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18336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概述了兴旺国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强调了借国家实施质量工程项目进行高校分领域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人才;模式;高等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1-0202-0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开展阶段后,目前进入主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开展和

2、社会进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 一、兴旺国家的开展得益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欧美日主要兴旺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世界前列,与他们长期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有很大关系,而其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培育手段 美国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如,本科生研究时机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学徒方案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创新工作方案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学分制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常态化的科研培育制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美国高校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科研协作攻关等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训练,开掘国际领先型人才。1

3、另外,学校实施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杰出教学成就奖鼓励教学创新,设立项目研究经费用于教师指导本科生项目 英国教育提倡革新、鼓励创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际顶尖人才,造就了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大学最具特色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方式,通过交流、沟通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英国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展结合起来,以研发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区别于全日制大学的“工业大学的新学校形式,鼓励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3伯明翰大学通过设计产品制造系统设计工程PAMS项目来实施特殊的工程教育。项目以虚拟的公司为平

4、台,工程师由学生担任,以设计一个新产品作为项目任务,任务完成后提交工作报告。通过实施“理论实践理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2 日本的大学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4 综合国际兴旺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气氛创新人才的重要外部环境。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学生去“搞怪或搞“恶作剧,例如,“hack行动产生了黑客。这些“创作成果编辑成册,有的还放进了博物馆,以鼓励学生创新。剑桥、牛津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追问式交谈,一直到学生创意火花出现。“下午茶是剑桥、牛津师生的习惯之一,孕育出许

5、多最大成果。像美国、英国大学强调学生在知识传承的根底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研究,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环境与气氛 二、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问题已经提出了近10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缺少

6、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5 南京大学启用的“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开展路径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本科生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分之后,可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一,执行个性化的课程方案。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6国家物理学根底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训练学生科研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5,政府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给予产学研教

7、学改革更多的空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天津大学7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8依托“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探索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开展。实施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两者互动,倡导师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自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一级课外活动,实施创新、创造与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选拔低年级本科优等生进入创新实验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自主选择学科方向课程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有就是成立创

8、新能力强化班,低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或导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招生规模大都在100人以内,招生门槛高,学生受益面非常窄。清华大学9设立数理根底科学班,大一、大二两年学根底,大三开专题研究课程,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北京大学10通过选拔高考尖子生设立元培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分段式培养,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实验班实施弹性学制以及导师制,强调创新培养。中山大学通过高考成绩选拔100人左右的学生进入逸仙实验班,学生免试本博连读,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全程导学制,促进精英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11通过测评学生成绩,选拔5%的新生进入励耘实验班,采用贯穿式培养,强化技能与综合素质

9、,加强跨专业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2 三、专业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为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在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实施了卓越培养方案,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专门方案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迫切需要,促进高校形成独特的学科特

10、色与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分批立项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校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开展需要。为此,我国许多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通过特色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可持续开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次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四、展望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改观,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极其少数,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和社

11、会开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开展,除了需要原创性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工程应用等各类人才,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针对分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那么成了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在得到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项目支持下,具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需要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开展输送大量的复合产业开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兴旺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

12、.科技与管理,2023,111. 2王延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启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3,2. 3干武东.改革创新是人才开展的根本动力Z.今日浙江,2023,5. 4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3,3. 5唐景莉.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报,2023,8. 6王均义,张序余,陈如松,鞠国兴,金国钧.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23,2511. 7郁道银,常辽华,滕建辅,武星.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 8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3,5. 9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厚根底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ECM,2023,333. 10谈小,沙丽曼,张庭芳,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3,1. 11赖红英,何晓钟.中山大学“逸仙方案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教育报,2023,4. 12虞立红,李艳玲,李敏谊.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