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意与朴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丽克孙假设茜北京时间10月8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是“因为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露易丝格丽克是20032004年度的美国桂冠诗人。从1968年第一本诗集出版,50年间已经出了11本诗集。1993年,她凭借诗集野鸢尾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此外,她还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露易丝格丽克也许是陌生的。2022年,当时已经开始翻译格丽克诗作的柳向阳曾向诗人提出出版中文诗选的建议,但格丽克不愿意。她希望自己的诗集能被一本本完整地翻译出版而不是被编成
2、“诗选。投入写作的几十年间,她从未在美国出版过一本“诗选。差不多10年后,她的原那么多少有了一些松动,当我们看到她的中文版诗集时,是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和月光的合金两本,其中包含了对她创作初期5本诗集的选译和近6本诗集的全译本。格丽克曾经非常直接地对自己第一本诗集头生子的不成熟表示不满,当她谈论起花了6年时间写出的第二本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屋时,她说:“从那时起,我才愿意签下自己的名字。那时,一些评论认为她是罗伯特洛威尔和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充满焦虑的模仿者,是“揭开日常生活的面罩,显露其悲剧性的诗人,被打上的是“后自白派的标签。这种对风格的归类并没有错,“但我看到更明显的是T.S.艾略特
3、和叶芝的影子。诗集的中文译者柳向阳说,虽然格丽克出生在犹太家庭,但认同的是英语传统。她阅读的是莎士比亚、布莱克、叶芝、济慈、艾略特第一本诗集中的鸡蛋:“总是在夜里,我感觉到大海/刺痛我的生命就是对叶芝茵纳斯弗利岛的反写,第二本诗集中的上学的孩子们会让人想到叶芝的在学童中间,第三本诗集下降的形象中的圣母怜子像:“远离/这个世界/和它的哭声,它的/喧嚣指向叶芝偷走的孩子中“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了,你不懂。“从下降的形象开始,格丽克开始将自传性材料写入她凄凉的口语抒情诗里。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中这样写道。反复出现的死亡主题、极少会呈现幸福样貌的爱情、对爱与性的犹疑、诸多的恐惧难免让读诗的人想对她的生活进行探究,但诗人自己其实并不愿诗作充当传记的角色,她努力地在诗以外抹去自己的蛛丝马迹,除了1995年出版的早期4部诗集的合訂本时写过一个简短的“作者说明外,她的诗集中都只有诗。后期的创作中,格丽克开始更多地将个人体验、个人生活写作成一种“范式,生活的碎片在诗作中逐渐抽象化。“格丽克是一位现代诗人,她借用圣经里的相关素材,而非演绎、传达圣经。她在诗歌创作中对希腊神话的偏爱和借重,也与此类似。柳向阳强调说,“她这些诗作经常参加现代社会元素,或是将人物变形为现代社会的普通男女,将神话世界和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