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第三节第三节 胃胃 内内 消消 化化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 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 第六节第六节 吸吸 收收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消化消化(digestion)(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解的过程。消化的方式有:消化的方式有:机械消化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拌和推进的过程。(形变形变)化学消化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
2、食物大分: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质变质变)吸收吸收(absorption)(absorption):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泌和免疫功能。消消化化过过程程示示意意总总汇汇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一般特性一般特性 1 1.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是肌源性的是肌源性的。2 2.兴奋性较骨骼肌低兴奋性较骨骼肌低:因
3、其:因其ATPATP酶活性低酶活性低、钙泵少钙泵少。3 3.较大的伸展性较大的伸展性:因无肌小节和因无肌小节和Z Z线线,粗细肌丝均较长粗细肌丝均较长。4 4.一定的紧张性一定的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是是肌源性的肌源性的。5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对化学(ACh(ACh、酸碱酸碱)物理物理(温度温度、牵拉牵拉)较敏感较敏感。(二二)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1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平滑肌平滑肌RP较小较小(-5050-6060mV)mV),主要由主要由K K+外流形外流形成的;也
4、与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此外成的;也与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此外,静息状态静息状态下的下的NaNa+少量内流和少量内流和ClCl-的外流也有关的外流也有关。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自发地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动,称 为 慢 波 电 位称 为 慢 波 电 位(slow(slow wave)wave)或 基 本 电 节 律或 基 本 电 节 律(basic(basic electricalelectrical rhythm)rhythm)。2.2.慢波电位慢波电位 平滑肌平滑肌RP并并不恒定地维持在不恒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一定水平上,能能够在够在RP的基础上的基础
5、上,慢波电位产生机制慢波电位产生机制:一般认为慢波电位起源于:一般认为慢波电位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ialCajial细胞细胞,可能与生电作可能与生电作用钠泵的周期活动有关用钠泵的周期活动有关。慢波电位作用慢波电位作用: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低AP产生的阈值;是控制胃肠运动的起步电位。产生的阈值;是控制胃肠运动的起步电位。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在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每个慢波电位上的每个慢波电位上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就越大。张力就越大
6、。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刺激:刺激CaCa2 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aCa2 2+内流内流AP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主要作用有:消化液的主要作用有:分解食物中的复杂成分使之便于吸收;分解食物中的复杂成分使之便于吸收;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pH环境;环境;稀释食物,使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与稀释食物,使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与 血浆渗透压接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浆渗透压接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含的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具有保护所含的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具有保护 消化道粘膜的作用,防止物理和化学因素造消化道粘膜的作用,防止
7、物理和化学因素造 成消化道损伤。成消化道损伤。(一一)内在神经内在神经 包括粘膜下包括粘膜下N N丛和肌丛和肌间间N N丛丛,有感觉有感觉、中间和中间和运动运动N N元元,彼此交织成网彼此交织成网。内在内在N N丛释放的递质丛释放的递质有有:AchAch、NENE、5 5-HTHT、NONO、CCKCCK、ATPATP、GABAGABA等等。粘膜下粘膜下N N丛主要调节丛主要调节分泌细胞和血管分泌细胞和血管,肌间肌间N N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二)外来神经系统 胃肠道的外来神经系统 包括: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
8、能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胃肠激素。(一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1.1.分布分散分布分散 2.2.数量巨大数量巨大 3.3.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 4.4.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胺的能力。(二二)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 细胞名称细胞名称 分泌产物分泌产物 分泌部位分泌部位 A细胞细胞
9、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胰岛 B细胞细胞 胰岛素胰岛素 胰岛胰岛 D细胞细胞 生长抑素生长抑素 胰岛胰岛 胃胃 小肠小肠 结肠结肠 G细胞细胞 胃泌素胃泌素 胃窦胃窦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I细胞细胞 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 小肠上部小肠上部 K细胞细胞 抑胃肽抑胃肽 小肠上部小肠上部 Mo细胞细胞 胃动素胃动素 小肠小肠 N细胞细胞 神经降压素神经降压素 回肠回肠 PP细胞细胞 胰多肽胰多肽 胰岛胰岛 胰腺胰腺 胃胃 小肠小肠 大肠大肠 S细胞细胞 胰泌素胰泌素 小肠上部小肠上部(三三)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 1.1.远距分泌: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激素释放后,主要
10、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如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靶细胞发挥作用,如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等。缩素、抑胃肽等。2 2.旁分泌:旁分泌:激素释放后激素释放后,通过组织间液弥散至通过组织间液弥散至靶细胞发挥作用靶细胞发挥作用,如胃窦部或胰岛内的如胃窦部或胰岛内的D D细胞释放细胞释放的生长抑素主要以旁分泌形式对邻近的胃泌素细胞的生长抑素主要以旁分泌形式对邻近的胃泌素细胞或胰岛或胰岛B B细胞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的细胞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的。3 3.神经分泌:神经分泌:VIPVIP、P P物质等可能是神经分泌激物质等可能是神经分泌激素素。4 4.腔内分泌:腔内分泌:还有一些激素释放
11、后还有一些激素释放后,从细胞间从细胞间隙透过紧密连接弥散至胃肠腔内隙透过紧密连接弥散至胃肠腔内,但进入胃肠腔后但进入胃肠腔后的生理意义尚不清楚的生理意义尚不清楚。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一、唾液(一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pH:pH:6.66.67.1(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成分成分:水水(占占99%)99%)有机物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等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无机物(Na(Na+、k k+、HCOHCO3 3-、ClCl-等等)(二二)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 1.1.消化作用:消化作用:唾液可湿润食物利
12、于咀嚼和吞咽;唾液可湿润食物利于咀嚼和吞咽;溶于水的食物溶于水的食物味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味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麦芽糖。2.2.清洁作用:清洁作用: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物质;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3.3.排泄作用:排泄作用: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4.4.免疫作用:免疫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咀咀 嚼嚼 味味 觉觉 嗅嗅 觉觉 条件反射条件
13、反射 睡眠睡眠 疲劳疲劳 失水失水 恐惧恐惧 延髓唾液延髓唾液分泌中枢分泌中枢 副交感副交感N IP3释放释放 cAMPAMP 分泌增加分泌增加 肌样上皮收缩肌样上皮收缩 血管扩张血管扩张 代谢增加代谢增加 NENE +-AChACh M M受体受体 受受体体 交感交感N(三三)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 唾液腺 Ca2+释放释放 二、咀嚼和吞咽二、咀嚼和吞咽 (一一)咀嚼:粉碎、搅拌、混合咀嚼:粉碎、搅拌、混合 (二二)吞咽:吞咽过程分三期:吞咽:吞咽过程分三期:第一期:口腔第一期:口腔咽部咽部(随意动作随意动作)第二期:咽第二期:咽食管上端食管上端(反射动作反射动作)第三期:食管第三期:
14、食管胃胃(食管蠕动食管蠕动)蠕动:蠕动: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后面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反射活动: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反射活动:食团后端兴奋性反应(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食团后端兴奋性反应(环行肌收缩、纵行肌舒张)食团食团扩张扩张刺激刺激 食团前端抑制性反应(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食团前端抑制性反应(环行肌舒张、纵行肌收缩)第三节第三节 胃胃 内内 消消 化化 一、胃的化学消化一、胃的化学消化 (一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性 质:质:无
15、色,无色,pH0.9pH0.91.51.5,是体内是体内pHpH最低的液体。最低的液体。分泌量:分泌量:1.51.52.5L/2.5L/日。日。成成 分: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和HCOHCO3 3-等无机物。等无机物。1.1.盐酸盐酸 来源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壁细胞主动分泌的。形式形式:游离酸游离酸:110:110135mmol/L 135mmol/L 结合酸:结合酸:1515 30mmol/L30mmol/L 总总 酸酸:125:125165mmol/L165mmol/L 分泌量分泌量: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
16、05mmol/h5mmol/h。最大排酸量:最大排酸量:202025mmol/h25mmol/h(组胺试验)。(组胺试验)。最大排酸量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最大排酸量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功能状态有关。作用: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抑制和杀死细菌。抑制和杀死细菌。胃酸分泌机制胃酸分泌机制:是壁细胞逆浓度差主动分泌是壁细胞逆浓度差主动分泌的,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的,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质子泵质子泵 分泌小管分泌小管 质 子 泵质 子 泵已被证实是已被证实是各种因素引各种因素引起胃酸分泌起胃酸分泌的最后通路的最后通路,选择性抑制选择性抑制质子泵的药质子泵的药物物(如如奥美拉奥美拉唑唑又叫洛赛又叫洛赛克克)可可有效的有效的抑制胃酸的抑制胃酸的分泌分泌餐后碱餐后碱潮潮 2.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来源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