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学类高校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意义和必要性陈建秋 沈卫阳 陈家全 张景环 陆 涛摘 要:针对当前药物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而环境和药学的双料人才相对匮乏的现状,提出药学类高校设置环境专业的必要性。本专业应着重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熟悉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上以监测、评价和治理为重点。在就业环节上,突出学校的药学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资源。加强师资体系建设,促本钱校相关专业教师的转型、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以及专家学者的外聘等。关键词: 药学类高校;环境专业;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3)12-123-02近年来,由于自然界自身演替和种种
2、人类活动干扰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如酸雨,台风,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已日益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因而,研究自然环境本身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而科学引导人类活动良性使用环境,采取环境友好策略,从而实现人类生存、开展和繁衍的可持续开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类急待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下迅速开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开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开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环境科学技术是21世纪解决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开展事
3、关人类社会未来生存与开展的大计,其自身的开展及相关产业的兴起将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开展提供新的动力。药物是药学类高校的核心研究对象,包括人药、农药、兽药在内的各种药物,其研发、生产、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等诸多环节,无不渗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药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具有一般性环境问题的特征,又因其与人类活动的密切相关以及药类化合物的特性而有着较突出的专业性。因而,在药学类高校独立开设环境专业,针对药物的特殊性专门研究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药物环境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环境类专业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开展前景基于可持续开展的需要,环境问题
4、已成为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环保产业是当前世界公认的八大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上升为世界性的政治问题。环境类专业成为国内外各大高校或科研机构,尤其是那些较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设立频率较高的专业之一。例如,在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的89所成员高校中,设立环境专业的高校即占41%,达33个,且多分布于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迈克基尔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1。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开始设立环境本科专业以来,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中科院等综合或工科高校3、研究所亦纷
5、纷成立环境系并根据研究方向细化设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管理等各专业或研究方向。以环境工程为例,目前全国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149所2。从培养层次来看,国内外均形成了比拟完备系统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体系,为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科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从目前来看,环境相关单位的人才缺口相当大。总体来说,环保行业就业范围既广,人才需求量也大,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因而是具有开展前途的新兴行业之一3。毕业生主要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如:担任大中专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中央和地方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和相应的环保产业。近年来,
6、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的加大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持续增加。统计显示,就江苏省为例,环境类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高校非师范本科分科类前列:2003年环境保护类就业率达98.42% ,2022年环境保护类就业率达98.75%4。二、开设环境科学专业是药学高校拓宽学科、加强自身开展、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药学类高校以药物为核心传授和研究的对象,一种药物化合物从设想研究产生到实现其在医疗卫生或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中间必然涉及化学、生物、农学、工程、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的协调运用,作为一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药学高校,不仅仅需要突出其药学教学研究特色,而且有必要在师资力
7、量和专业设置方面尽可能保证理、工、文、管、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开展。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自身的开展需要。环境类专业已经在全国大多数综合性院校得以开设,然而专注于药物环境影响方面研究的药学类高校却并不多见。目前,制药业是我国6个重污染行业之一5,近几年来,制药工业特别是原料药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不绝于耳,其对环境产生的破坏非常严重,2022年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工业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中,医药企业就占到了117家6。制药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治理本钱高、治理难度大,始终是制约制药工业可持续开展的顽疾。目前多数制药企业被“三废问题困扰,亟需既懂药学又能同时胜任“三废治理的专门技术
8、人材,由于药物的大量使用,经过代谢、排放后进入环境介质,其环境生态影响突显,深入研究转换机理、扩散方式和环境效应成为重点。因而在药学类高校,特别是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药科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既有深远的意义,也有较好的社会应用前景。对环境和药学双料人才的培养,能够解决制药工业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开展、实现国家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效劳,满足社会开展的迫切需求。三、设置药学类环境专业的实施分析1、药学高校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中的系别或专业设置,归根到底是效劳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并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效劳社会,完成其教育职能。根据当前环境药物污染状况较
9、为突出,而既通晓药学知识又熟悉环境相关科学技术的人才缺乏的现状,药学高等院校应积极承当起药学环境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任务。基于这一目标,药学类环境专业应着重于几个培养方向:针对制药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特殊性,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熟悉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人才,从事工艺改良、药厂环境管理与监测、污染分析与治理等工作;培养研究在区域水、土和生物环境中污染物质(尤其是药物)的迁移转化机理及生态效应的科研工作者;涉及食品和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药物残留分析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药学高校环境专业的培养方案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底。针对药学环境人才的培养目标,希望初步引导学生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制药环节,把药学的理论及相
10、关知识应用于环境保护,在课程设置上表达监测为始、评价为重、治理为目的的原那么,着重培养制药企业环保人才,研究药物的环境影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开设以数、理、化、计算机和外语为主的根底课程,进入专业课程阶段后,主要学习以环境、生态为主的环境科学类课程和以环境工程、污染物控制工程为主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外加环境评价、环境法等政策法规类课程,通过专业课实验和环境科考等教学实践环节训练,并穿插相关药学课程的教育,培养能从事工艺改良、药厂环境管理与监测、污染分析与治理等工作的人才。在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以环境科学为根底,结合环境工程,表达药学特色,贯穿“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办学方针。同时,在教
11、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社会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老师的课题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独立承当小规模的科研任务。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研可强教,教亦助研。硕士、博士高学历研究人才的培养,不但为高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推进相关科学技术的提升开展 7。针对药物环境污染的特点,药学类高校中环境专业在加强根底教学环节外应选择适宜的科研方向:(1)环境监测与分析:以分析化学知识为根底,转换分析监测对象(以环境样品为主),注重提高分析检测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关注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研究;开展分析新方法等。(2)水污染控制与处理:结合药厂的废液处理,研究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
12、术;制药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膜别离技术在药厂水处理中的应用;新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出台给制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寻求实用、有效、本钱较低的医药废水处理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全国医药行业的节能减排开展新模式。(3)环境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物微生物净化机理和生态复垦模式,探索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如抗生素滥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导致农场周围的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到处都充满着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4)药物环境化学:研究难降
13、解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研究重金属、药物污染物与放射性核素等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行为及生态效应。(5)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研究药物合成生产工艺的改良,尽可能少量使用引起环境污染的化学原料等,加强资源回收从而减少污染源,实现生产工程的节能减排。3、就业与升学毕业生的前途问题就业去向,是关乎学生一生命运的大事,因而是学生本人或其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高等学校固然主要承当人才的培养任务,然而毕业生能否就业、其就业的层次与去向、开展空间等等问题直接关乎学生的前途与高校的声誉,进而决定其招生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而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和面对的问题。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人才
14、培养,在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认清就业观,多方拓展就业渠道与领域。 四、结语药学与环境相结合对于两个专业而言都是新的开展方向,新方向确实定为各自开展提供了新的领域,药学类环境人才的培养为复合型创新教育提供了积极实施模式。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药学类院校能为药学事业的开展和环境可持续开展承当应尽的责任。参考文献:1 郭怀成,邹锐,刘磊. 中加高等环境教育比拟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6):600-606.2 夏文香,李金成. 浅议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J.四川环境, 2002,21(2):89-91.3 郝淳. 环保产业行业管理及行业协会作用的探讨J. 中国环保产业,1998,2:18.4 :/ jsrsrc.gov /html/2022-6/8555.html.5 :/ frrc /xinxiye/html/article_8612.html.6 :/7 宋海农, 王双飞, 黄显南. 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 高教论坛, 2004,1:45-48.作者简介:陈建秋,现为中国药科大学讲师,此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202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