7%,合格率1.9%,没有发现错证、假证及不合格证。9家公证处与当地效能办进行监控联网,促进提高窗口效劳水平。 七、狠抓法律援助工作不放松,进一步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全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685件,比增7%,接待群众法律咨询8292人次。一是开展为民效劳便民窗口建设。投入资金74.5万元,改建、扩建法律援助便民窗口,80%的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在一层、临街地点。设置led显示屏、智能排队叫号机及无障碍等配套设施,提升法律援助窗口效劳水准。二是扩大工作覆盖面。将医疗纠纷、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等62类案件纳入法律援助受理范围。扩大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的受案范围,对月收入950元以下以及农民工或因突发事
15、故无力支付法律效劳费用等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使在榕务工的农民工享受到更大范围的法律援助。三是开展专项创立活动。精心准备省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迎检工作,受到考评组的好评。同时,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培训,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检查,提高办案质量,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到位。 八、狠抓司法鉴定、国家司法考试工作不放松,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 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各类鉴定25799件,业务收费共2278万元,比增2023%。其中法医类15746件占61%、交通车辆事故类6326件占24.5%,其他占14.5%。开展了13次专项检查活动,组织了181名司法鉴定人参加全省司法鉴定人法律知识考
16、试,新申报的12名鉴定人已通过省司法厅培训。 按照全国“四最“四严的要求,认真开展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去年考区共有4142人报名,参考3455人,成绩合格的有741人,合格率17.9%。 九、狠抓队伍建设不放松,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和形象 始终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发动部署大会、领导干部宣讲、集中培训、撰写心得体会、观看中央政法机关荣耀传统教育报告会录像片、举办演讲征文比赛和唱红歌等各种方式,推动“发扬传统、坚决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加强组织人事工作。市局机关提任、转任科级干部8人次,交流轮岗干部22人,增强队伍活力。考察复核9个县(市)区司法局拟任免的领导班子成员15名,配强了基层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